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SH的化肥溯源系统设计与实现
2018-01-26郭新东孙瑜郭文锋
郭新东+孙瑜+郭文锋
摘 要: 化肥在销售方面存在着大量的不规范行为,为了规范化肥销售,提高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信息化管理程度,使用SSH框架设计并实现了化肥溯源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系统设置、人事管理和仓库管理三大模块,通过记录销售商对每次售卖和进货的化肥的生产日期、批次、生产厂家、采购人、销售人等信息,解决在售卖环节人工记录时出现的差错以及对售后质量问题的溯源。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化肥流通过程中的管理力度,推进农产品销售环节的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 化肥; 溯源; 信息化; SSH; 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8)01-40-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traceability system based on SSH
Guo Xindong, Sun Yu, Guo Wenfe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inzhong, Shanxi 0308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sales of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ing market, the fertilizer traceability system using the SSH framework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By recording the dates, batches, manufacturers, purchasers and sellers for each chemical fertilizer transaction of the vendor, solves the artificial record errors in sales process, and makes the traceability of after-sale quality problem. The syste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chemical fertilizer in the process of circulation, and promote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the sales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 words: chemical fertilizer; traceability; information; SSH; management
0 引言
信息化已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各机构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在各类事业单位和机构能能够十分明显的提升各类事业单位及机构的生产运维效率。由于Web服务可以凭借起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简洁、灵活、易于操作和低成本等优势,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和用户中间取得了认可[1] 。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化肥的需求日益扩大,国内外厂商所生产的化肥质量参差不齐,在销售方面存在着大量的不规范行为,对于批发的化肥质量难以监管,导致了农民在购买假货之后难以追责。
做不到从源头监管,但是通过对化肥销售的信息化管理可以进行化肥质量信息的反馈。对于优良的、使用效果好的化肥可以进行推广,对于质量差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可以进行溯源追责[2]。
本文在对化肥销售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基础上,对化肥销售溯源系统进行了建模,记录经销商对每袋化肥进出库的生产日期、批次、生产厂家等一系列信息,解决了化肥经销环节人工记录容易出错的问题,并能对出现问题的化肥进行溯源[3]。
1 概要设计
化肥溯源系统需要为每袋化肥分配惟一的标识信息才能实现溯源,因此化肥的标识信息在整个环节中至关重要[4]。化肥溯源系统主要由系统设置、人事管理、仓库管理三个子系统组成,其功能模块图如图1所示。其中主要部分是仓库管理,可以对化肥的出库、入库等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同时,由于系统会记录入库日志和出库日志,这样就可以对售出和购进的产品信息进行查询,化肥ID的惟一性保证了对产品今后的质量问题可以进行及时的反馈和统计。这也是化肥销售过程中的一个盲点,过去由于销售的不规范导致了对客户和经销商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系统设置中加入了分类管理,由于化肥种类繁多,在信息录入时会造成一定的冗杂,所以单另出对化肥种类的管理可以在出入库时进行选择。角色信息的管理可以为每一个加入的员工进行角色的分配,明确每一个人的职责和责任。
