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雁鹅引曲项 农户谋脱贫

2018-01-26广西新闻网

农家之友 2018年1期
关键词:黄强养鹅贫困户

贫困户刘德幸是广西防城港港口区光坡镇栏冲村的村民,2017年7月,他们家通过养殖第一批400只雁鹅,实现增收脱贫。现如今,他养殖的第二批200只雁鹅也即将出栏投放市场,年前或将增加另一笔可观的收入。

是谁以雁鹅为媒,为栏冲村的贫困户铺就一条致富路?据该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强介绍,栏冲村共有706户村民,其中72户为贫困户。为了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子,在港口区政府部门的牵线搭桥下,2017年7月以来,栏冲村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引导周边贫困户发展养殖雁鹅产业,共谋养鹅脱贫致富路。所谓“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即贫困户负责养殖,公司负责提供养殖技术服务和收购销售。公司以保护价向贫困户收购雁鹅,实现共赢。

“通过这种模式,村民们每成功养殖一只雁鹅,将获得约20元收入。按照村民每年养殖三批次,每批次200只雁鹅计算,村民年均增收可达1.2万元左右。”广西宜新鸿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振宏说。而该公司正是“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的主要带动者。

刘振宏告诉记者,2017年7月,共有9家栏冲村贫困户与他签订合作协议,成功养殖出栏1400只雁鹅,产值近10万元。他的公司从选购鹅苗、为鹅苗注射疫苗、提供养鹅技术等方面为贫困户提供便利。刘振宏还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栏冲鹅群”微信群,拉拢合作的村民进群,让大家将养殖雁鹅的状态通过图片、视频发到微信群里,以便技术员观察雁鹅的健康状态,若发现问题便能及时处理。由此,村民养殖雁鹅的存活率由原来的60%提升到90%以上,有效的保证了村民的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

广西宜新鸿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振宏正在喂养并察看雁鹅幼苗。

栏冲村基地里的雁鹅。

“为鼓励大家的积极性,我们还动员贫困户成立家庭农场5个,实现规模化养殖。”黄强表示,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扶贫模式,让农业企业与基地、贫困户建立利益关联机制。农业企业教贫困户学会养殖技术,发展脱贫产业,强化造血功能。

栏冲村村民钟存凤一家因家庭经济困难被列为精准扶贫户。在港口区政府和农业企业的帮助下,2017年7月,钟存凤利用政府免息贷款5万元建立了家庭农场,并购入鹅苗400羽。目前鹅苗长势良好,成鹅肥壮,首批鹅已经在国庆中秋节期间出栏。“第一次养殖雁鹅,收入还不错,除去成本,每只雁鹅赚30元。”钟存凤乐呵呵地说。

结合港口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2017年5月港口区还出台了《港口区脱贫攻坚产业项目以奖代补实施方案》,激励贫困户发展产业。“农户出10元购买鹅苗,我们补贴22元;养鹅超出100个,我们就补贴1000元的饲料给他,这样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栏冲村第一书记黄强介绍说,栏冲村大力发展雁鹅养殖产业脱贫,就是“以奖代补”政策有效实施的最好例子。

港口区打技术扶贫与金融扶贫的组合拳,贫困户脱贫之路越走越宽。截至目前,栏冲村已经出栏雁鹅接近20000只,主要销往防城港、广东、湖南等地。通过雁鹅养殖等渠道,该村已经有64家贫困户成功脱贫。

(广西新闻网)

猜你喜欢

黄强养鹅贫困户
画说黄山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Micro-course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三盘菜
黄强先生作品《雨后松云图》
养鹅失误失败教训100例
为发展养鹅产业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