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2018-01-26胡承槐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8年4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现代化发展

胡承槐

如何评价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地位、历史意义,可以有很多的维度和标准,比如有的学者用“帕累托改进”原理来评判,有的学者则用因格尔斯的现代化指标来评判,极端的甚至还会有意无意地沿袭百年前“西化”、“欧化”的思路来评判。首先必须指出的是,所有这些讨论,只要我们持开放的心态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有色眼光来看的话,都或多或少地具有认识和实践上的建设性,可以启迪和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更加清楚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开放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这些讨论本身的局限性,如“西化”、“欧化”的思维习惯的盲目性、如现代化指标的有限性甚至是片面性,有碍我们从历史发展的总体性上准确把握和定位改革开放四十年在人类发展史上和中国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意义,即便是从“帕累托改进”原理来评判,尽管它已对改革开放作了一个整体性的学术处理,但仍难说它已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给足了时间的长度和空间的广度。故而,笔者以为,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这个时间节点上,评判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当从国际共产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和实践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现化代和一般进程的理论高度出发,才有可能为科学地评判四十年改革开放给出足够的理论高度、广度和深度,提供历史和现实的坚实基础。

一、 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新路径、新境界

(一)改革开放是我们党解放思想的大事件

1978年12月18—22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而结束了党长期陷于阶级斗争、政治运动的历史局面,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首先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冲破思想禁锢和“左”倾束缚、实现思想解放一系列历史事件积累的结果。从以叶剑英为代表的一批党的领导人在1977年关于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倡导,到1978年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以及数十批次高层级党和国家领导出访西方发达国家,再到国务院务虚会、全国计划会议、中央工作会议,最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达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共识。这一系列载入党的史册的历史事件,一方面表明了改革开放是多么来之不易,另一方面又表明走改革开放之路有着它客观的历史必然性,是我们党在思想理论上走向成熟、自觉选择的结果。改革开放源自于思想解放,又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辟新的途径和广阔的实践沃土。自此,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互为动力,共同发展,合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

改革开放深刻反思和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自觉,终结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斗争史。阶级斗争是历史变化、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和样式。中国共产党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领导中国人民分别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先后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阶级斗争就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就没有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但是,问题的另一方面在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之后,封建阶级、资产阶级被消灭之后,阶级矛盾是否依然是社会的基本矛盾?阶级斗争是否依然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的方式方法?对此,党的八大作出的判断和决策是: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已转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要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具有多个方面的重大政治意义:一是标志着中国从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全面转入社会主义建设时代;二是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发生本质性的转变,从而为党的基本路线转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奠定了认识论基础;三是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现实的认识更为客观,对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路径和动力的认识更为科学。

(二)改革开放是对社会主义内涵认识的历史性转变和丰富,标志着社会主义在中国从一种僵硬的教条走向活的实践

当年列宁在从战时共产主义转向推行新经济政策时,曾经指出,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实现方式的理解,不应从书本出发而应从实践出发、从实践中去寻找。实行改革开放亦即意味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实现方式、实现路径的认知从书本出发、教条出发转向从实践出发、从实践中去寻找,将社会主义从一种僵硬的教条转变为不断变动着的活的实践。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间,由于对社会主义抱有浪漫主义情愫即以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先进性是天然的、无条件的、绝对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可能存在缺点和不足,并可以和现实的生产力状况、生产方式相脱离而独立存在,进而对社会主义的理解越来越趋向于教条,越来越远离人们的实际生活:越大越公越好的公有制崇拜,按劳分配等于平均主义,计划经济等于行政统制;并企图用思想革命(狠斗私心杂念)、政治革命(抓革命促生产)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故而,改革开放意味着将对社会主义的理解重新置于人们现实生活基础之上,建立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基础之上,并彻底否定了“四人帮”将贫穷与社会主义相联系相等同的理论谬误;改革开放意味着理性和客观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现存制度及体制、机制依然存在着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一面,为此,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变革社会主义经济的运动方式、分配方式以及所有制实现形式;改革开放还意味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需要在一个开放的国际环境中进行,不再以孤立主义、敌对主义而是以开放主义的态度对待外部世界,并力争在开放的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吸收和利用人类已达到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来增强自己、发展自己。概而言之,改革开放开启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全新理解,开辟了发展社会主义的新路径。

