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彪 沿历史车辙追寻个性
2018-01-26白清荣
白清荣
魏彪所走过的艺术之路,也正是在传统文化車辙中追寻个性的不懈探索和大胆尝试。
2016年12月26日,魏彪这位青年艺术家做客中国工会网,在《中工明星汇》与著名主持人那威畅谈自己的书篆人生。也就是这一年,他先后被山西师范大学、渭南师范学院、延安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聘为客座或特聘教授。
魏彪,来自门神故里、尉迟恭的家乡——山西朔州平鲁。魏彪的书篆作品被博物馆、艺术机构、宾馆及国内外个人收藏。2012年, 他的作品及艺术经历被加拿大最大华文报纸《七天》予以专题报道。同年10月,香港卫视专门拍摄了《方寸乾坤——魏彪篆刻艺术》专题片。2015年10月,《中华英才》对魏彪的艺术成就进行了专题报道。
魏彪表示,“‘如果在森林里迷了路,最好的办法是回到起点,这句来自西方的谚语道出了这样一种朴素的道理,当我们需要创新再造而追寻无道的时候,往往需要再回首溯源,厚积而薄发,在对历史的梳理中寻找和现代元素的契合点,形成传统根脉相继而又个性张扬的独特风格,惟此方有生命力。”魏彪所走过的艺术之路,也正是在传统文化车辙中追寻个性的不懈探索和大胆尝试。
艺术启蒙源自传统文化
素有“朔北雄城,塞外天险”之称的晋北平鲁,民风淳朴,历史悠久,传承积淀了厚重的塞外文化。尤其是冬暖夏凉的民居——石碹窑随黄土坡的起伏而建,颇具地域特色,成为晋北民居一道靓丽的景观。而给石碹窑“打面子”——雕刻石头窑洞的门面最为出彩,是当地人眼中最为高深的艺术,也是乡下人最为讲究的大事,尽显主人的品位与尊贵。
魏彪说,每每这时,村里的大人小孩总会盯着匠人手中的“把式”,像变戏法似的雕琢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而他更是为石匠师傅的高超技艺所痴迷,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或把玩一阵匠人的雕凿工具,或抚摸石刻上的纹理,揣摩工匠们在石头上用平刀、冲刀、镂空、浮雕、平雕等表现技艺。尽管当时不知道这些工艺的规范叫法,但石碹窑的记忆却在他幼小的心中播下追求艺术的种子,成为他日后从事书法篆刻艺术的最早启蒙。
“民间传统文化其实就是一个地域历史的积淀,其感染力和辐射濡化作用较强,有时可能一辈子都让人铭记在心。”魏彪说,在村里的小学读书时,自己就对方块字的书写格外喜爱,不论在河滩的沙地上、在自家老屋旁的石磨盘还是村头老戏院的廊柱上,甚至闲来无事随手捡起的烟盒、废纸都成了他临帖练字的绝佳之地。老师们觉得他是一块可造之材,有意加以培养。个人兴趣加上老师指点,其硬笔书法也与时俱进,写得流畅而规整。因此,农家迎春的对联、村里的宣传标语等,一应由他承包,他也乐此不疲,在不断地磨练中书法日益精进,夯实了他后来走上钻研书篆艺术之路的扎实功底。
胸怀大志梦圆书法艺术
“人的一生一定要从自身的爱好和兴趣选择路径,高考填写志愿时,我全部填写上美术类专业。”魏彪说,当时家人对他的举动不理解,性格执拗的他,不为家人劝说所动,依然选择了美术院校的专业。带着成为“书法家”的憧憬,魏彪如愿被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录取。全新的校园、陌生的面孔、博学的老师,让魏彪感受到自己已经站在书法篆刻艺术道路上一个新的平台上。
如果说传统文化为他的艺术创作打下深厚的底蕴,那么前辈名家的悉心指导,则使他的书法艺术得到升华,“在传统文化的车辙中,不断聚焦传统与个性的最佳切合点”。
大学期间,魏彪如饥似渴地临摹字帖、锻练腕力、揣摩思考,并系统地研习书法理论课程,求教于柴建国、樊习一、张昌河等三晋书法名家,他曾连续三年,被学校聘为毛笔、钢笔、粉笔三笔字课的授课教师,这一特殊的经历也让他更加体会到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学无穷尽。
“在一次书法展览会上,看到方寸间的篆刻竟蕴藏着大千世界,其韵味无穷,如果试水篆刻,必定也会绽放出人生别样的光彩。”魏彪如是说。他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了篆刻艺术之路的跋涉。石料废了重来,手指划破了用纸包扎继续,石粉飞溅进眼睛用水冲一冲再刻……屡刻屡败、屡败屡刻,几个月后,终于刻出了几枚自己颇感得意的印章。小试牛刀的喜悦激发了对篆刻艺术的探究,他如饥似渴地查找、阅读篆刻书籍,拜古人先贤为师,常常将为数不多的奖学金用于购置篆刻书籍和篆刻工具用品,经常“宁买石头不凑饭局”,有时舍不得购置新衣,以补书法篆刻之需。
“先天的艺术禀赋,并非坐享其成,需要吸纳古今名家之长,厚植再造,方能自成一体,彰显艺术个性。”魏彪说。一到闲暇时他就品赏齐白石、吴昌硕等大家的篆刻艺术,把对名家大师的研习与自己的感悟写到日记中。每一枚印章制作,从设计印稿、神定下刀,到铲底敲边、清洁配饰,把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对人生的信仰,对美的追求,专注于“方寸之间”,全部融入作品,直至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和特点。
大学毕业后,魏彪以自己的书法篆刻艺术特长被一家单位破格录用,这对一般人来说也许是个驿站,但对魏彪来说,对艺术的追求让他没有丝毫的停歇。他觉得,越是沉湎于对书篆艺术的不懈追求,就越感到有许多传统经典需要精研细品。这也激发其再立书篆艺术新“路标”——考研。
在延安大学读研期间,魏彪一有时间就翻阅书篆艺术的著作和图册,力求接续中国传统书篆艺术、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在传承中找灵感,在创新中找激情,把自己对时代的感悟和理解融入艺术创作中,不断思考和把握未来书篆艺术的发展方向。
绿色军营弘扬传统文化
