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校长专业素质是去行政化的重要途径

2018-01-26杨泉良

中小学校长 2018年7期
关键词:行政化管理者校长

□ 杨泉良

一、中小学管理的行政化

中小学管理的行政化是指以行政手段和行政理念来管理学校。这不仅违背了教育规律,而且混淆了学校与行政单位的界限,使得学校办学的自主性受到限制。

(一)学校管理者被行政部门和行政事务所左右

这个问题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学校的主要领导——校长是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任命的,代表行政管理部门行使学校管理权。因此,对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指令的落实,成为校长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既是学校管理行政化的最初原因,也是学校管理行政化不断强化的推动因素。由于对校长的评价及校长未来的发展都掌握在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手里,并以行政业绩为考核依据,使得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反而得到加强。[1]校长将行政化落实到学校的具体工作中,以行政任命的方式确定中层干部和基层干部,以行政化的要求确定他们的岗位职责,以行政化的手段对他们进行业绩考评,在学校管理中将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指令、意志、方式、方法,一以贯之。

第二个层次,观念的行政化。对于学校的管理者而言,观念的行政化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管理者尤其是校长,被任命之前是在教育主管部门工作;另一种是一线教育教学的从业者,担任校长职务以后,渐渐远离了教育教学,成为专职的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前者保持了行政观念,并将管理的理念和方式运用于学校管理中;而后者在行政事务的包围中,尤其是职务评价的导向中,改变了对教育教学的追求,成为行政化管理的执行者和促进者。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的评优、晋级等内容都强调行政化的标准,使教师或者与行政化的制度相背离而被边缘化,或改变追求融入行政化的趋势中。[2]

(二)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及要求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它与行政单位在性质上有非常大的区别。行政单位作为政府方针政策的执行单位,与学校相比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垂直性等特点。而以教书育人为目标的学校对应行政管理中的权威性,强调的是个性和自主性;对应行政管理的强制性是平等对话的机制;对应行政管理的垂直性是多维性。学校管理行政化,会影响学校人才培养中对个性的追求,使创造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学校管理行政化的强制性,使教师丧失了自主权,失去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使行政式的对话霸权大行其道。学校管理行政化的垂直性,使教育的多维性、丰富性难以呈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将难以落实。从上述对比中可以看出,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教育规律和原则是其最重要的特点。它追求个性和包容精神,具有多维性特点,这些特点与行政化管理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校长的管理能力与专业素质的关系

管理者不仅要具备管理能力,而且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素质。这是任何行业对管理者的共同要求。而作为具有鲜明特点的学校管理,对管理者专业素质的要求尤为严格。

(一)学校管理者的能力构成

作为学校主要管理者的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应具备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组织和决策能力,所谓组织能力,是对学校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进行有效统筹,服务学校发展目标的能力;所谓决策能力,是指对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重大事件,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拿主意、做决断、定方向的综合能力。二是凝聚力和创新能力,所谓凝聚力,是指在学校管理中,能够将职工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了学校发展的目标而形成“共同责任意识”,是充分发挥教师潜能的前提;所谓创新能力,是指在学校管理中能够在原有知识、经验模式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突出教育改革方向的办学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能力。

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校长,除了在管理方面有能力要求外,在专业素质方面也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教育学、心理学素养。这里所说的教育学、心理学素养,不仅是读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掌握一些知识和原理,而且是能够将这些知识和原理运用于实际的学校管理工作中,并具备教与学的能力。校长不可能精通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但他可以通过教育学、心理学所提供的教育教学规律,判断和认定教师教学的程度和水平。教育学和心理学素养,不仅从技术方面为校长认识和规划学校的教学提供依据,而且为引领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对学科专业的把握及对专业发展的追求。校长至少要精通一门专业课程,这不仅是巩固和内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原理的需要,更是深化理解课程、有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所不可缺少的。只有对具体课程进行深入把握,才能客观地发现问题并做出切实的解决方案,才能保持学校管理与教学一线的紧密联系。同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导者,校长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养,而且更要强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力度,使教师队伍形成一个专业发展的共同体,从而实现校长对学科专业的把握及促进专业发展的职责。[3]

