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小豆,温柔熨帖一点红

2018-01-26王璐

益寿宝典 2018年13期
关键词:红小豆道长赤小豆

文/王璐

有眼难识“赤小豆”

如果你不常下厨,还真有可能“不认识”赤小豆。这里说的不认识,其实应该叫分不清。赤小豆又叫“红小豆”,有的地方还喊它“红豆”,这本身已经够复杂了,更遑论平日里人们吃的“红豆”也不是“红豆生南国”的红豆,这真红豆、假红豆、红小豆、赤小豆一圈绕下来,要说不晕还真是难。

不如我们一起静下心来,就先从这“真、假红豆”开始捋捋思路。

王维于安史之乱前作一首《相思子·江上赠李龟年》,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赠予好友、著名宫廷乐师李龟年。

王维这首诗作原本是要抒发对朋友的思念、对他们一起经历过的盛世的追忆,却因为诗中用到了“红豆”,被后世男女频频用于寄托爱人间的相思之情,还被乐师谱成曲子广为流传。那么,这诗中的红豆,到底有何不寻常之处?

首先,诗作里的“红豆”肯定不是厨房里常见的、用来吃的红豆,而是一种叫作“海红豆”的植物。海红豆色泽全红、艳丽如血,形状犹如一颗跳动的心脏,极为漂亮。它属于红豆属,植株是一种高大的乔木,其木材相当坚硬,且花纹漂亮有光泽,以前常被用来做家具。

红豆和赤小豆同属于豇豆属,有些地方又叫饭豆,说明了它们无毒可食用的特性。其植株都开黄色的花朵,结出的豆子从外形、口味上也都比较相似,不过想要区分倒也容易,只需稍加观察,记住二者特征即可。一方面,赤小豆身形瘦长,而红豆颗粒更圆,个头也稍大于赤小豆;另外,相对来说赤小豆比红豆更加难煮,如果不提前浸泡,常常会久煮不烂,而红豆煮久了之后口感会变得黏稠,所以更常被人们用来做粥,或制成豆沙馅儿。

一朝成名帝王家

赤小豆和红豆这两种豆子除了外形相似,还都属于药食同源的食物,它们的食疗功效也接近,都有祛湿的效果,因此经常被人们混用。

事实上,要论帮助人体祛湿、利水肿、解毒排脓等药用功效,赤小豆远胜于红豆。

古代医家在许多疾病的用药中也更偏爱赤小豆,《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赤小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色淡者,并不治病。”说的便是赤小豆与红豆的药效有别。

赤小豆甚至一度被用于咒术避邪,由此可见人们对其治疗功效的认可。

不过古时候赤小豆最令人称道的药用功效并非现代人推崇的祛湿利水,而是解毒消肿、清热排脓。

据医籍《朱氏集验方》记载,宋仁宗还做太子时,忽有一天染上痄腮,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急性腮腺炎,红肿疼痛不止。御医聚集商讨方案,几天内方子开了不少,汤药也灌了许多,就是不见症状改善,于是便命一位道长诊治。这位道长一番作法施咒后,用一把赤小豆研成粉末,和其他几味中药一起敷在赵祯的病患处,没想到竟很快痊愈了。

人们起初皆以为是道长法术了得,后来有位目睹了治疗过程的臣子自己患上恶疮,也尝试着用赤小豆研粉敷上,也很有效。

大家这才明白,发挥治疗效果的并不是道长的咒语,而是这不起眼的赤小豆。

民间关于“赵祯痄腮”的故事版本很多,也有说是御医治疗无效,皇室无奈张榜求医,最终被一民间郎中所救。但无论哪个版本,故事的主角赤小豆从未缺席。

拜赵祯这次急病所赐,不仅治好他的医者从此名扬天下,赤小豆也被各路医家和老百姓熟知,甚至被誉为外科神药。

猜你喜欢

红小豆道长赤小豆
一茶一粥 除湿养血
赤小豆粥
红小豆高产种植技术分析
红小豆价格持续上涨,后期有回落风险
白云观的小石猴
有痰咳不出服瓜蒂散
赤小豆化学成分的研究
神兵阁
2014年红小豆种植面积增加价格或有所回落
种红小豆致富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