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活动架起探究问题的桥梁
—— 以“文艺作品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
2018-01-26顾云雷
◎ 顾云雷
一、活动背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德国著名社会科学家鲍波尔也说过:“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是学生能力得到历练与培养的重要途径。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非常旺盛的年龄段,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理想时期,所以很有必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时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并非空中楼阁,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必由之路。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爆发整整一百周年,不少国家都在纪念“一战”。巧合的是,2014年3月10日新闻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的约80名士兵的遗体日前在阿尔卑斯山的溶冰中被发现,这些尸体保存几乎完好,已成木乃伊状。”
鉴于此,笔者设计了历史探究活动课——文艺作品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课堂上学生阅读与“一战”有关的部分文艺作品,了解“一战”的时代特征,辩证认识作者对“一战”的态度,了解文艺作品的证史价值。初步构思、设计文艺作品,表达自己对“一战”的认识和态度。在此过程中体验比较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体会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培育人文素养。其中学习重点是文艺作品体现作者对于“一战”的立场与态度,学习难点是借鉴已有文艺作品,形成、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何达成这一学习目标呢?毛泽东曾说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本课中“河的这头”是历史上已有的文艺作品关于“一战”的认识和态度,“河的那头”则是学生表达自己对于“一战”的认识和态度。
要从“河的这头”通向“河的那头”,桥梁就是文艺作品。通过“已有的”和“学生即将形成的”这两种文艺作品来分别提出问题、分解问题、解决问题。
二、活动过程
(一)第一板块:问题情境——阅读与“一战”有关的新闻和文艺作品
教师通过两则短消息,引入活动主题。“一战”100周年与士兵木乃伊组合到一起,形成强烈的冲击,让我们不禁思考:纪念“一战”,究竟该纪念什么?是纪念胜败,还是该纪念战争悲剧不再重演,或是纪念战争中的死难者?这似乎关系到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学生阅读学习单上关于“一战”的一系列经典文艺作品,包括:文学作品巴比塞《火线》片段、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片段、大型浮雕《不朽的灵魂》(局部)、雕塑《家书》、电影《战马》截图、歌曲《莉莉·玛莲》、“一战”时期德国军歌《盖叶的士兵们》、荷兰漫画家路易斯·雷迈克斯的一组漫画、“一战”时期的政府宣传画等。
(二)第二板块:思考分析——从这些文艺作品出发来了解作者对于“一战”的看法和态度
在这一过程中要解决的子问题如下。
(1)这些文艺作品该如何分类?(多种分类标准:按国家、按时代、按作者意图等)
(2)哪些文艺作品的作者态度是一类的?传达了作者对于“一战”怎样的态度?(对于一战的态度主要是“反对战争”或是“鼓动战争”)
(3)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不同作者对于“一战”的态度为何相似?(指向文艺作品在反映作者的立场和态度的同时,也反映人类普遍的价值观)
(4)文艺作品与史实不符时是否没有任何价值?(即使与史实不符,也能反映作者的立场和意图,以及那个时代的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思维路径是:阅读—比较—分析—归纳。
(三)第三板块:探究体验——构思、设计一个文艺作品来纪念“一战”爆发100周年
在这一过程中要解决的子问题如下。
(1)哪个(或哪些)文艺作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2)如果要纪念“一战”,各国应该纪念战争的胜败还是其他?你认为应该以什么作为纪念的主题?(纪念战争不要重演、纪念死难者等)
(3)请你试着设计一个文艺作品来纪念“一战”,主题明确。(时间有限,形成设计思路即可,能成初稿更佳)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思维路径是:感知—思考—设计—展示。
(四)第四板块:总结反思——学生的文艺作品也体现各自对于“一战”的认识和态度
学生交流自己创作的文艺作品并互相进行简要点评。
三、活动效果
(一)学生厘清了文艺作品的史料价值与证史路径
(1)经典文艺作品是重要的历史材料,可以证明作者的立场、态度、观点、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反映一定的历史背景、时代特征,折射社会风尚、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
(2)当我们在研究其作者或者研究文艺作品本身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时,这些经典文艺作品往往就是直接证据、第一手史料。即使文艺作品反映的情况与事实不符,也能反映作者的立场和意图,以及那个时代的特征。
(3)史实可以审视、评判文艺作品的客观性、真实性,评判作者的立场、态度,而文艺作品通常不能直接印证史实,需要其他材料互为印证才行。
(二)学生创作了属于自己的文艺作品,表达了自己对于“一战”的认识
在短短的有限的时间里面,学生居然呈现出了一些比较完整的有内涵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稚嫩、粗糙,却是独一无二的,不乏闪光点。我想这与学生阅读了学习单上面的经典文艺作品受到了某些启发是分不开的。有的学生作品侧重于悼念在战争中死去的士兵,反思战争的残酷,希望人类的悲剧不要重演;有的学生作品侧重于揭露战争双方的霸权主义野心,强调“一战”的非正义性,希望世界和平。
(三)学生收获了自信,产生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有些学生平时表现不具有优势,但在本次活动中却脱颖而出,当他们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是闪闪发亮的,表情是自信的,语言是流畅的,这一刻他们就是主角。
活动之后,有些学生对历史课上这种探究式的问题解决学习方式感到非常有意思;有些学生表示对其他历史阶段的相关文艺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例如二战时期、经济大危机时期等。教师应鼓励他们去搜集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四、活动反思
俄国著名寓言家、作家克雷洛夫曾经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本次历史探究活动中已知的是历史上已有的文艺作品关于“一战”的认识和态度,未知的是学生表达自己对于“一战”的认识和态度,而桥梁则是与一战有关的经典文艺作品。其中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从已知到未知所创设的探究问题的情境,这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动力,也往往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问题情境要体现趣味性。本次探究活动,开始通过两则消息导入:“一战”100周年与士兵木乃伊,两者组合到一起,形成强烈冲击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考,为整堂课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开了个好头。
(2)创设问题情境要体现自主性。本次探究活动,学生先是阅读材料、有所感悟,理解文艺作品的证史价值,学习兴致正浓;紧接着在已有文艺作品的启发之下,调动起多种感官,构思并创作自己的文艺作品,表达自己对于一战的认识与态度,最后呈现出虽不成熟却是独一无二的作品,着实令人惊喜。学生在这过程中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有收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创设问题情境要体现开放性。本次探究活动学生在阅读与借鉴已有的关于 “一战”的文艺作品基础上,通过构思、设计文艺作品,进而表达自己对于“一战”的认识和态度。学生如何借鉴已有的作品,每个人各有思量,没有统一标准,也没有唯一答案。学生构思、设计、创作的文艺作品更是风格迥异、各有特色,教师要多加鼓励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