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方》读后感想

2018-01-26

中学生天地(C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念想行者读后感

语文课上学完《前方》之后,有了一些思绪和感想。

人类总是渴望前方,渴望远行,这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一种不满足于现状的挣扎,一种对更高质量生活的追求——纵然前方艰难险阻、命运未卜。

前段时间,撒贝宁的一段视频——《北上广爱来不来》火遍了网络。在区域差异日益显著的今天,许许多多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放弃了家乡优渥的条件、父辈积累下来的资源和人脉,去一线城市,探索一条未知和迷茫的道路,探索属于他们的前方。有一句话形容得非常贴切:“一线城市容不下肉身,三线城市容不下灵魂。”或许他们奋斗一辈子都还居住在潮湿的地下室里,询问着自己明天去哪里应聘,或许他们功成名就时早已白发满头,或许他们一生都经历着思念家乡和憧憬前方的矛盾,可我不觉得他们悲惨,因为他们至少还在探索,至少还在前进,至少还有对未来的渴望。前方召唤着他们渴求的灵魂。

一部分人咬着牙走了下去,一部分人选择了放弃回到了家乡,可他们发现,缓慢的生活节奏和缓慢的城市发展使他们甚至感到了“嫌弃”,家乡没有了家的感觉,于是他们谋划着再一次远行。那些生活在安逸中的人嘲笑着这样的远行者们的举棋不定,殊不知,这些人的格局已经得到了提升,他们领略了更优质的生活,他们窥见了远方朦胧的光明,纵然路还很长。

远行者的心中也有家,也有故乡,但他们的家和故乡只是在念想中,是念想中那个完美的地方,是念想中那个充满温馨的地方。当他们咀嚼着乏味的方便面时,他们想念着家中袅袅的炊烟;当他们在滂沱的大雨中奔跑时,他们想念着在家时的温暖。远行的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惦念着,矛盾着却也坚持着。直到他们真正回到家乡,他们才会发现,那里已经不是他们心目中的家乡,因为他们见识过前方,而家乡依旧是那样——并不完美,他们心中念想的那个家,本质上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塑造起来的一种抽象感觉。我并不觉得这是悲剧,只有经过风雨才有真正挂念家乡的资格。

前行的路总归艰难,但又充满希望。

我觉得远行甚至是美好的,纵然前方充满坎坷与荆棘——因为这是一代代人心中的祈愿,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猜你喜欢

念想行者读后感
做“两个确立”的忠实践行者
逆行者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Cлово месяца
最美逆行者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小时光里的美好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喜欢自己
先生杨绛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