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衍生品 艺术与生活的不期而遇

2018-01-26高山

中国新时代 2017年5期
关键词:衍生品艺术品艺术家

高山

艺术原作通常仅有一件,注定只能为极少数人所拥有,而热爱艺术的普罗大众却完全可以通过日用化了的艺术衍生品,换一种方式接触到原作的艺术之美。

在英国,流行着一句玩笑:“哪个博物馆缺钱就办女王的展览,展览一旦开幕,女王相关的衍生品就会热卖。”虽然这只是一句玩笑,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艺术衍生品在英国受欢迎的程度。在国外,艺术衍生品往往能承担博物馆和美术馆相当一部分运营成本。根据2015年的统计,大英博物馆艺术衍生品营业收入年均高达2亿美元。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国家美术馆来自政府的资金支持只占其总收入的30%,而各种衍生品的销售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在国内,艺术衍生品,正在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里。所谓的衍生品是指从原生事物中派生出来的事物,而艺术衍生品是指艺术作品衍生而来的艺术与商品的结合体,是由艺术家授权开发的具备一定艺术附加值的产品。

艺术衍生品作为艺术作品的重要延伸部分,使得艺术变得更加多维性,而核心又是以艺术为原点,衍生出不同的元素与形态出来。艺术衍生品虽然是基于艺术品而产生的,但是相比起艺术品来说,它的价格平易近人,同时具有实用性,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目前,国内市场上流通的艺术衍生品有很多,包括艺术家亲笔签名且限量发行的专供收藏和欣赏的版画,印有艺术家代表作品的文具、生活用品、服装服饰以及与艺术元素相结合的产品,比如带有民俗意味的镂空剪纸书立,有艺术作品元素的细腻丝巾、抱枕等。这些衍生品在生活中应用,拉近了普通老百姓与艺术品的距离,提升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品味,丰富了普通人的生活。

艺术衍生品走进生活

说到藝术品之于普通老百姓,总感觉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存在,一幅名家字画,一件珍奇文玩在人们心中或许就是陈列在艺术场馆里的一个物件,那些原作永远高高在上,与日常生活没有交集。

因为,多数情况下,你可能不会花上千万元买一幅艺术家的画作或者其他艺术品放在家里。即使你买得起,许多被收藏在博物馆中的艺术品,可能也不是你的“菜”。

但是有一种情况,可能会让你跟这些艺术品无限接近,就是花上几百元乃至一两千元将一条以艺术家画作作为素材且制作精良、独一无二的艺术丝巾或者版画收入囊中。

是的,近年来,在艺术市场中,凭借着与众不同的外表和“艺术品”头衔,艺术衍生品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2010年之前,中国艺术衍生品产业处于启蒙的初创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精神层面也有了提升的要求。2010年-2014年,艺术衍生品产业进入了开拓期,在各种重要活动及展会、博物馆等场所开始出现艺术衍生品。

可以说,艺术衍生品的出现有其必然性。艺术家的作品原作虽然具有无穷的魅力,但是原作在“原创性”“唯一性”的光环之下也有着一般人难以接受的高昂价格。艺术衍生品的出现,让大家有了接近艺术的无限可能性。艺术衍生品产业的发展,使得附加有艺术符号的艺术衍生品可以批量生产和销售,弥补了大众无法消费并享受艺术的缺憾。它以另外一种形式和方式使消费者感知和拥有,极大地满足了国人们的精神需要和文化诉求。艺术衍生品的出现,把艺术的缩影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了一丝艺术的遐想。

近年来艺术衍生品开始出现在国内的博物馆、美术馆、画廊的艺术品商店里,其中一些设计让人眼前一亮。2013年,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朕知道了”印花胶带红遍大江南北,连带着台北故宫的其他衍生一起炙手可热起来。2014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推出《雍正行乐图》,这组图片以数字技术对国画作品中的雍正进行动画处理,并配上带有网络热门词语的解说词,以幽默有趣的方式重新解说雍正,雍正皇帝以往威严的形象完全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感觉自己萌萌哒”的形象。这些新鲜有趣的设计让人们瞬间感觉这些小玩意儿变得可爱、亲民、令人忍俊不禁,由此也让销售各种故宫文创产品的“故宫淘宝”店火了一把。

艺术原作通常仅有一件,注定只能为极少数人所拥有,而热爱艺术的普罗大众却完全可以通过日用化了的艺术衍生品,换一种方式接触到原作的艺术之美。与艺术品给大家带来的敬畏感不同的是,艺术衍生品更多地被视为消费品,谈不上有太多投资的价值,与此同时,它也去掉了“昂贵”的字眼,以相对亲民的价格示人。因此,人们往往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判断是否购买。

