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鸿章“联俄”思想的形成以及给晚清政府带来的影响
2018-01-26张蓓蓓
张蓓蓓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重庆 401331)
一、引言
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是动荡灰暗又彰显着弱国被命运所擒垂死挣扎的无奈。社会巨大动荡,阶级快速分化以及历史转型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列强鸦片、大炮轰开了闭关锁国的清王朝。与此同时,长期的剥削压迫使穷困农民同封建王朝的矛盾攀升巅峰,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应运而生。面对内忧外患,清王朝如何在飘摇的局势中维护统治成为当前的难题。李鸿章是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合纵连横的军事思维始终盘桓于其心底。受“西学东渐”影响,李鸿章主张的外交思想始终萦绕“以夷制夷”的色彩。他的“羁縻”主张是想争取和平环境“自强备战”。李鸿章看到了中国的孱弱与自大,只得斡旋列强之中,利用他们中的利益冲突相互压制周旋,意图力保清朝的封建统治得以延续。从1871年的琉球事件以及1875年的马嘉理事件可以发现李鸿章将“以夷制夷”发挥到极致,并且奉若“治病”之良药。然而日本明治维新后制定“大陆政策”,使李鸿章一直将日本视作中国外交的心头大患,却忽略了俄国对中国的威胁。甲午战败后,俄国主导三国干涉还辽,让李鸿章对俄亲近感快速上升。然而处于维护清廷利益的“联俄”却最终被俄所制。这个惨痛结果需要我们深刻反思。
二、李鸿章外交思想的形成
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可归纳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以夷制夷”[1]。“和戎”是基本出发点。“变法”是内治的根本方法,同时也是“和戎”的立足点。“以夷制夷”是基本方法。
(一)开阔政治视野养成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因天资聪慧年少便入学堂,后又拜合肥名士徐子茯为师,积下深厚的学问功底。后来李鸿章毅然北上求学。在家父“京官”荫庇下得以遍访名仕。后又得到吕贤基、王茂荫、赵畇等安徽籍京官器重赏识,科场顺利。1844年考中举人,受曾国藩补习教导,1847年正式成为曾国藩学生,讲求经世之学。广泛的交友和多元的文化积淀使李鸿章养成开阔的政治视野,成为其多维外交思想的形成基础。
(二)入恩师幕府建淮军
在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之学,为李鸿章的“和戎”、“变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进入翰林院后不久,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应运而起。仅两年有余,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相继被攻陷,全国逐渐显露出了分崩离析之势。在清廷安排下,李鸿章前往安徽帮办团练,以书生之躯带兵,让李鸿章有了丰富的经验。然,功高必有人嫉恨,李鸿章一度无法立足。此时太平军进攻上海给了李鸿章机会。上海士绅向曾国藩求援,李鸿章受命前往上海招募淮军。与外国雇军联合镇压太平军时,李鸿章见识到了外国武器军械的极大威力,由此萌生“学得洋人一二秘法”以自用。淮军借此迅速成长壮大,让李鸿章在上海站稳脚跟,权力核心就在眼前。
(三)任总督镇压捻军
太平天国失败后,湘军淮军的去留便成为了困扰曾、李的一大问题。曾国藩为人谨小慎微,在攻下天京不到一个月便将湘军就地遣散。李鸿章却认为留下淮军既可防剿江南北又可远征他处,解散尤为可惜。1866年,清廷派李鸿章为钦差大臣北上剿捻,1867年任湖广总督,“以静制动”顺利镇压捻军。1869年任湖北巡抚成功调解天津教案,同年8月调任直隶总督,后又任北洋通商大臣。至此,李鸿章的政治生涯已经步入了巅峰时期。不得不承认这个位置李鸿章“御辱自强”的梦想有了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也为后来兴办洋务提供政治堡垒。
(四)占直隶兴办洋务镇捻军
李鸿章兴办洋务的原因非常直观。见识过外国的船坚炮利,面对这旷世之困局,李鸿章承继魏源的“经世致用”并将“师夷长技以制夷”付诸实践。作为地方主要代表之一,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做出重要贡献。身为外交大臣,李鸿章不管是与列强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还是被迫签订屈辱条约,西方的强大让李鸿章的外交总是缺乏一种自信与决心。耳如目染的儒家忠君思想又使李鸿章愚昧爱国。清廷的妥协更使外求和局成为必须。其中,中俄关系显得尤为暧昧。俄国在列强侵略中独具一格的“朋友”形象让清政府感恩戴德。
三、李鸿章出使俄国
(一)时代背景
李鸿章的“联俄”思想在甲午中日战败后更加显现。远东的国际形势剧烈的变动。列强疯狂入侵中国,日本迅速扩张,跻身帝国主义行列;俄国马不停蹄向远东扩张。日、英不满俄国扩张太快,开始逐渐“亲密”针对俄国。中国的广大领土不日将被分割殆尽,中华民族陷入空前危机。
(二)具体经过
为寻求常年不冻港,沙俄想开发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运输线。从莫斯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巨额的经费、遥远的路程让沙皇接受了俄国财政大臣维特提出的方案——铁路横贯中国东北。这不仅可以解决经济难题,甚至可以加强对远东地区控制。
