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层流病房设计探讨

2018-01-26梁熠哲

中华建设 2018年3期
关键词:污物层流用房

梁熠哲

一、以净化空调系统为核心的血液层流病房

1.血液层流病房设计特点及原则

血液层流病房设计是以暖通(净化空调)专业和流线设计为核心,建筑设计应遵照暖通专业净化工艺要求,组织流线平面、对材料设备进行选型;同时,血液层流病房普遍治疗周期长,对噪声控制、压力梯度、风速和气流组织等方面要求较高,应综合考虑进行设计。血液层流病房的设计应遵循几个基本原则:净化区域非净化区中间设置缓冲间、流线污洁分开、保证空气压力阶梯变化、视域应通透、建筑材料防潮防腐、保证门窗气密水密性要求等。

2.气流组织方式

垂直层流式:目前多数病房采用垂直层流式方式,其优点是空气在房间内的各个截面都比较均匀,采用上送侧下回模式。病人在房间内感觉比较舒适,对于设有独立卫生间、缓冲治疗室的病房,可优先选用垂直式层流。但该气流的组织方式要求病房必须是完全封闭的,对于面积狭小的层流病房来说,显得有些压抑。

水平层流式:气流组织方式是水平的,所以可以将病房设计成半开放式的,从而减少病人的心理压力,但水平层流式的静压箱等设备都在墙面内,房间内的噪声、震动比较大,气流相对垂直式也不够均匀,病人在病房内的舒适程度有所下降。

3.建筑流线设计

血液层流病房的建筑流线可分为医护、患者、患者家属、洁净品、食品、污物六种。流线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医患分离、污洁分明。

医护流线:入口——换鞋——淋浴——更衣——缓冲——病房、治疗区——缓冲——更衣——淋浴——换鞋——医生办公室、值班室、普通走廊。如有二次更衣,应对入口一侧的其他房间保持正压,卫生间、淋浴应对外保持负压,“人净”流线不应中断。

患者流线:谈话——更衣——药浴——缓冲——洁净走廊——层流病房、缓冲——过渡病房——普通走廊——普通病房。

患者家属流线:入口——探视走廊——出口。

洁净物品流线:入口——清洗拆包——洁净库房——病房、治疗区。如该区域设有专用洁净电梯,则流线可为:供应部门——专用电梯——洁净库房——病房、治疗区。各类药品在进入病房区内也应进行净化处理,其布置原则是应该与“人净”流线分开。

食品流线:普通走廊——备餐间外——备餐间内——层流病房——普通走廊。

污物流线:层流病房——打包处理——缓冲——污物处理、污物走廊。

二、血液层流病房建筑设计

1.平面布局

按使用功能分区,可将血液层流病房分为病房区(含病房、缓冲间)、辅助用房区(换鞋、更衣、卫生通过、治疗处置、护士站)、办公休息区(含医生办公、休息)、探视及污物区。按照空气洁净度分区可以分为洁净区内的洁净用房、洁净区内的洁净辅助用房和非洁净区内的非洁净辅助用房。在平面布局时,可与相关科室进行讨论,与医疗需求配合设计。层流病房设计的几种布局形式如下:

单通道式:在平面上没有明显的区域划分,只是将不同功能房间按流线要求布置,同时在病房最外侧设置探视通道。将辅助用房区的医护、患者卫生通过入口分别设置。病房区和辅助用房区作为整个区域的中心,其他区布置域围绕中心放射展开。

双通道式:通常的做法是用一条洁净走廊将病房区和其他区域分割开,一侧为病房区,病房区靠外墙处设计隔离出探视通道兼做污物通道。将辅助用房区按医护、患者两功能分别设置在洁净走廊一侧的两端,患者与医护人员分别从不同的入口进入,共用洁净走廊,加之探视走廊,形成两条通道。办公休息区在合理位置独立设置。这种布置方式的特点是各区域相对独立,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出入口、流线互不干扰;缺点是在面积有限时,采用此种布局方式,治疗处置、护士站等治疗用房面积相对较小。

三通道式:通过洁净走廊和工作走廊,将血液层流病房进行平面分区;病房区与辅助用房区之间的是洁净走廊,净化级别较高,辅助用房区与办公休息区之间为工作走廊,净化级别底。病房区外侧分隔出探视兼污物走廊。这种三通道的形式能更好的将医患、污洁分开,功能分区也更加明确。