不过,和所有新鲜事物一样,对于这些艺术衍生品,有人热捧就有人吐槽。不少网友在买家评价和网络论坛中抱怨,目前国内生产的艺术衍生品以及其他周边产品水准稍显落后,质量堪忧,品质和实用性有待提高。

的确,在艺术衍生品的开发与推广中,中国市场距离欧美等国的差距依然很大。中国《艺术商业》主编马继东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称,单论艺术商品一项,欧美及日本的许多博物馆远远走在中国前面。

在国际上,衍生品起步早,已形成相对成熟的体系。几乎所有的美术馆、博物馆都有自己的艺术商店,衍生品早已延伸到服装、玩具、家庭装饰、音像书籍、网络游戏、食品饮料等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博物馆营收的经济支柱。例如在法国排名世界前十的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艺术衍生品的收入已经占据中心总营业额的三分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在艺术衍生品的销售过程中,艺术原作者即艺术家们会参与到产品的开发中,借助衍生品扩展影响力。

反观国内,内地的博物馆虽然也收藏有不少传世名作,各家博物馆推出的吉祥物或衍生品虽然大多很萌很可爱,但似乎缺了艺术气息,真正让人能够引起共鸣的衍生品并不多。在这一点上来说,让艺术衍生品真正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创意让艺术衍生品更美好

时下,国内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美术馆也着意于构筑最后一个展厅——参观路线末端的衍生品商店。“快雪时晴帖”的笔记本,青花梅瓶挂钟、多宝格箱包、古钱币U盘等等,古老文物可穿可戴可享可用,走进了现代人的生活。艺术衍生品成为了艺术与生活相融合的重要纽带,也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看好艺术衍生品市场。endprint

但是,艺术衍生品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是相当多,其中一个为人所诟病的问题就是创意不足。除了故宫系列衍生品走红之外,鲜有成功案例。不少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内地的艺术衍生品,大多数还停留在简单复制的初级层面上,仅仅是将艺术家的代表作图像印在杯子、T恤等不同的物品上,很多都谈不上设计或者创意,在品种、材料、形式等方面都显得很单一。因此很多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逛完展览,想带走几件有创意的艺术衍生品,却找不到。因为缺乏创意,很多产品并没有设计理念,还停留在纪念品的层面上,很难受到人们的青睐。

对于创意的问题,曾经举办过“花开春暖”个展的李怡蓉有着自己的观点。李怡蓉展出的艺术衍生品涉及首饰、丝巾、杯子、雕塑摆设、食品包装、手表、家具,每款產品都不是简单地将画作搬上去,而是经过再设计,并且和研发团队不断打磨。她说,艺术衍生品不但要有吸引人的独到创意,还要实用,同时要根据材料进行“再创作”。比如现在画家很流行将作品印成丝巾,但有时候在国画中非常漂亮的墨晕效果,印在纺织品上不但不美,还可能显得很脏,因而要对元素进行一些取舍,同时对于面料的选择、丝巾的印制方式也要进行一些尝试。

中央美院教授余丁也表示,创意能力不足、设计意识薄弱、缺乏对原创作品的二次加工设计,这都致使我国艺术衍生品种类少,从而进一步直接导致消费者对这类艺术衍生品兴趣不足。因此,与国外相比,国内艺术衍生品的种类相对匮乏,没有创新。这让不少爱好者经常感慨,挑来挑去就那几样,同质化太严重。

虽然艺术衍生品行业在我国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大众已经不满足于那些简简单单将艺术家的作品印刷在日用品上,而是根据设计感与实用性来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艺术衍生品。因此设计感和实用性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目光的两个决定性因素。一款艺术衍生品要想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其创意设计既要符合现代审美情趣,也要具有市场针对性。

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开发模式。大英博物馆针对馆藏的几件重点文物进行重点开发,如根据罗塞塔石碑、埃及雕塑、日本浮世绘等,开发出很多不同类型的产品。在大英博物馆官网商店中搜索“罗塞塔石碑”关键字,可以看到其以罗塞塔石碑为原型,开发了60多种不同的衍生产品。

同时,这些衍生品的开发虽然追求创新,但通常保持对文物、艺术品严谨、审慎的态度,注重对标志性文化元素的准确提取,不会过于卖弄和天马行空。大英博物馆负责创意产品开发的工作人员约翰·罗伯特表示,“我们遵循的原则是,避免因为新潮设计而使衍生品带有廉价的消费质感、丧失文化的本性品格。”

的确,既然艺术衍生品基于艺术而生,那么具备设计美感,能把商品艺术化和艺术商品化融为一体,让艺术服务于生活的产品,才能俘获更多普通人的心,也才能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衍生品艺术品艺术家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给漫威、DC做衍生品一天赚1485万元 Funko是怎么做到的?
祛魅金融衍生品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大健康催生眼健康衍生品市场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