为了达成目的,俄国以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仪式为由,向清政府邀派特使前往参加。本之目的是诱使清政府特使答应铁路修筑等事宜。李鸿章成为俄国强烈要求的特使人选,这是俄国打的如意算盘。李鸿章身居高位,深受清朝皇室的信任,本人又是亲俄派,对俄国提出的各项条款有更大的接受度。1896年2月10日李鸿章作为专使出使俄国。出发前,李鸿章对来访的黄遵宪道出了出访的真正目的:“联络西洋,牵制东洋,是此行要策”[2]。可是如果只是单纯的用外部力量寻求平衡,不寻找自身痼疾,最终只能被西方制约。
(三)对俄态度
维特用“支持中国完整性”为借口提出在中国借地修铁路,并且解释:“本欲借路速成,藉纾倭患,今中国虽认自办,但素习颟顸,恐十年无成”[3]。随后又在李鸿章拜会沙皇时承诺,“不侵占中国尺寸之地,东省接路由华节制,援助中国对抗英、日”[4]。维特和外交大臣罗拔诺夫一起继续和李谈判,企图用“华有事俄相助”来换取在中国的“铁路修筑权”。在维特的步步紧逼与贿赂诱惑下,李鸿章步步退让,最后于6月3日与罗拔诺夫、维特代表两国政府在《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即《中俄密约》)上签字。这种结果的出现,一开始就源于李鸿章对俄认识太浅,他看到了俄日远东利益争夺,却忽略了俄国侵略的本质。想在两国利益之争中寻求一种病态的平衡,却终被欺骗性的手段签订了《中俄密约》。
四、《中俄密约》的签订对清王朝的影响
《中俄密约》(后称《密约》)是李鸿章“联俄制日”的产物,更是沙俄对华侵略的里程碑。密约签订不仅对中俄两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甚至对远东国际形势的变化乃至20世纪系列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都有着极大推动作用。《密约》一共有六条款项,主要内容为:
1.在俄国远东或中国、朝鲜领土双方均有维护完整的责任,两国在日本侵犯之时应共同出兵:2.中俄两国既互订条约,就不得在双方未经商议的情况下同敌国订立协约;
3.当有战争时,中国应对俄开放所有口岸,允许俄国船只驶入且地方官员应尽力协助;
4.中国允许俄国在黑龙江、吉林两省修筑铁路直达海参崴;
5.当俄国应第一条款御敌开战时,可用第四条款运送兵力、军火、粮食;在无战事时亦可用此铁路运送过境兵粮,但不可做过多停留;
6.此条约以第四款合同始行之日起算,为期15年。期满六个月前,由签订两国再行商议;
1896年9月2日,中俄双方又签订《合办东省铁路公司总章程》,实际上把铁路的修筑权和经营权交给了华俄道胜银行(俄属)。不久后沙俄又单方面出台所谓《中东铁路公司章程》,把中东铁路的关税、差别运费等都非法的掠夺,随意解释铁路章程,实际上把中东铁路变为进入中国的方便之门,沿线地区成为了俄国控制下的殖民地。《密约》带来的影响主要从三方面来看:
首先从清王朝来看;签订之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激化,俄国从中国摄取到的巨大益处刺激到了同样干涉还辽的德、法。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随后俄国以“朋友”的姿态出兵占领旅顺口和大连,1898年签订《旅大租地条约》;4月,法国强租广州湾;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迫于日本的压力,清政府同意不将福建省租借给任何列强。英、俄以长城为界划定势力范围。至此,中国的领土已基本被瓜分殆尽!
其次从远东形势来看;日俄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英俄争夺长江势力范围中矛盾根深蒂固,1903年英日签订同盟合约,借此遏制俄国在远东的继续扩张。1904年日本突袭旅顺口,日俄战争正式爆发,最终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双方签订《朴茨茅斯合约》,结束了俄国对东北地区的独占局面。清政府在战争中划辽河为两国交战地区,表示“局外中立”,将国家主权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丢弃一旁,极大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仇恨。饱受战争摧残的东北人民自发的组织反政府反侵略的斗争,给风雨飘摇中的清王朝沉重一击。
最后从俄国来看;侵略所获巨额财富使沙俄食髓知味,不顾自身财政、军事的巨大负担加强对欧洲、远东等地争夺,19世纪末进一步拉大远东战线,庞大的铁路建设、占领区重建以及军事建设的费用,强制转嫁给贫苦的俄国人民,造成国内局势巨大动荡。1904年的日俄战争爆发给沙俄致命一击。而其中的缘由来自于《中俄密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分配不均。
五、结语
晚清名士胡思敬说李鸿章“一生功过在和戎”。其实不尽然,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推进中国近代化发展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但晚晴极富戏剧性的外交让他其他方面的功绩逐渐被世人淡略。作为“和戎”外交的主要参与者,李鸿章面对国家主权、民族利益,没有原则妥协退让引发了惨烈后果。但是“和戎”的失败却并不是李鸿章一己之过。国家衰微,列强花言巧语、强取豪夺以及国防力量的薄弱都是外交失败的必然因素,在手无王牌的情况下谈和平,谈外交只能是痴人说梦。外交强大依靠的不仅是正确的外交政策,自身所具备的强大综合国力才是取胜之道。只有变强大,才有更多的资本去更广阔的舞台谈外交。这不仅是对晚清外交的总结,更是对于现代中国应对国际局势的重要借鉴和警示。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濮兰德,著.李鸿章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2]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任金静.李鸿章外交思想产生的主客观因素[J].云南:法制与社会,2009(21):314-314.
[4]苑书义.李鸿章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