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水利精神 续写文明华章
——安阳市水利局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工作纪实

2018-01-26孟红军安阳市水利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7年12期
关键词:水利局红旗渠文明单位

□孟红军(安阳市水利局)

一个华夏精魂的历史咏叹,一场岁月河道的生命流淌;

一曲源远流长的文明赞歌,一幅可歌可泣的水利画卷。

岁月的年轮中,水利串联起人类与自然不断奋争前进的历史,开创华夏民族治水兴水的伟大壮举。

新的历史时期,安阳水利人承载历史、千锤百炼、创新发展,水利精神的火炬焕发出历久弥新的光芒。

序篇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安阳,甲骨文的发现地,红旗渠的故乡,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现辖8个县(市、区),总面积5 599 km2,人口448万。建国以来,安阳市兴水利、除水害、保安全、促发展,建成一大批以红旗渠为代表的水利工程,并形成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作为全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安阳市水利局近年不断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务实重干,实现了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双丰收。连续11年保持全国水利文明单位,连续13年保持全省文明单位,连续19年夺得河南省红旗渠精神杯,并荣获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水利系统水资源管理先进集体、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全国水利综合执法示范点等多项荣誉称号。2017年11月17日,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了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安阳水利人,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不懈的辛勤努力,谱写了一曲文明和谐、波澜壮阔的时代华章。

第一篇章 思想为先 机制有力

安阳市水利局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成立创建文明单位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一把手亲自抓、班子成员具体抓、党青工妇一起抓、部门各负其责的组织领导机制。局党委把文明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目标管理,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争先创优,争创文明科室、争当文明职工、争做文明家庭,形成了连线创建、整体推进、广泛参与的良好格局。目前,市直水利系统9个单位已有8个创建成为省级文明单位。

文明始于心,创建践于行。近年来,市水利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坚持从严治党,严肃党内生活,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强化监督执纪,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干部廉洁从政。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道德模范评选和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全局有两名同志被评为“河南最美水利人”,两名同志入选“河南好人榜”。在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祭奠烈士、娱乐竞技、参观慰问等“我们的节目”活动。开展文明餐桌行动,让勤俭节约成为日常习惯。

第二篇章 活动为重 氛围浓厚

安阳市水利局不断创新载体,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创建活动,形成了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浓厚创建氛围。

道德建设齐努力。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全局成立了一个总讲堂、六个分讲堂,已成功举办“道德讲堂”40余场次;积极开展诚信主题活动,诚信建设效果良好。

志愿服务献社会。以局志愿服务站为基地成立多支服务队,深入广场、社区,开展节水护水、“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活动。关爱山川河流、保护洹河母亲河等志愿服务行动做到了常态化。积极参加“抗洪救灾捐款”“送温暖、献爱心”等公益事业,近年累计捐款捐物59万元。对口帮扶贫困村庄28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文体活动添色彩。推行全民健身活动,经常组织拔河、登山、球类等比赛,开展户外拓展训练,广播操锻炼成为常态。举办“中国梦·劳动美”水利大型文艺演出,举行职工书画展和演讲比赛等活动,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

文明传播成风尚。普及文明礼仪规范,践行文明交通、文明上网行动,创建文明安阳水利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络文明氛围良好。

工作作风大转变。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深入一线和乡村,为群众、企业提供便民服务。全局14项行政审批项目全部纳入“市民之家”水利窗口,做到了限时办结、高效办理,受到办事群众的高度赞扬。14名干部常年驻村扶贫,80多名党员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市水利局先后获得安阳市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河南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单位,水政监察支队被授予河南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岗和河南省青年文明号。

加大投入美环境。2016年9月,市水利局搬迁至新办公大楼,对办公院实施美化、绿化,高标准建设了文体活动中心,建成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健身房、楼顶活动场、职工餐厅,做到了精神文明建设有阵地、职工文化活动有场地,为职工提供了洁净、舒适、优美的工作场所和生活环境。

第三篇章 文化为根 精神弘扬

在长期治水实践中,安阳市形成独特而丰富的水文化。从战国西门豹修建引漳十二渠,到唐代开凿沿用至今的万金渠。20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太行悬崖绝壁上建成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形成伟大的红旗渠精神,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红旗渠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近年来,安阳市水利局从传统水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培育、丰富和提升水文化,用于指导水利发展与改革实践。

加强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安阳市林州红旗渠保护条例》正式颁布施行,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程加快;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在市博物馆成功展出。利用红旗渠、跃进渠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开展水文化知识的普及与教育。

抓好水文化的教育和传播。组织开展节水爱水护水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宣传水情和水文化,培育全社会节约用水的风尚。

打造机关的文化体系。积极建设学习型机关,引导职工常读书、读好书,采取集中培训、技术比武、岗位竞赛等形式开展业务培训,提升职工的素质和能力。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安阳市水利局标识和安阳水利之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一幅幅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图文并茂,装点着楼宇、长廊,形成一处处各具特色的文化阵地。

弘扬水利的“四种精神”。一是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二是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三是弘扬“7.19”洪灾中形成的“团结一心、拼在一线、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安阳抗洪精神,四是弘扬多年凝结成的“强烈真诚的为民意识、自力更生的拼搏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安阳水利精神。这四种精神已深深融进全体干部职工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成为安阳水利人的精神家园。

第四篇章 民生为本 水利于民

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水利建设的伟大实践,争创一流业绩。近年来,全市完成6座大中型和81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治理中小河流11条,防洪排涝能力显著提高;对8处大中型灌区实施节水技改续建配套,改善灌溉面积8.60万hm2;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和安阳配套工程同步建成并通水,市民喝上甘甜的丹江水;引岳入安工程加快推进,“一渠三河八湖”的城市水系景观显现;以“红杯”竞赛为动力,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保证了粮食连年丰收;建成供水工程745处,解决223万农村居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群众高兴地称为“民心工程”、“富民工程”。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在全省目标考核中连续四年名列第二,被评为优秀等次,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提前完成地下水压采任务,六年任务三年完成。成立全国首个专管机构,出台首个规范性文件,地温地热水资源实现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全、细、严、活”为特色的节水管理新模式,完成全国节水型社会试点市建设任务,被水利部授于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在全国首创“集中水行政处罚权和强制执行权”的执法新模式,不断推进依法治水进程,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水利综合执法示范点。

2016年“7·19”期间,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洪灾,安阳市超前筹划、科学应对、精准调控,充分发挥水库、河道和滞洪区的工程作用,确保了市区、京广铁路、高速、高铁和南水北调总干渠的安全,打赢一场抗洪抢险救灾的攻坚战,受到了国家防总、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展望篇 薪火相传 铸就辉煌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汇华章;

看今朝铁马挥戈进,增新辉。

安阳市水利局将以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为契机,积极发挥主人翁意识,大力传承水利精神,一心一意抓发展,锲而不舍抓创建,全心全意干事业,永续谱写水利建设和文明建设新的篇章!

猜你喜欢

水利局红旗渠文明单位
对灵新煤矿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弘扬红旗渠精神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红旗渠水为何会“自流”
凝心聚力 互促共进 实现机关党建与文明单位创建合拍共振
安康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单位
堤上裂了一条缝
广西:6位参会代表5位“不满意”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
来宾8名原水利局长被“一锅端”仅一名局长系现任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