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贵州独山虾酸的制作工艺
2018-01-26杨艳张骋毛海立周健李晨昕
杨艳,张骋 ,毛海立,周健,李晨昕
(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化学与化工系,贵州 都匀 558000;2.黔南州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贵州 都匀 558000)
贵州人向来爱食“酸”,用来制作“酸”的原料不只是蔬菜类植物,而有不少的“酸”是以动物原料制作,如排骨酸、腌肉酸、鱼酸、虾酸等,其中以虾酸为上品[1]。“独山虾酸” 是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的特色风味食品,与盐酸、雅酸(臭酸)并称“独山三酸”。贵州民间有这么一句话,“好喝不过茅台酒,好吃不过独山酸[2]”。而这句话充分诠释了“独山虾酸”的独特与重要。“独山虾酸”采用布依族、苗族的传统工艺精制而成,风味独特,独树一帜。它主要作为烹调肉食类食物的重要配料,尤其配合炒制牛肉丝,风味极具特色。炒制的牛肉脆嫩可口、色鲜味美,具有酸、甜、酒香、辣之独特风味,虾味浓烈,回味长久。采用“独山虾酸”炒制牛肉,既有牛肉、虾肉的鲜香,同时又有贵州特有的酸辣香味。辣中带酸,酸中透香。除此之外,还可加入白豆腐、魔芋豆腐、猪大肠等配料,口味更佳。
在当地,农家、合作社和虾酸厂都生产虾酸[3]。 由于“独山虾酸”的制作较为传统,产量受限,未能将产品远销至全国各地,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均为贵州或黔南本地人。长久以来,“独山虾酸”的制作大多是私人制作,或小型的手工作坊为主,其制作工艺均为口口相传。不同制作人及作坊的工艺又略有差异。总的来说,“独山虾酸”工艺制作较为传统,并且不流传于外,对“独山虾酸”的研究也鲜见报道,而极少数可查的文献中,其制作工艺也仅是一两句带过,不知其详情。为发展黔南风味特色食品,笔者走访了独山大量个人制造者及作坊,归纳、总结“独山虾酸”的制作工艺,为将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1 独山虾酸的由来
“独山虾酸”的由来已久,民间传说可以追溯至明朝[4]。过去,在黔南独山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民众生活条件艰苦,生活水平低下。同时,受储藏条件的限制,难以保证长期稳定的肉食供应。为解决这些问题,当地群众发挥智慧,将小河虾通过发酵的方式,用坛子储存起来,配以白酒、辣椒等香料,通过2个阶段的发酵,制作出了风味独特的“独山虾酸”。制成的“独山虾酸”封在坛中,可以慢慢食用,不再受季节、气候、时间的显著影响。配合其他肉类炒制,便能变成一道佳肴。现在,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已经大为提升,虽然不再为肉食而发愁,但是“独山虾酸”作为一种风味独特的食品,却被保存了下来并被群众所喜爱。
2 独山虾酸的制作工艺
2.1 独山虾酸的原料
小河虾:小河虾广泛分布于我国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是优质的淡水虾类[5]。小河虾体积较小,个头大的也仅2 cm长,个头小者仅1 cm左右。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食品[6]。而起源于贵州三都县流向柳州市柳江县的龙江河流经独山县,独山本地小河虾主要来自龙江河中。收购小河虾在国庆节以后清明节以前,此时段收购的小河虾已处于成熟期[7],肉质肥美。同时,清明以后开始逐渐入夏,夏天温度较高,便于自然发酵,有利于缩短发酵时间。
酒类:市售53%高粱酒、料酒以及甜酒。其中,普通甜酒一般市面有售,但“独山虾酸”所用的甜酒绝大多数为贵州本地自制甜酒。原因是市面所售尤其是超市中瓶装甜酒汁液过多,固形物少,甜味往往过重。采用自制甜酒的优点在于:自制甜酒除糯米与甜酒曲外无其他添加剂;制作的工艺简单便捷,即制即用;自制的甜酒成品较干,基本为半固体状态,便于均量混合。
辣椒:“独山虾酸”所用辣椒为独山皱皮辣[8]。皱皮辣在“中国·贵阳特色农产品加工博览会”上曾获得白金奖,具有辣香诱人、辣度中等的特点。将皱皮辣晒干,用粉碎机粉碎成辣椒粉末备用。
2.2 独山虾酸的传统制作工艺
2.2.1 自制甜酒的制作方法
糯米和甜酒曲的质量比一般为5∶1。将糯米用冷水冲洗2~3遍,加冷水浸泡1天,水高超糯米10 cm左右,将糯米捞出沥干,放于蒸笼上蒸熟,出笼后将米饭打散冷却至不烫手的温度(一般在25 ℃左右)。把粉末状的甜酒曲粉倒在糯米中拌均匀,盛入缸里,将缸盖严,放在30 ℃左右的暖房里,发酵3天即成。如无暖房,可将缸放在稻草窝中,四周围上棉絮保温亦可。
2.2.2 独山虾酸的第一阶段发酵
小河虾洗净后滤干水,不进行粉碎,根据产量需要直接以其原始形态放入适合体积的坛子中进行发酵。第一阶段发酵原料质量(kg)比一般为小河虾∶食盐∶白酒为20∶2∶1。将白酒和盐一起倒入装有小河虾的坛中混合均匀且密封,置于通风干燥阴凉处,在自然温度下发酵6~12个月,即可得到第一阶段发酵半成品。第一阶段发酵作用主要在于使虾肉中的蛋白质分解,产生特殊的风味物质[9]。第一阶段发酵结束后,原本一个个形态完整的小河虾由于微生物作用,虾体被分解,呈现出类似剁碎的肉块或肉泥状。
2.2.3 独山虾酸的第二阶段发酵