(二)管理能力与专业素养的相互支撑

校长所具备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素养,虽然属于两个领域范畴,但却统一在校长职务当中,校长在履行职责中缺一不可。一方面,管理能力促进专业素养的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职责主要是课堂组织和引导,组织能力和引导能力都是管理学的范畴。只是校长的管理行为,更具有宏观性和行政性的特点。如行政管理中,组织和引导的宏观性用在教学中,会大大拓展教学组织和引导的视野。又如,教学中的具体组织和引导的人性化,用于行政管理中会改变其权威性、强制性和垂直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等等。另一方面,专业素养的发展促进管理能力的提高。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教育的专业性特点突出,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决定着校长的管理水平。只有那些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自己的专业定位,承担着具体课程教学的校长,才能把专业经历及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深化管理与学校的特性结合,减少管理行政化带来的影响。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校长的管理能力是与专业素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

三、去行政化与校长专业素养价值的发挥

校长的专业素质在学校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学校管理行政化却制约了这种价值的发挥,因此探讨解决策略,成为有效提高校长履职能力的前提。

(一)突出学校教育的专业特点,在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中尽量减少行政化的影响

校长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责任人,在学校管理行政化的环境中,仍有决定办学的自主空间,尤其是在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这种自主空间也得到了加强。因而,校长有能力将自己的专业素质运用到学校管理中。一方面,在校长的主导下,确定学校发展方向、工作的侧重点以及管理制度和评价导向,突出学校的教育特点,以教育学的思维而不是单纯的行政管理思维进行设计,使学校的行政工作服务于教育教学的需要,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另一方面,学校发展有了方向,确定了侧重点,有了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制度和评价标准,只是解决了宏观层面的问题;要使这些内容得到落实,还必须把具体课程理念及教育教学原理运用于教学实践,使教育教学始终在管理的规范中,超越行政化的束缚。

(二)在用人及整个管理导向上,突出教书育人的价值和地位

行政化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学而优则仕”,提拔那些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使他们成为管理者。然而成为管理者之后,他们往往与获得成绩的教育教学渐行渐远,这无疑是十分可惜的。因此,校长将自己的专业素质用在人事管理上,就应用人所长,避其所短;或用其所长,补其所短,而不能 “长”“短”倒置。将教学方面有突出成绩的人用在管理岗位上,使其经验成果发生辐射价值的同时,要保持他们与教育教学的联系,使其成绩不断扩大。在整个管理的导向上,大力提高教书育人工作的地位,明确教书育人是学校工作的核心,行政工作必须为教书育人服务,努力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充分利用校长专业素质,直接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校长作为学校的直接管理者,为了切实落实教育理念和管理思路,利用自己的专业素质直接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与途径。一方面,通过直接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使学校教职工直观地认识和感受教学在学校办学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通过直接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可以提高校长在教职工心目中的声望,使其教育理念和管理思路的落实更为通畅。[4]校长直接参与教育教学的方式有两个:一是参与教师的教研活动,二是承担具体的教学任务。两个方面既是校长发挥专业化作用的方式,也是超越行政化管理的途径。

中小学管理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校的管理队伍,校长作为管理核心人物,他的专业素质和修养,对改变学校管理行政化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尤其在校长负责制的背景下,校长的专业观念、职业能力和管理水平、管理智慧,对学校管理具有明显的影响。专业素养高的校长能够减少行政化的干扰,专业素养低的校长会加重行政化的程度。因此,要改变中小学管理行政化的趋势,强化中小学校长的专业素养是必不可少的。

猜你喜欢

行政化管理者校长
政府购买服务背景下劳动关系的嬗变及其规制——派遣与行政化的因果视角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去行政化 必越的关山
“去行政化”破冰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