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秋期饲养菁松、皓月品种的体会

2018-01-26潘亚丽吴红亚

蚕桑通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蚕室皓月蚕种

潘亚丽,吴红亚

(1.嵊州市东郭蚕种场,浙江 绍兴 312400; 2.嵊州市蚕种场,浙江 绍兴 312400)

嵊州市蚕种场自2011年开始尝试一年四期的蚕种生产新模式以来,连续6年以春期、早秋期、晚秋期三期连养的生产实践,逐步探索出适合早秋生产的技术模式与措施。2014年始,因用种单位需求和增加用种调节空间,早秋期饲养品种以秋丰、白玉为主转为秋丰、白玉与菁松、皓月并养,经2015、2016年连续2年的实践,菁松、皓月均获得较好生产成绩(具体见表1)。

从表1看,2015年早秋期湖村桥点,菁松、皓月饲养数量98 g,生产蚕茧525.35 kg,生产蚕种2529张,平均g蚁制种25.80张,平均kg茧制种成绩4.81张。2015年早秋期宋家墩点,饲养数量176g,生产蚕茧913.2 kg,生产蚕种4121张,平均g蚁制种23.41张,平均kg茧制种成绩4.51张。2016年早秋期宋家墩点,饲养数量210 g,生产蚕茧1123.5 kg,生产蚕种5367张,平均g蚁制种25.56张,平均kg茧制种成绩4.78张。两年菁松、皓月的早秋成绩g蚁制种在22~29张之间,kg茧制种成绩在4.3~4.9之间,生产成绩与春期相当。对菁松×皓月早秋期生产制种取得较好成绩的原因进行分析,笔者总结经验与体会如下。

1 有效的奖励政策

本场虽为事业编制,但采用的是企业管理模式。全场职工工资与生产实绩挂钩,以全年生产奖为主要工资收入,技术员奖金考核以各生产点全年完成的生产标的为基数,蚕种产质量为依据,设定张产奖、无毒奖、全年奖,春期、早秋期、晚秋期比重为30∶40∶30,全年奖金偏重早秋期。对蚕农的考核以毒率、良蛹率2个主要指标来决定蚕农收购种茧价的高低,年终设定“浸叶奖”、“无毒奖”、“kg制种奖”、“张种返利奖”;全场以平均生产成绩、无毒率为基准,设立各项奖金额度,让全场技术员、蚕户之间互相竞争。蚕品种间设定价格差,以秋丰、白玉为基准,提高菁松、皓月的茧价差,如皓月种茧每500 g每100分茧价高于白玉6元,菁松每500 g每100分高秋丰4.5元,kg茧制种成绩相差0.7张定基数,体现了制种无毒优价,优质优价的原则,提高了职工及蚕农对早秋期饲养菁松、皓月的生产积极性。

表1 2015~2016年早秋期菁松、皓月生产成绩

2 合理的生产布局

6年的3期连养模式,采用的是春期、晚秋期当地原蚕点养,就地制种;早秋期采用当地原蚕点集中蚕室饲养,早采茧后,空调车运场部集中制种,为晚秋期消毒腾出空间与时间。

2.1 原蚕点与原蚕户选择

早秋期饲养菁松、皓月品种要求比秋丰、白玉品种高,在往年早秋期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其生产点进行选择,其要求:一是有多年饲养过该品种的原蚕村,而工业相对落后以及对该品种性状较熟悉的原蚕点与蚕户。二是桑园地处半山腰能抗台风,又能利用上游山塘水库灌溉的丘陵地块,需集中成片、周边无污染,桑品种以强桑为主,桑叶以春桑为好,桑园管理良好的生产点。三是以户均数量在20 g左右,家庭劳动力相对年轻又充足的原蚕点户。

2.2 收蚁日期与数量确定

早秋期生产收蚁需考虑春期、秋期生产,桑叶长势和用种时间等因素确定,本场春、早秋、晚秋各期日期和数量基本是:春期4月27日,早秋7月20日,晚秋9月10日左右,早秋桑叶长势以叶位长至25~30位,数量以春期的50%~60%,户均数量以25 g以下为标准。早秋期生产控温完全依赖空调,以20 g饲养为1间为标准,配备1 P~1.5 P空调一只,能一次解决饲养室与上蔟室为同一蚕室,并采用全折蔟上蔟,减少搬运时高温激变,以防菁松、皓月品种的后期死蛹、死蛾与生种发生。