1.1 入(出)库
系统主要功能是对化肥的信息进行录入,化肥的信息主要包括编号、名称、剩余数量、种类、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单价、采购员、销售员、状态(其中标记了该肥料是否处于缺货状态)。该模块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进行信息的录入,下部分对现存的化肥进行显示,对于同种化肥可以直接点击条目,然后修改其数量数据进行入库操作。
這样的设计是为了方便管理者进行出库和同种商品的补录,同时为了方便查看,下部分的只显示主要信息,如果要查看详细信息,可以点击条目,在上部分会进行完整显示。
1.2 日志管理
该模块是对日志模块的一个分类,包括出库日志和入库日志。日志的作用是对所进行过操作的一个记录,是不可修改和删除的,为的是对曾经销售和进货记录进行保存以便事后查询。endprint
日志的写入和出入库是同步的,避免了在操作过程中产生延迟而造成误差,日志的另外一个作用是与化肥的ID进行关联,如果某批次出现问题,是可以通过日志及时查到当时的负责人的,可进行追责处理。日志也记录了某条记录产生的时间。
1.3 仓库信息模块
该模块在信息分类上分为仓库信息和仓位信息,现代仓储管理技术中,各种渠道的化肥或各种类的化肥,必须要分类存放,从而分开存储仓库信息。其中完整记录了仓库和仓位的信息,负责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保证了在化肥的销售过程中以及转运过程中存储不出现纰漏。
2 系统实现
系统采用MVC架构实现,使用了成熟稳定的SSH框架作为技术支撑,在视图和控制器方面使用了Struts框架,对进入系统的全局流量做了路由,使之到达具体匹配的Action类中进行请求处理[5]。系统核心功能是对化肥存储的情况进行统计,其中重点的内容主要在仓库管理模块。入库和出库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出库和入库的逻辑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合理,从根本上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是系统能安全合理工作的关键。以下对出库、入库和日志记录等重要过程作详细分析。
2.1 入库
系统对入库的逻辑实现分成两部分。
⑴ 當化肥是第一次新增或者此时仓库中并没有存量时,系统会在数据库中新增条目,用来记录此时入库的化肥的具体情况;
⑵ 当存入的化肥是在仓库中还有余量或者处于缺货状态(即在系统中存在过记录)时,系统会对其仓库余量进行统计,数据库中会记录修改完成后的仓库余量。
其流程图如图2所示。
由于系统在设计时还附带有能够将来对每批次化肥的销售和质量情况进行查询的功能,所以本系统在对化肥余量的条目增加时并不是单纯依据化肥的种类和名称进行合并或者修改,而是根据化肥ID进行对仓库内化肥的数量进行管理,化肥ID是根据化肥的生产批次、生产日期和产地等具体信息来进行编码的。其原因是它们可能会引发化肥在出入库、运输、运输途中的临时存储以及销售时产生的质量问题或者损毁、丢失。
2.2 出库
进行出库操作时,系统根据仓储情况和出库数量作出具体判断。
⑴ 化肥销售时,当化肥在仓库中的存量和售出的数量一致时,系统对该条目会进行删除处理,在化肥的具体信息中不再显示,化肥ID也会被删除,这是因为化肥的售空表示该批次化肥已经不存在,然而在出库日志中会永久存在该批次化肥的出库信息。
⑵ 化肥销售时,若化肥的售出量小于库存量,则只会在该条目的剩余数量上进行修改,同时出库日志会记录本次售出。
⑶ 当需要对实际售卖过程中可能存在具体信息作特别调整时,如一些客户觉得某批次的化肥质量较好,想再次购买时却发现该批次的存储量不足,系统会在这种情况出现时继续将本次售卖减去,使得该批次的化肥余量出现负数,从而提示商户在本次交易中拖欠的某批次化肥数量,这方便了客户购买,也能够对商户给予提醒。具体流程图如图3所示。
3 结束语
农业资源管理系统化是农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向。本系统实现了化肥产品在流通渠道中的仓储管理,通过为化肥加入惟一身份标识码,使得化肥在使用中发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回溯,从而避免或减少农产品损失。使用SSH框架作为主要开发技术,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在后续的研究中,将考虑使用RFID射频技术作为化肥标识的识别技术,并研究如何将化肥的运输线路实时化。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何新.基于农科院化肥管理系统的Web系统安全模块的设
计和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2] 王希望,孟祥书,王福顺.基于SSH架构的Web系统的开发方
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农林教育版,2010.12(4):538-541
[3] 于晓强,姚春龙,王海文等.基于SSH框架的考务信息平台设
计与实现[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09.28(2):142-144
[4] 李淑芳,胡克寒,张凤丽等.基于SSH2框架的高校科研网络
管理系统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27(7):195-196
[5] 董卫军,周警伟.MVC在Web系统中的模式与应用[J].计算机
仿真,2003.20(12):111-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