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组织行为学中承诺
2018-01-26张欢
张 欢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一、承诺的内涵
西方社会学家Becker在1960年最先提出了组织承诺的概念,他认为组织承诺的产生是由于员工对组织的单方面投入过多导致的。员工对组织的投入越多,其主动参与组织工作与活动的情感就越强烈。中国学者刘小平和王重鸣认为组织承诺是一种对组织忠诚,充满责任感的态度和行为倾向。方俐洛、凌文辁和张治灿的研究发现组织承诺是员工对于现有组织在情感态度上的认可,以及乐意承担其作为组织成员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承诺一词,意思是应允同意,受领要约之相对人,以与要约人订立契约为目的所为之意思表示。而在组织行为学上,承诺应是对组织的一种心理认可,是心理上的依附,是言语承诺在行为上的体现。
二、承诺的运用
在组织行为学中,组织承诺包含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连续承诺,一个企业或者团体,只有慎诺、重诺才能在林林总总的企业或者生活中屹立。
(一)一句承诺,30年坚守——探“鲁花花生油”营销
对于中国食用油企业而言,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的制定,不仅决定了企业及品牌的未来,也直接影响着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的格局。鲁花从一个地方品牌成长为全国品牌,在于对消费者的承诺。专业机构数据显示,中国食用油零售榜单中,行业品牌三强中,鲁花集团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民营企业。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鲁花人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解决花生吃着香,专心研究花生油压榨工艺,最终实现技术突破。但是当生产没有问题了,销售却出了状况,面临被超市下架的风险。但其董事长并没有以花言巧语博取关注,反而以一句平实的话打动了所有人。孙董事长说:“我从创业的第一天开始就承诺,决不让消费者食用一滴不健康的食用油”。以当下鲁花花生油在食用油市场地位和表现来说,企业做出上述承诺似乎很正常。但是,放在鲁花创立和成长的背景下,能够说出这样朴实却又掷地有声的话,却殊为不易。
一份责任,一生坚守,鲁花集团用多年的实践,履行着企业的承诺。令人感动的承诺,多年默默的坚守,展现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的质朴情怀。
(二)反观实际生活中的不信守承诺案例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信守承诺的例子,数不胜数。拿一个最平常的例子——学生代理。众所周知,每年寒假各个大学都有一批大学生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同时锻炼自己在寒假选择外出打工。17年,某学生中介打着免路费,送被子的口号,吸引了一大批学生报名,可是到了上海电子厂后,他告诉和他一起去的学生,不再补贴路费。于是学生心中怀有怨气,第二年再也不去该中介处报名,还将该机构的名声散播出去,导致后来该中介难以继续运营。
该案例向我们显示了承诺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它虽然有时候微不足道,但却给我们的生活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三、浅谈管理工作中的承诺
组织的存在赋予了管理者使命,因此管理者就成为了管理者,而这也是组织对他的要求,为组织进行服务,承担责任和业务。而在这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对组织做出承诺,从而促进组织更好发展。
(一)管理者需要对组织承诺目标
组织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岗位目标实现的基础上的。先有了组织目标,然后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各个岗位就需要有自己的目标,以支持组织目标,即目标分解,将组织目标分解到岗位。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这个“政”就是目标承诺。
(二)管理者需要对组织承诺措施
目标有了,接下来就是怎么实现目标的问题了。组织的使命决定了组织具有某种特定的价值观,管理者为实现承诺目标而采取的措施不能与组织的价值观相冲突的,而且组织的运作也需要组织遵循一定的合规要求。实际上,不同的岗位有着其独特的措施,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与销售的措施肯定是有差异的。
(三)管理者需要对组织承诺合作
因为管理者只是组织网络中的一个节点,组织网络的有效运行需要各个节点之间能够相互交通,这就是要求管理者们的合作,合作承诺即管理者向组织承诺与组织内的其他管理者合作。
在现代社会中,遵守承诺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重要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更为重要。塑造和坚持企业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形成支撑企业健康发展的独特文化特征,推动企业从优秀迈向卓越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也是生产力中唯一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主体因素,再好的管理、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来执行和运作。同时,我们一定要注重允诺的条件,不可盲目允诺,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参考文献:
[1]戚振江,朱纪平.组织承诺理论及其研究新进展.(浙江大学 人力资源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58).
[2]凌文辁,张治灿,方俐洛.影响组织承诺的因素探讨[J].心理报,2001(3).
[3]周华银.企业文化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