3 必要的设施投入

本场是1952年办场,具有60多年历史的老原蚕区,生产量由90年代的年产50万张逐渐萎缩到目前年产10万张的生产规模,在各原蚕点组建有相当专业场的蚕室、蚕具配套设施及原蚕生产专用桑园,也具备有多年生产指导和实际操作经验的技术队伍与原蚕户。随着农村电网改造,道路硬化,污水管道处理等设施完善,尤以农村电力的供应,为早秋期原蚕生产的空调控温提供了保证。针对早秋的气候特点,场部对各原蚕户配备了1 P~1.5 P窗式空调,60 W~70 W的2箱、3箱滚动式脱水机,轻巧易搬运的抗旱汽油机,浸叶消毒用的漂白粉精、消毒机等;为便于技术员下村蹲点,各村、点还配备了冰箱、电风扇等等。通过加大对生产、生活设施设备的投入,提高了早秋期的适宜生产环境保障和抗灾能力,确保了蚕种优质、安全生产。

4 完善的技术措施

4.1 桑园管理

早秋期的桑园管理在常规的春期管理基础上,做到及时夏伐、施肥、蔬芽、除草、治虫以及防灾、抗灾等技术措施。

春期的及时伐条直接影响早秋的桑叶长势,所以从春期桑叶的采收抓起,要求组织好劳力,做到边采边伐,劳力不足的原蚕户在上蔟后集中夏伐。在春期种茧保护间隙,利用白拳治虫的最佳时机,用1000倍甲胺磷与蚍虫啉防治桑象虫、桑尺蠖等害虫,做好桑园的除草、治虫和施肥工作。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改变蚕农施夏肥习惯,在施肥品种上由单一的尿素改为N、P、K等配比使用,由重施春肥改为重施夏肥,夏肥施肥量增加至全年的50%。根据伐条迟早、施肥水平与发芽情况分别于6月初、6月底进行二次蔬芽,去弱留强,做到每667 m26000枝留枝。根据本场的情况,早秋重点防二、三代桑螟与红蜘蛛为害,6月份、7月份加强桑园虫情调查,用杀螟松、克螨特、敌敌畏、乐果等长短结合,分批分次划片轮流防治。遇台风危害天气,及时开沟排水,清理残枝,并用发菌灵防止裂叶细菌病的发生;高温干旱季节,利用山塘水库灌溉或组织人员用汽油机喷灌水,并结合少量分次追肥。

4.2 消毒防病

春期、早秋期、晚秋期三期紧密相连,任何一期的失败与工作失误都影响到下一期,在做好常规的回山消毒,废弃物处理的同时,早秋期重点做了以下几点:

4.2.1 抽样普查与全面消毒

消毒前、后分别对桑园地表土、下脚叶、桑虫、家庭环境、蚕室、附属室进行大面积抽样排查镜检,全面消毒,查缺补漏,净化饲养环境。

4.2.2 重抓蚕期隔离工作

在全面清洗消毒的基础上,采用全程换鞋入室,洗手操作,蚕沙装袋及时运输固定点集中处理,蚕室内外环境定期清消;加强桑叶全程浸叶管理,抓好浸叶质量,保浸叶浓度与浸渍效果,对不浸渍户取消返利并罚款,无毒户进行奖励补贴,促使蚕户自觉做好浸桑工作;抓好贮桑室的常规消毒工作;定期观察蚕座、蚕体,及时淘汰各龄迟弱小蚕。

4.3 饲养管理

4.3.1 合理控制温湿度

以二相火表为单位,每座蚕室配备1 P~1.5 P的空调3台为限,25 g蚁量配备1台空调。空调设置以后窗中心,风叶风向摆动以向上设置,使蚕室空间气候充分对流。除夜间、凌晨低温至目的温度开窗换气外,采用全天候密闭,使用空调控制温度,并注意进出蚕室及时关门,防温度激变与早秋蝇咀病发生。在5龄后期至上蔟初期,须组织劳力及时除沙,注意上蔟密度,及时捉去游山蚕和抽取接尿匾等。菁松品种家蚕尿液多,采用二次接尿。早采茧搬运须利用早、晚天气温度低时进行,早秋早采茧要求比其他饲养期别提前半天。搬运时,利用空调车轻装快运,做到合理温湿度保护。同时,易地保护,更易达到适宜的目的温湿度,有利于茧质的提高。

4.3.2 合理采摘桑叶

早秋期饲养对桑叶叶质要求高,桑叶的采摘要从上至下合理选采,在选采上注意以下几点:

(1)小蚕期桑叶采摘力求叶色、叶位、品种的统一,1~2龄菁松用叶适熟偏嫩,皓月适熟为宜;三龄后桑叶力求适熟,大蚕期用叶充分成熟。

(2)早秋期高温闷热,采摘尽早或尽晚,并正确估计每日采叶量,早采叶白天用尽,夜采叶晚上用尽;桑叶采摘轻装快运,及时抖撒,预防发热;贮桑室白天尽量关闭,防高温侵入,浸渍桑叶减少存放时间,防止变质。

(3)饷食初期,一次给桑量不宜过多、过厚,防止伏㯩蚕与遗失蚕发生。菁松旺盛食期与大蚕期保证叶量,使其充分饱食,五龄后期可适当减量。

(4)早秋期也是其它经济作物的防虫期,对有疑问地块桑园,需采用“一问二试三用”的方法做好农药试验,给桑前必须试喂,安全后才能用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4.3.3 合理分批与及时淘汰

菁松、皓月发生发育不齐、大小开差批次的情况,要在合理用温,采用叶的基础上,加强眠起处理,及时提青分批、提高匀整度。菁松小蚕疏毛期遇低温,采叶不匀时,1龄易发生小蚕,往往需提早提青分批,在合理用叶、用温和精心操作后,大蚕期可保持发育齐一。皓月用叶偏老时,发育缓慢,对春伐桑桑叶利用前需注意下部的桑叶及时摘除;早秋高温湿叶饲养,容易发生曲霉病,在加强蚕室小气候调节及蚕座处理的同时,加强迟眠蚕的观察,尽早分批,尽早淘汰不良个体,确保整体的强健与匀整度。

4.4 制种管理

早采茧后需要专职人员进行全天候温度管理。菁松、皓月上蔟后保护11~12足天,复眼黑色时为削茧适时,适当考虑削茧、鉴蛹劳力,尽量做到削茧、鉴蛹结束次日能少量制种,能减少菁松品种因损伤的细菌感染和皓月品种的僵菌感染。根据蛹体的发育进程做好对交品种的发蛾调节,菁松、皓月上蔟日差以1.5 d~2 d为宜,早秋因天气闷热,在种茧保护削茧、鉴蛹期间要防高温接触,以防菁松发育偏早偏快;制种交配采用1∶00 h感光,1∶30 h~2∶00 h抢蛾,4∶00 h捉蛾,5∶00 h交配。采用对对理方法,减少单蛾。早蛾、头发蛾交配4 h~5 h后拆对,二发蛾适当缩短交配时间,具体看散对情况灵活掌握;交配室尽量保证清静,光线柔和,控温在23℃~25℃、干湿差2℃~2.5℃范围;产卵室黑暗,控温在25℃、干湿差2℃~2.5℃,防止气流直冲,提高产出卵率;逐日分户分段制种、袋蛾,真实反映各批段的蚕种产量与毒率状况,督促原蚕户做好各阶段的防微细节。早秋期雄蛾保护必须重视,因冰库低温与室外高温的双重激变,很易死亡。以防损失,必须做好对两品种的发蛾时间与数量的配比调节;羽化后的雄蛾需要适当调低温度保护,利用空调吸湿,交配后雄蛾要专人管理及时平摊放低温室,必要时留下部分蛾冷藏,防菁松品种雄蛾发蛾齐涌与早出;及时收种,防堆积与高温接触,因易地集中在场本部制种,有效地减少了在各村村户送种途中的高温冲击时间,减少了蚕种损失。

5 体会与建议

早秋期菁松×皓月制种生产的成功除上述因素以外,也与正常的电力供应与电器设施正常运作直接有关系,2015年、2016年因电力供应正常,尤以台风、雷电时停电但电力及时抢修与农用电的保证,为早秋期蚕种生产用电提供了有效支持。因此,在今后生产中,遇特殊停电时的长效应急处置方案必须提上议事日程加以考虑,以便有备无患。

早秋期菁松、皓月的易地制种,为当年晚秋期生产创造下期的消毒空间与时间,但早采茧的采、运、摊、用工数量增加,工作繁忙,需要全场统一协调,冷静有序安排;套用的蚕室、蚕具、劳力需提前准备,生产成本有所增加,后期制种因人员密集、场地狭窄,给削茧鉴蛹、控温造成一定难度。早秋期的回山消毒与晚秋期催青准备工作重叠,处理不当易造成晚秋期生产的污染,须引起重视。

猜你喜欢

蚕室皓月蚕种
仰望一轮皓月
秋蚕饲养前消毒防病技术
沼气养蚕的技术
农村养蚕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A Study of the Subtitle Translation in Titan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evance Theory
月牙儿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