“人生之路有很多选择,只要认准当义无反顾,书篆艺术是自己既定的人生追求,理当在绿色军营中得以传承和发扬。”魏彪说。在魏彪的印象中,军营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研究生毕业后,魏彪既有在政府机关工作的机遇,也有民营私企高薪的几番相邀,作为家族中第一个研究生,家里人希望他回老家就业,所有这些都未能打动他的从军梦。
因为书法的精湛,2006年他如愿以偿,被解放军总参谋部破格招录。从军后的前几个月魏彪参加了集训,离开集训队前,部队首长反复叮咛:“你是为数不多的艺术类人才,人生之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没有任何捷径可言,既然穿上军装,就时刻铭记头顶的八一帽徽,任何时候都不能给军人脸上抹黑,这是军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endprint
“首长的谆谆教诲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自己發誓要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炼就崇尚艺术的品格,为军营增光添彩。”魏彪说。训练场上,他严格对照要领,规范动作;空余时间就钻研书篆理论书籍,撰写读书笔记和艺术感悟。书篆工作台前,他揣摩书篆经典,闲暇时走访名家先辈,虚心求教,笔耕不辍,刀篆不停。
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曾有言:“心正则笔正,乃谓书法也。”6年的军旅生涯,使魏彪的书篆艺术日臻走向成熟,他经常深入部队基层,用书篆艺术讴歌新一代军人的精神风貌,并经常义务为基层连队书写作品,践行了一个当代军人的历史责任和崇高使命,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
“这是战士给我的来信,这种情谊一辈子都不能割舍。”魏彪从书柜中拿出厚厚的几摞信封告诉朋友。在战友们的眼里,魏彪的名字不再是文人书生,而是极具亲和力的“铁哥们”“好兄弟”。在基层连队训练间隙,有的战友向他求教书篆艺术,他从不吝惜自己的时间,一笔一划,铁笔雕刻,耐心向战友们传授技艺,从不摆架子,鼓励战友学艺先树德,做事先做人。凡是有熟识或者从未谋面的战友通过信函、邮件向他求教时,他总是不厌其烦一一回复,在与战友的交往交流中,真切体会到军营的火热生活,其书篆作品也浸透着军人的浓厚气息,并为部队培养了一批书法篆刻艺术人才。他的作品多次入展获奖,并在《人民公安报》、解放军《前哨报》及《北线战士》等多家报刊上发表。
2014年11月由解放军总政治部指导,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联合摄制的纪录片《甲午史鉴》播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不仅让观众管窥到漫长的历史脉络,更唤起我们共同的记忆及省思。但很少有人知晓,这部纪录片的片名“甲午史鉴”四个字就是由魏彪题写。
承古继今彰显艺术个性
魏彪,作为一位青年书法家,总是选择符合自己个性、气质与爱好的学界耆宿、印坛前辈大家的碑帖手书精心临摹,以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在传统文化车辙中融入其个人情怀和时代精神,感知到传统与个性交融的时空转换,逐渐形成自己遒劲俊逸、酣畅多变、古雅苍劲的艺术风格。
同时作为一名篆刻家,他的篆刻艺术已经步入一个崭新境界。每有客人相求,他断不所谓“立马刻就”,彰显深厚篆刻功力,总要与客人深谈细究,在思想的交融碰撞中,把客人需要表达的义理融入篆刻中,精心料理,且琢且悟,呵护有加,刻就的作品兼具艺术感和视觉冲击力,给人一种“逸妙神品,可遇不可求”的感觉。
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魏彪始终坚持把历史与当代、传统与个性交织融集于一体,创造出独特风范的艺术作品。“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一些从事书篆艺术的人把功利放在前,有悖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表现得有点浮躁,我今后最大的目标就是要把书篆作为一种纯粹的艺术追求,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国粹弘扬传承下去。”谈及未来的人生规划,魏彪坚毅而平淡地说。
正如著名学者、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曙光先生点赞:“其人敦厚朴质,久习书法篆刻,风貌独具,卓成一家。其草书纵横不羁,气势雄浑。其行书跌宕多姿,若无法而有法,融冶汉隶,兼带魏碑,敦穆灵动,仪态万方。而视其治印,则纯正汉家风范,布白妥稳安详,大器宽博,偶用刀斩截明快,见得老缶白石气派。”
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家、西安美院教授吕春祥在评价魏彪的作品时表示:“他的作品字法、章法、刀法在其文化底蕴的调配下,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士特有的书卷之气。”
“今美于昨天,明日复胜于今”。魏彪用几十年的坚守和付出,继往圣绝学,融万家所长,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深深倾注在书篆艺术上,抒写心志,兼收并蓄,勇于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风骨。
魏彪有个心愿,就是沿着传统文化的车辙,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元素和生命力,最终让自己迈向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