(三)改革开放四十年,推动中国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强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跃上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站了起来。然而,在改革开放前二十九年里,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没有找到一条正确发展的道路,始终没能解决富起来、强起来的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不仅成功地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转变,而且开始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1)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四十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已使我国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并正向高收入国家迈进;GDP总量从1978年世界第十一位的3678.7亿元跃居世界第二的827122亿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极大提高,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第一货物出口大国,重要对外投资国。(2)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人均GDP已从1978年的385元跃升到2017年的59660元,贫困人口逐年下降,累计脱贫人口7亿多,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以下,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网,人民生活在实现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历史性跨越的基础上,正向更加美好生活的方向迈进。(3)经济发展方式在经历了史上最长高速发展之后转向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格局正在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协调拉动转变,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外延扩张向依靠提质增效转变,主要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调带动转变,产业发展水平正向中高端迈开坚实的步伐。(4)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已从1978年的1.75%上升到2017年的15%,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更是连续九年超过30%。党的十八大以来,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持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积极倡导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投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支持,彰显了我国深度参与和引领塑造全球治理的实力和能力,成为国际秩序重要和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引领者,为解决全球问题、全球治理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二、改革开放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路径、新格局

改革开放第二个伟大意义在于它为国际共产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开辟了新路径,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格局、新境界。

所谓社会主义及其运动,根据恩格斯的看法,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似乎更彻底的发展。①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5页。用马克思的话来讲则可简要地归结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本支配劳动、物“对人的统治”这种社会关系的积极扬弃,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且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历史过程”。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3-297;347页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从其思想渊源来说,来自于启蒙学说,启蒙学者们以人权为旗帜、理性为武器,将中世纪描述界定为黑暗时期,主张和宣扬独立、自由、平等、博爱,要求解放一切阻碍资产阶级的封建束缚,从而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意识形态理论支持。空想社会主义者接过启蒙学说的人权旗帜和理性武器,将矛头转向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是社会主义在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依然与启蒙学者一样,只是一些天才们脑子里的产物,而不是现实社会的理论反应和要求,至多只是天才们如圣西门的社会实验,而不是工人阶级现实的社会运动。

随着19世纪上半叶社会主义逐步变成工人阶级现实的反抗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创立唯物史观,将社会主义理论提升到科学的高度,并将它贯穿到工人阶级当中去,指导国际工人运动,且成为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主流。

大致说来,整个19世纪,在欧洲、北美工人运动,其主要的斗争方式是以和平斗争的方式展开的,但随时准备着暴力斗争。其斗争的成果主要有: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普及;二是工会组织和工人政党普遍地建立起来,并越来越团结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比如第一、第二国际);三是国际工人运动最大限度地推动着工人利益的实现,诸如经济上劳动工资的增长、劳动条件的改善、劳动时间的缩短(如8小时工作制)及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政治上工人政党的合法化、工人选举权的获得、工人政党代表通过选举进入议会或政府机关等等。这些斗争成果,标志着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推动下,欧洲以及北美在资本主义体系下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得到了局部的扬弃,社会主义的因素开始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得到逐步增长。概而言之,西方发达国家,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直接指导或影响下,以和平斗争为主要方式,在资本主义体系下扬弃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积累社会主义因素,对此,我们可理解为最近180年来国际共产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第一种样式。

十月革命后,列宁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暴力斗争观点和他所创立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在俄国推动暴力革命,建立苏维埃工人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并在斯大林时期得到全面加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共产国际帮助和指导下的各国共产党,又相继在东欧、中国等广大地区通过暴力斗争建立起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东欧、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性质和形式在宏观上基本相同,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一党执政;经济上实行清一色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和分配上平均主义倾向严重;社会结构方面,则实行身份制、单位制,所有单位通过行政方式集合为单质化的国家整体。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因政治革命(反帝反封建)、社会革命(反资本主义)的成功,解放了广大劳动者,极大地鼓舞了劳动者的工作热忱,并因为建立起计划体制而有效地将资源集中到发展工业生产领域,从而快速地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建立起近代工业,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不仅使苏联成为现代发达国家,而且也使其它国家具有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势头。在20世纪50-70年代期间,东方社会主义在与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性竞争中,总体上处于一种蓬勃发展的进攻性态势,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然而,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也积累了种种潜在的危机。首先是经济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政治革命、社会革命而激发出来的热情逐渐冷却了下来,“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导致普遍的工作热忱、劳动积极性下降,社会生产长期处于短缺状态,人民生活水平处于提升缓慢、停滞乃至下降的趋势之中。其次在政治和思想精神生活方面,由于推行高度集中的一元化领导和无休无止的人为的“阶级斗争”,人民的民主权利遭到严重侵害,人民的思想状况普遍地下降到简单和麻木状态,进而导致整个社会的创造力、创新力趋向枯竭。在社会生活方面,由于推行“单位制”和城乡分割制度,人们的社会自由严重匮乏,在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简单化的共同作用下,人们的社会生活内容单调而又乏味。概而言之,东方社会主义各国在经历了最初的生命力旺盛的景象之后,内部的危机越积越严重,迫切需要加以修正和改革。于是也就有了东方社会主义国家诸如南斯拉夫、匈牙利以及苏联等国萌芽于20世纪40年代末,发生于五六十年代,盛行于80年代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修正和改革。令人遗憾的是,这场广泛的社会主义改革运动在苏联、东欧地区,最终并没跑赢时间,就因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冷战竞争的失败而收场。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却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而坚持了下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里,我们可将自十月革命至苏联共产党垮台期间所发生的以俄国苏联为代表的东方社会主义运动理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第二种样式。这一样式的成功经验表明,社会主义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不发展国家、地区赶超发达国家道路的正确选择;而它失败的教训则告诉人们,社会主义也不能默守陈规、僵化保守,必须时刻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开放。

