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旅行中引导孩子探索

2018-01-26袁坚吴颖

父母必读 2018年10期
关键词:拱顶教堂狮子

袁坚 吴颖

每到假期,很多家长都会带孩子出门旅行。尤其是暑假,常常会安排长途旅行。现在的孩子可能还在念幼儿园,就已经去过很远的地方、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是,家长们心里其实仍然有一个疑问:旅行中的所见所闻,都能在孩子心里留下印象吗?能对他的成长起到作用吗?

那么有些家长可能就会在旅途中对孩子进行很多的“教育”,比如告诉他这是什么、是干什么用的、背后有什么故事等等,然后再根据孩子记得多少,来判断他是否真有收获。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知识性”的内容。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仅仅只是“被动接受”。一方面,他可能不愿意,会抵触,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他的兴趣可能完全不在家长讲的这些“知识”上面。另一方面,考察孩子“记得”多少,这就很像考试了,会破坏了旅行的乐趣。

那么,还有更好的方法吗?我建议尝试引导孩子主动展开探索。

建立一些贯穿性的主题

今年暑假我带孩子去欧洲旅行,我们走了4个国家的5个地方:柏林、布拉格、苏黎世、卢塞恩、巴黎。看起来好像点很散,但其实在每个地方我们都有一些同样类型的活动安排,比如参观当地最大的博物馆、美术馆,参观教堂;比如我们去的每个地方都有河流或者湖泊,水面上都有桥、有船。这些都可以成为旅行过程中贯穿性的主线。

先拿我带着孩子在欧洲的几个城市里都参观的教堂来说吧:

我们先在柏林看了柏林大教堂,它的拱顶是圆形的,这个形状很好认,对不对?接下来我们来到布拉格,去看了圣维特大教堂,它的拱顶形状就不同了,是高耸入云的尖拱顶,这个形状也很容易辨认,而且跟柏林大教堂的圆拱顶差异很明显。好,我们就把这两个顶给孩子做个比较。

那么再往后,当我们去其他地方、看其他教堂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去辨认:它的屋顶是什么形状的呀?是圆拱顶、还是尖拱顶?其实不用你问,孩子自己就会去找了:苏黎世大教堂是尖拱顶的,巴黎圣母院是尖拱顶的,而巴黎蒙马特高地上的圣心堂是圆拱顶的!

当他在好几座尖拱顶的教堂之后再度看到圆拱顶教堂时,会有一种“我终于发现你了”的欣喜。这是很可爱也很可贵的,是一种对自己记忆、已掌握知识的印证。

建立这种贯穿性的主题的好处是:第一,旅行中所得的经历会在多次、主动的辨认中不断重复,加深印象;第二,比较、寻找差异的过程又会拓宽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让他意识到世界的多样性。

我们还可以用一些辅助工具来建立探索的主线。比如:绘本。

去巴黎之前,我找出之前就跟孩子一起读过的绘本《一只狮子在巴黎》,让他对照着绘本里狮子游览巴黎的线路图,对照着绘本内容,定位出最主要的几个点,比如花神咖啡馆、埃菲尔铁塔、塞纳河、卢浮宫和《蒙娜丽莎》、蓬皮杜中心、圣心堂……在实际的旅行中一一对应。

“跟狮子一起游巴黎”,也能建立孩子的主动探索:去寻找狮子曾经到过的那些地方,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自己去体会一下,再跟绘本中从狮子的角度看到的内容做个比较,也很有趣对不对?

抓住孩子的兴趣或疑问不断展开

在旅行中,看到新鲜的事物,其实孩子自己就会冒出很多有意思的想法,尤其是会产生很多好玩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抓住他的问题,展开讨论。事实上,作为家长也应该对旅途经历充满好奇心呀!我们也可以主动提出某些好玩的点,或者有疑问的地方,拉着孩子一起探究。

比如我带着孩子这次去到的城市,前面说到了,都有一条主要河流穿城而过:柏林有施普雷河,布拉格有伏尔塔瓦河,巴黎有塞纳河,苏黎世和卢塞恩没有大河,但它们有湖。

孩子就问:为什么这些大城市都有一条大河(或一个大湖)呢?

首先,我提议:我们来看看世界上其他的城市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情况,好不好?借助一些线上的工具,比如线上地图,或者也可以简单地使用搜索引擎来查找资料,我们就会发现:伦敦有泰晤士河,开罗有尼罗河,波恩有莱茵河,巴格达有底格里斯河,而上海有黄浦江……

果然,很多很多的大城市,都有一条主要的河流,或者一个主要的湖泊。

但这还只是现象层面的探索。接下来我们就要问:为什么呢?大城市和河流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呢?我问孩子:你想一想,河流有什么用?

那我们可能首先会想到:河里有水。在古代,没有自来水系统啊,人们喝的水、用的水,尤其是种地要灌溉,那会需要很多水,都得从自然水体,也就是江河湖泊里来。那么靠着大河、湖泊,至少不愁没有水用,这就是个很大的便利条件。

接着我们还会想到,河流上可以开船,船可以载人,把人送到其他地方去,还可以载货,把东西运输到各个地方。古代陆地上的交通不是那么方便的,那么船运就很重要,而河流比较开阔的地方,就有可能会变成船运的集散地,有码头,人、物品汇集到这里,城市就发展起来了。

那么我们就去观察:现在这些城市里的河流,还有运输功能吗?

站在桥上往下看,能看到很多船只。但我们发现:好像在城市的中心区,望下去没有货船,都是带着大家游览的船。我就让孩子想想:为什么呢?哦,现在运输的方式多了,比如火车、飞机都可以。船运在城市之间就变得不是那么的重要,而旅游观光是大家都想要的。

这样一边观察、一边讨论,用问题引导孩子的思考,他就会比较投入,印象也会比较深。

每天都有“神奇的3”

可能有的父母还会说,找到贯穿性的主线有点难,从旅途见闻中随时找到问题、展开讨论,有时候也不一定能反应那么快。怎么办呢?还有个更简单的方式:

我们在欧洲旅行的时候,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问孩子:今天看到的所有东西里面,你最喜欢的、或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选3样。不仅让孩子说,我,还有孩子的爸爸也参与进来,每人说3样。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彼此激发。大家一起回顾,就把当天的经历梳理了一遍。

不仅如此,在谈“最喜欢”或者“印象最深刻”的时候,我们还会说说为什么,说说这样东西、这件事情里的一些具体细节。还会说说自己的感受,比如我们家孩子喜欢看古典油画,而我更喜欢抽象画,所以在巴黎,他偏爱卢浮宫,我则偏爱小小的橘园美术馆。

当然也会有大家共同喜欢的某些东西,这时候我们就有很好的共鸣。然后我们也会发现,即便是喜欢同一个东西,可能每个人的理由、角度也会有所不同。这时候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就有了更多的角度和层次,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旅行经历。

猜你喜欢

拱顶教堂狮子
中核集团:全球最大LNG储罐拱顶模块吊装成功
上软下硬地层隧道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研究
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
布尔诺Beatified Restituta教堂
浅谈辊道窑拱顶开裂或塌陷原因分析
《教堂之夜》
狮子的喷嚏
狮子鱼
骄傲的狮子等
威风凛凛的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