将第一阶段发酵的半成品取出,进行第二阶段发酵,第二次发酵需原料质量比(kg)一般为小河虾∶甜酒∶辣椒∶食盐为80∶10∶10∶3。将上述物质放于坛中,充分混合均匀且密封,置于通风阴凉处,在自然温度下进行发酵3个月以上,最后呈现黏稠的半固体状即可以开坛食用。
小河虾在发酵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及物理变化,而形成具有独特风味以及较长保质期的肉制品,其特点是风味独特,保质期长,通过有益微生物的发酵,引起虾肉中蛋白质的变性和降解,提高了蛋白质的吸收率,在微生物发酵的作用下,形成醇类、酸类、核苷酸等大量的芳香类物质[10],赋予了“独山虾酸”独特的风味。
2.3 独山虾酸的速成工艺
传统的制作工艺从原料准备到最终成品,耗时约9~15个月,周期较长,整个过程几乎都是纯手工制作。由于周期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销售。现利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并在一定程度上人为缩短发酵时间,能够提高制作的效率,有效地缩短制作周期。对于一部分急于品尝“独山虾酸”的人来说,速成工艺是一种选择。但相对来说,由于发酵时间较短,风味成分可能没有传统制作工艺的丰富。
速成工艺中,需要将小河虾洗干净,用粉粹机将其粉碎为直径≤5 mm的块状。粉碎后的小河虾体积减小,表面积增大,与白酒、食盐更能充分地混合,更便于微生物发酵。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第一阶段的发酵时间,提高了生产的效率。甜酒制作方法同2.2.1。“独山虾酸”原料按2.2.2中原料比例充分混合,密封装坛,置于通风阴凉处,进行自然发酵。第一阶段发酵:将粉碎后的小河虾和白酒(高粱酒)一起混合均匀后装坛密封并进行发酵。将发酵室室温控制在30~35 ℃左右,第一阶段发酵时间可缩短为2个月左右。若是在自然条件下发酵,夏天发酵,时间约为2个半月左右,如果在冬天发酵,时间约为3个月。第二阶段发酵:将第一阶段发酵的半成品取出,并将辣椒、甜酒、盐、白酒等与第一次发酵的河虾再次装坛并混合均匀,置于干燥阴凉处进行自然发酵3个月左右,呈现黏稠半固体状即可开坛食用。在速成工艺中市民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选择适当的小河虾比例,市售成品“独山虾酸”中的小河虾含量基本在50%~80%浮动,灵活性较高,能够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口味的需求。
2.4 独山虾酸的储存、包装出售
“独山虾酸”分装时,少量分装可采用塑料瓶、玻璃瓶等。玻璃瓶化学稳定性高,但是易碎,较重。而塑料瓶中的PET、PP材质由于常温下化学稳定性较高,适合使用,市场上所使用的分装容器大多是PET瓶。若要大量盛装,则采用陶瓷坛或食品级塑料桶。分装时注意密封。装好的虾酸置于干燥阴凉的地方存放,由于绝大多数市民都是即买即食,所以虾酸装瓶后不需要加入任何防腐剂[11],但开瓶后应尽快食用完毕。
3 “独山虾酸”的风味及营养价值
虾肉中的营养成分很多,使发酵好的成品虾酸味道独特。好的“独山虾酸”颜色呈棕红色,状态为黏稠的半固体状,有明显特殊的酸香辣味并带有略微的酒香。由于“独山虾酸”是一种发酵食品,在发酵和储存期间,虾肉中的蛋白质会分解出氨基酸,使“独山虾酸”具有独特的味道。虾酸中多样的微生物菌群存在,形成了稳定的微生物区系和菌群的相互作用关系,微生物与食品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微生物代谢作用,使虾酸从原料到产品的演变过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虾酸原料发生分解,产生风味化合物,比如蛋白质的分解,形成醇类、酯类等产物,使虾酸风味独特[12]。
“独山虾酸”中虾肉的含量约为50%~80%,其中虾肉带来了丰富的营养。虾含有20.62%的蛋白质,是蛋白质含量很高的食品之一,是鱼、蛋、奶的几倍至几十倍。虾和鱼肉相比,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中的缬氨酸并不高,但却是营养均衡的蛋白质来源。虾和鱼肉、畜肉相比脂肪含量很少,并且几乎不含有作为能量来源的动物性糖质。虽然虾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但也含有丰富的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的牛磺酸。同时,虾还含有丰富的钾、碘、镁、磷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等成分[13]。
4 总结
“独山虾酸”既属于肉类发酵食品,同时,它也是贵州独山地区一种传统的发酵调味品。“独山虾酸”的制作比较传统,主要原料是小河虾、白酒、甜酒、辣椒、食盐等,历经2个阶段的发酵,即可得到虾酸的成品。原料通过厌氧发酵,产生了许多的酸、酯、醇等。一般来说,发酵时间越长,产生的物质及种类就越丰富,风味更香郁。“独山虾酸”的制作大多是小型手工作坊,或是私人制作,制作工艺略有差异。原料比例、发酵时间的不同对风味可能有一定影响,还需深入研究。希望在不远的将来,“独山虾酸”能像“老干妈”一样打响名声,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