中国的改革开放在继承延续东方社会主义传统样式的一些本质特征的前提下,又赋予了东方社会主义样式以新的特质,从而开启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在思想理论上,始终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相结合,坚持以“三个有利于”标准检驯一切工作的成败得失;科学判断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科学理解和判断商品经济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形式,且具有基础性、内生性、长期性;依据党的基本路线和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经济理论,规划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在经济上,逐步改革单一的公有制结构,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改革单一的计划体制,引入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逐步建立起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决定性作用的市场经济体系;打开国门,开放市场引进境外资本壮大发展国内经济,继而走出国门,参与和融入世界市场,逐步融通境内境外两个市场;改革单一的平均主义化了的“按劳分配”形式,引入按要素分配的分配机制,建立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并存的分配体制。

在政治上,始终坚持强化和完善党的领导,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始终坚持从严治党,始终坚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不断强化和完善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体系、法治秩序。

在社会领域,逐步改革单位制和城乡分割制度,逐步淡化身份制度,不断型塑人的独立性,以向能力开放为原则扩大活动的自由空间,创建机会平等的竞争机制、创建和扩展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培育和发展社会自主领域,社会结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在发展方式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方法论原则,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国家、社会、市场及个人各方面的能动性,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统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统筹兼顾个人利益和集体(社会)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概而言之,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不仅扭转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泻千里的溃败之势,而且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第三种新样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格局、新境界。

三、改革开放开辟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新方式

落后国家(民族、地区)如何现代化、如何赶超发达国家这是当今世界最为重大的时代主题之一。改革开放四十年,不仅快速提高了中国现代化水平,而且开辟了落后国家如何现代化的新路径、新样式,从而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提高现代化水平贡献出中国智慧,为广大亚非拉地区的现代化提供了中国范式。

所谓现代化,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它既是过程又是状态,是从传统社会(农业的、血缘的、地域的、等级的……)走向现代化社会的过程。与传统社会相比较,现代社会或现代化状态首先是指,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从以被动适应为主的状态转向以人创自然为主的状态,并将整个社会环境建立在富足而合理的基础之上,这种状态,意味着人的认知达到较高的理性化、科学化水平,意味着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意味着生产的工业化、社会化和城市化;其次,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迁,等级的、血缘的社会结构转向由独立、自由、平等的单质化个体所构成的扁平化社会,人们的行为方式高度私人化、多元化,社会治理方式由人治社会转变为法治社会;第三,活动的地域性限制被彻底打破,人们逐渐转向普遍交往之中,与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更为一体化,地域史、民族史逐渐被“世界史”的书写方式所代替。

因地理大发现而激发的商业活动,对外引起了世界贸易,对内则在西欧地区先后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变革:手工业行会组织方式向工场手工业的转变,并从中产生和形成新兴的资产阶级。而资产阶级则按照自己的意志不断地冲击旧的传统的封建社会和宗教制度,形成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并把传统社会改造成为现代社会。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以英法为典型形式的资本主义道路是所谓现代化的第一个存在形式,资本主义道路也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第一条路径。