2. 机房与病房区域的关系

净化空调机房应尽量靠近血液层流病房区域,争取风管的线路最短,从隔音隔震的角度,要求净化机房与病房隔开一定距离。目前,对于新建工程的方法是在层流病房区域上层设置设备夹层,对于改造项目,无法设置设备夹层的,可以将机组布置在同层的设备机房内或者裙房屋面等相对合理的位置。

3.建筑墙体

对于血液层流病房,最好采用上送下(侧)回或侧送侧回的气流组织方式,这就要求在最初的建筑布局中,应考虑到给暖通专业预留夹壁墙,通常将两个病房房间共用一个夹壁墙,夹壁墙宽度500~800mm,长度层流同病房宽度。

4.病房面积及层高

血液层流病房运营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应该是使用功能、运营成本、舒适度之间的平衡关系。房间的面积越大,漏风越大,净化空气的效果会减弱,运营成本会大幅增加,但舒适度有所提升。通过实践和总结,目前的血液层流病房面积一般在8㎡左右。

层高对采用垂直层流式送风的病房影响较大。由于气流是从吊顶向地面运动,层高相对高,净化新风的速度就会变慢,效率变低。由于病房内面积较小,高而窄的空间会对病人产生恐惧感,而低矮狭小的空间会对病人产生压抑感。血液层流病房的层高在3.6~4m,室内吊顶高度2.4~2.6m是理想方案。

5.关于疏散

对于血液层流病房区域,一般将其按一个单独净化区考虑,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防火隔墙和1h的楼板与其他区域分隔开,墙上的门窗均为乙级防火门、防火窗。区域内净化的要求决定了血液层流病房内门的开启方向,所以实际中大多数门都是向“内”开启,这与安全疏散要求相反。因此,通常在血液层流病房区域与其他区域交界处设置缓冲间,实际设计中,只将缓冲间的门和区域内疏散走道的门作为安全疏散门考虑,向疏散方向开启。

6.建筑门窗

血液病房相对其他房间为正压,根据室内压力状况,这就要求病房内门向压力大的房间开启,可以利用压力将门压紧。病房向洁净走廊和探视走廊两侧的窗宜首先选用落地窗,确保各方视域通透,同时在病房内侧窗设置电动百叶窗、输液窗、输液隔离帘等,确保患者隐私和治疗方便。最后,选用门窗应有良好的气密性,做密封处理,确保不会过多漏风。

7.建筑装饰材料

墙面一般可选用装配式洁净室壁板体系(手工岩棉彩钢板)、无机预涂板等;其中选用最多的是手工岩棉彩钢板。上述材料的共同特点抗污、不霉变、不落尘、易清洁、易维护,接缝易处理。吊顶材料主要的选择应与墙面配套,主要选择为手工岩棉彩钢板吊顶、铝单板或铝扣板吊顶。地面主要材料为PVC卷材或者橡胶卷材。对于颜色的选择,应体现人文关怀,选用柔和色彩,同时材料的环保性能应合格,避免室内空气污染。

8.细部设计

首先,血液病房空间狭小,所以在设计时应尽量形成整齐的空间;再通过设置面积尽量大的窗,引入室外的景观绿植;或者设计双层玻璃的景观带。其次,在病房外部的缓冲区,设置专用的输液窗、输液隔帘,在病房内设置电视机丰富病人的生活;注意将门的开启方向朝向室内压力高的房间等。最后,对于病房内照明灯具的考虑,可尽量将灯具布置在病床的两侧,避免布置在床头或床尾位置,防止病人卧床时被灯光直射。

三、结语

血液层流病房的设计更多取决于净化工艺和医疗流线,设计过程中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所以在实际过程中容易出现各专业配合和对接的错误,因此在建筑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各专业提出的条件,提前预留相应空间位置,与二次深化设计思路保持一致。

猜你喜欢

污物层流用房
层流辊道电机IP56防护等级结构设计
掺氢对二甲醚层流燃烧特性的影响
吸污车卸料装置结构设计
层流切应力诱导microRNA-101下调EZH2抑制血管新生
剧场扩声技术用房建筑技术条件的研究
Gas from human waste
河南黄河防洪工程管理用房典型设计
甘肃兰州市新区人民法院审判法庭项目
保护车辆电子设备免受污物和密封失效的影响
X80钢层流冷却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