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华国乐改革对当代民族音乐教育事业的启发*
2018-01-26姜义龑
姜义龑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与传承保护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中国传统音乐博大精深,它包含民歌、民族民间器乐、曲艺音乐及戏曲音乐。大量的音乐工作者一直勤勤恳恳的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与探索,正是深知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此珍贵,因此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音乐人深入保护与传承。
中国民族音乐一代宗师刘天华先生,一生在传承与发扬民族音乐的道路上给世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他中西兼擅,理艺并长。他既反对复古守旧,又反对全盘西化,主张发扬本民族自己的音乐。刘天华先生有一篇未完成的文章《中西音乐的争执问题》,他在文中批评了一些认为西乐只是“赞美诗”以及完全轻视中国音乐的人,他认为西洋音乐之所以能够普及欧美,中国音乐之所以能够绵延数千年,都是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认为发展国乐“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另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方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他的这种革新理念,为我们今天发展国乐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深深的启示。
一、刘天华——一位具有革新精神的民族音乐家
刘天华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时期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在改进国乐方面,他反对完全以西方文化的音乐来取代中国传统音乐,他认为虽然西方音乐的体制较为成熟,但不能以此来代替中国的具有地域性特色的音乐。同时,他认为一个中国音乐家,不仅要守住本国固有的传统音乐,更重要的是要将我国的传统音乐发扬光大,让全世界都认识、了解中国音乐。
在推广国乐教育方面,他认为音乐应该普及于大众,并提升大众的欣赏水平及技巧技能,因此他发起并参与了国乐改进社、国乐研究会、爱美乐社等音乐社团,还创办了《音乐杂志》,虽然只出版了十期,但对民族音乐的传播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先生还建议要设立专业的音乐图书馆和博物馆,不仅能够让国乐艺术很好的保存下来,还能让世世代代的人认识到国乐的辉煌历史。其实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一定区域上形成的,有属于他自己的民族特色,反映出这个地区的日常生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信仰等。中国的传统音乐是我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流中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国乐的传承与发展必须要建立在对我国固有的国乐中加以整理、研究和保护的基础上。刘天华先生曾经说过:“国乐之在今日,有如沙里面藏着的金,必须淘炼出来才能有用。”
在改良记谱方面,刘天华先生将最早的工尺谱用简谱和五线谱记录下来,他认为乐谱是与西方各国音乐沟通的一个重要方式,必须使用各国听得懂、看得懂的方式来记录,因此他编辑、记录了《安次县吵子会乐谱》、《瀛州古调》、《佛曲谱》(未完成)等。还用五线谱记录了《梅兰芳歌曲谱》,并发表在他创办的《音乐杂志》上。刘天华先生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用近代记谱方法搜集、记录、整理民间音乐的第一人,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保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刘天华先生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融入西方演奏及创作手法,以二胡和琵琶作为突破口迈出了国乐改革的第一步。他改良了二胡及琵琶的乐器,在1927年创立国乐改进社初期,刘天华先生还建议要组织乐器厂,专门研究如何改良乐器,使国乐艺术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此外,他创作了十首二胡曲,三首琵琶曲,两首民乐合奏曲,一首丝竹合奏曲《变体新水令》。整理了崇明派传统琵琶曲十二首,改编并录制了琵琶曲《飞花点翠》。
在二胡方面,刘天华先生于1923年开始学习小提琴,他借鉴了小提琴的制作工艺,创作出了我国第一把改良后的二胡弓子,使二胡的音质有了巨大的改变,他小提琴的学习对胡琴的改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他对二胡的两根弦进行了音准调整,确立了多把位演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二胡的音乐表现力。同时,他还细心钻研西洋音乐理论,进一步研修西方的和声学基础和作曲方式,运用较新的创作手法,创作出了非常著名的十大二胡曲。例如《烛影摇红》,这是刘天华先生创作的最后一首二胡作品,这首作品中他第一次大胆的运用了西洋写作手法中复拍子和变奏曲式的结构原则和形式,这是第一首用二胡演奏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华尔兹”作品。他的作品中经常运用小提琴的大段落颤弓技法及西洋创作手法,使作品既有中国传统音调,又有新颖独特的表现手法,他的二胡作品在创作手法和思想上都先于时代,他的作品非常具有思想性,深刻描绘了二胡乐曲的内涵和意境。他创作的作品至今仍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也是国内外二胡比赛和展演中常运用到的曲目。刘天华先生将二胡这个曾经被众人所轻视的乐器慢慢演变成为专业的独奏乐器,将二胡艺术推上了高雅的音乐殿堂。
在琵琶方面,二十世纪初期,刘天华先生将曾经4相10品的琵琶,根据十二平均律定品为6相24品,使琵琶能演奏半音阶且有了准确的音准。创作出了《改进操》、《虚籁》、《歌舞引》等意境深远又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他将古琴的左手演奏技巧“绰”与“注”及三度和音的旋律特点运用到琵琶创作手法中,在《虚籁》和《改进操》中运用了大量的“绰”与“注”技法,来描绘当时发展国乐时,既看到光明的前途又深知道路曲折的这种矛盾、忧郁的心情。刘天华先生在民族器乐的创作思想上,将民族乐器的音质特点与西洋音乐的创作技法融会贯通,因此他的作品既有传统音乐的民族气息,又有西洋音乐新颖独特的表达方法。
刘天华先生在与琵琶、二胡这些民族乐器相伴之时,坚定了他要通过“改进国乐”来“振兴民族”的理想。他在从事民族音乐创作、演奏和器乐改革的同时,仍然重视民族音乐的教育,为我国近现代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民族器乐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