资产阶级在世界各地的贸易活动、殖民活动及产业转移和资本全球化,给非原发性现代化国家和地区带去了廉价的商品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并把这些地区先后裹挟进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在长达数百年的从西欧扩散开来的整个世界的现代化过程中,有两个现象值得我们予以特别的关注,一是除了英法美等少数国家之外,绝大多数国家、民族和地区的现代化,是被动的、被裹挟的,也是模仿性的;二是除了德国日本等极少数后发现代化国家挤身现代化一流水平之外,绝大多数国家、民族和地区都难以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有些国家、地区(如拉美、原苏东等地区)的现代化进展虽然一度在短时间里取得巨大进展,但更多地是挫折重重。如将这一现象与原发性现代化状况作一对比,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现代化是有序列的,不仅有时间上的先后序列,更根本的它还有结构上的位阶序列,对于后发的、结构位阶低的国家、地区来说,单纯地走被动的、被裹挟的、模仿的路径虽然也有可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现代化水平,但是,这条路径的艰难和代价都是无比巨大的,对于很多国家和地区来说甚至可能是长期无法提升自己的现代化位阶的。

正是从与上述各国现代化的第二条道路进行对比的角度来看,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凸现出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不仅有效地快速地提高了中国的现代化水平和位阶,而且开出了人类现代化的第三条道路,为人类现代化贡献新的中国方案。

首先,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中国进一步吸收了现代化的一般要素,更高程度上实现了人类现代化的共同属性: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应用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生产的市场化、社会化、全球化程度得到空前的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补充作用到基础性作用,目前正从发挥基础作用向决定性作用转变;僵化的、封闭的、地域的身份等级色彩浓厚的传统社会无可阻挡地趋向于消解状态,个体独立、自由、平等的扁平化社会正在初步生成,社会自主领域、自主组织正在顽强崛起且快速地生长起来,能力本位原则越来越成为社会权利和义务分配的基本原则,法制精神越来越深入人心,且日益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精神,等等。这一切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正使中国从一个现代化水平极低的国度快速上升为接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国度。

其次,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还有着前述现代化第一第二条路径所不具有的特殊性。

1.坚持走由人民主导、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中国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在发展现代化的进程中,依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的有机结合。从而,一是保障了现代化总体上由人民所主导而不是由资本所主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征;二是保障了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初始起飞阶段现代化成果的普惠性。换言之,将现代化事业变成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而不是把现代化当作资本扩张和繁殖的副产品,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和地区更快地发展现代化并避免国际资本经济殖民的重要保证。

2.现代化推进是与传统之间保持时间、空间上两个维度上的适当张力。从时间上讲,现代化是个改造传统或去传统的过程,但是如果这一过程走得过快,则可能导致社会失序过度,一旦失序过度,现代化就会欲速则不达;从空间上讲,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全方位、全领域发生革命性变革的过程,保持主体和客体之间、保持社会各领域之间的总体平衡是现代化得以平稳、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进程的一个重要经验,就在于时间维度上的渐进性变革,使现代性发展与传统之间裂变的疼痛保持在一个可承受的幅度之内,就在于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将传统的因素纳入到现代性之中并变成现代性的具体要素;而空间维度上的各领域的统筹协调推进,则保证了现代化在社会各领域的平衡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各领域现代化发展不平衡而可能产生的摩擦和掣肘。进而保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长达四十年的顺利发展。

3.坚持现代化的独立自主性,保持现代化的自我主导权。现代化过程是资本全球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资本在全球取利的过程。坚持现代化的独立自主性和自我主导权,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有效性、平稳性,防止现代化进程失序、失速、失效乃至中断和倒退的重要保障。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在坚持开放的同时,坚持以我为主,始终保持对外开放的主导权、自主权,从而保证“洋为中用”,保证国内与国际的有效对接而不失去自我,避免本国经济被国际资本所“殖民”,避免现代化进程因国际经济危机而中断、倒退。

4.坚持坚强的政治领导和保持稳定的国家政治生态。一方面,人类现代化和资本发展史告诉我们,现代化和资本的发展、资本在全球的扩张,都是以国家为外壳的,国家的支持是现代化和资本成长的重要政治后盾;另一方面,后发现代化国家在变革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既要借助国际资本及其他力量的协助,又要防止国际资本的操控和残酷掠夺,这就要求后发现代化国家保持有坚强的政治领导和稳定的国家政治生态。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在现代化的高速进程中,保有坚强的(共产党)政治领导,在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同时,保有国家强大的行政控制力、引导力,保有稳定的国家政治生态,从而为现代化的顺利进程提供强大的政治后盾,保证在从传统转向现代的过程中不生变不生乱,保证某些野蛮的国际资本企图巧取豪夺的野心无法得逞。

总括全文,笔者认为,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是十分巨大的,它着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更为强大、更为完善的新境界;二是它创造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第三个新样式;三是它开辟了人类现代化的第三条路径。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现代化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