APP下载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性研究

2018-01-26李来玲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实效性小学

摘 要:作者发现在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教学计划单一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为了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性

作者简介:李来玲,山东省诸城市实验小学教师。(山东 潍坊 262200)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8-0099-02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性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充分认识到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特殊性,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无法满足新课改教学的要求。

1. 教学计划单一。在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没有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课程的特点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只是对知识进行传输,忽略了教学的色彩与魅力,导致教学内容十分枯燥乏味。部分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对将学生以后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 教学方法单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较复杂,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整合与分析,提升教学实效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无法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内容,并且教师主要以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没有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指导,缺乏生活化教学手段。传统的说教与灌输方式很难获得学生的认可,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率,很难适应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影响了后续教学的开展。

二、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为了满足小学新课改的要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整合优势教学资源,提升实际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优化教学设计。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要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習环境,针对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保证课堂效率。在进行课堂导语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分析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改变传统的导入方式,通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例如教师可以设置生活化的场景,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针对低年级的学生,通过组织各种游戏、比赛等活动,提升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对高年级学生而言,教师要重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组织他们进行探究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创建教学情境。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来源于生活,教师要把教学内容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积极主动接受。教师要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比如在教学“安全生活每一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教室作为马路的十字路口,明确每个小组学生的扮演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马路。在获得安全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提升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把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强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认知,构建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学习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因此,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发现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制定可行的生活化教学计划,提升实际教学实效性。

3. 丰富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第一,对小学生而言,他们持续的注意力时间不长,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制造多样化的课件,通过动画、视频以及音乐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比如在教学吸烟危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关于吸烟危害的视频,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吸烟的各种危害。在完成课堂教学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广泛搜集吸烟危害的相关图片与视频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充分认识到吸烟的危害。第二,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点和难点知识。为了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教师要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教师可以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在“法律护我成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真实的案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做出合理的评判,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更新学习方式。由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降低实际的教学难度,教师要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针对实际的教学内容,采用特定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当前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际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领悟知识的内涵,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教师要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体验式学习等,让学生获得较之以往不同的学习感受。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做好相应的记录,进行感悟和探究,为学生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5. 拓宽学习空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孤立地看待“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教师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提升教学的开放性,满足当前新课改的要求,保证教学效率。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敢于尝试教学改革。在充分分析“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以往存在的不足,然后优化教材资源配置,扩大学生的涉猎范围,拓宽学生的知识空间。第一,创新教学目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进评价学生的标准,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完善的教学目标,为当前教学提供针对性的指导。第二,创新教学内容,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内容,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需要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营造课堂氛围,优化教学内容,开发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满足当前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周全.边疆多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2] 徐大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效性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5).

[3] 佟和平.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策略[J].才智,2016,(9).

[4] 李传洪.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8).

责任编辑 陈 晨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实效性小学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