中国在重视音乐教育这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清朝末年起,音乐以“唱歌课”的形式正式进入了学校,一些新式的学堂不仅教授学生唱歌还普及一些欧洲的音乐理论知识,因此,学堂乐歌成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启蒙阶段,对于中国走向近现代社会的行程,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十世纪初期,因为受学堂乐歌的影响,我国的音乐教育几乎照搬国外的模式及体系。当时的民族音乐不被重视,被认为仅为照搬原抄西方的“复制品”,不仅结构简单且缺乏表现力。但刘天华先生却以推广国乐为己任,在学校教育中践行自己的思想与主张。刘天华先生希望民族音乐能够走进人们的生活,普及于大众,因此他十九岁起,便开始在中小学任音乐教师。他重视引进西洋音乐,组织了管弦军乐队,同时也不忘传承民族音乐,创立了丝竹合奏社。还专门成立了“暑期国乐研究会”。
在五四爱国运动期间,蔡元培先生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加上许多国外留学归来的音乐家认为,只有全面细致地学习西方音乐文化才能拯救国人,拯救民族音乐,因此,1927年蔡元培、萧友梅等人一起创立了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校——上海国立音乐院,完全采用德国专业音乐教育体制建立的,均依照德国音乐学校的授课方式与内容来教学,即使学生演奏的琵琶、二胡等传统乐器,也是用现代方法演奏,自此开始,拉开了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序幕,刘天华先生也投身到了高等音乐教育的行列,他来到了北京任教于北大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音乐系,教授二胡、琵琶等课程。刘天华先生逐步将民族器乐引入高校的教育之中。在北大音乐传习所任教期间,他编写了南胡及琵琶的练习曲各一本,这本《南胡练习曲》共47首,成为了我国民族乐器教学史上最早的一本系统训练乐器技巧的书籍。他改良了记谱方式,一改过去“口传心授”的教育弊端,将作品用五线谱记录下来,因为当时的刘天华就已经意识到,我国民族音乐的衰退正是因为乐谱的记录方式不完备,导致了我国大量优秀的作品无法完整的保留传承下来。他使二胡、琵琶这两门的学科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为这两门乐器在高校教育事业中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正是采用这种系统的高校教育模式为我国培养出了蒋风之、陈振铎、曹安和、王君怡、吴伯超等一大批演奏家、民族音乐学家及教育家。
1932年6月,刘天华先生在北京天桥收集锣鼓乐谱时,不幸感染了猩红热逝世,年仅38岁。一代音乐大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在为传承与发扬国乐事业默默的奉献着。
近些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笔者认为“保护”不仅仅是保存,传承才是最好、最永久的保护。我们也正是踏着先人的脚印,一步步将民族音乐在高校中的普及与教育传承下来。如今许多综合类高校音乐学院开设了第二乐器选修课程,让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学生学习一门新的、自己感兴趣的民族乐器课程。例如阜阳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选修学生会有两学年的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民族乐器,可以充分让学生深入了解这门民族乐器并且演奏出来。音乐学院还成立民乐团,由所有主修专业的学生和一部分优秀的选修民族器乐的学生组成。定期进行排练,经常参与各种文艺演出活动,每年都会进行“三下乡”慰问演出,将民族音乐传播给大众,让更多的人认识国乐、了解国乐。一些地方小学,组织学生每周五下午为兴趣课堂,专门学习琵琶、二胡、扬琴、古筝等民族乐器,让国乐教育从娃娃抓起,将民族音乐真正的传承弘扬下去。
三、推陈出新,我辈该如何努力探索与追寻
二十世纪初,刘天华先生为了振兴民族音乐,做出了许多牺牲,也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用他的一生为民族音乐的创作与教育鞠躬尽瘁。在民族器乐创作、改良乐器与记谱、推广国乐、发展民族音乐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国乐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这是刘天华先生的毕生心愿,虽然这个愿望尚未达成,但它却为近代国乐发展开辟了一条光明的道路。并且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我国的音乐工作者及爱好者一直在追寻与探索,同时也为国乐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无论是延安的鲁艺艺术学院还是国立音专成立的“山歌社”,目的都是为了推广国乐,普及音乐,提高人类欣赏水平。1930-1940年延安音乐家对陕、甘、宁等地区的地方戏、民间歌曲、少数民族的民歌进行调查整理,并成立了“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1949-1965年成立的鲁艺“民族音乐研究室”、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以及1960年成立的“中国音乐研究所”都是在为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力。
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传统音乐研究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展,我国各地区从事传统音乐研究方面的工作者对全国各地民族民间作品进行了搜集整理,例如江南丝竹、十番锣鼓、广东音乐、福建南音、河南板头曲、各地的吹打、潮州锣鼓、山西鼓吹乐等等的民族民间小曲种,进行搜集整理、记谱与传承,对各种小乐种的常用曲目、一些主要的民族器乐曲目、指法及表现力上进行研究,分析一些器乐或声乐作品的发展手法、曲式结构。各个地方还成立了专门机构,有音乐工作组、戏曲工作组,专门负责调查、研究、搜集和整理民族音乐,短短的十几年间,一共选录的民歌一万余首,月51种。1959年编纂了《中国民歌》一共389首。
1980年6月,高永厚先生在南京举办了“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研讨会”这是民族音乐学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标志性时期。这次会议提出了民族音乐学的口号,涵盖了“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和“民族音乐理论”,从此,民族音乐学在中国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地位。会议以后,我国音乐学学者在我国传统音乐研究中,已经自觉地践行着自己研究传承民族音乐的使命。
今天,在二十一世纪的新型教育下,我们有着完善的教育设备,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与科学资源。我们应当继承弘扬蔡元培、萧友梅、刘天华、高永厚先生等民族器乐革新的思想、精神、创新和追求。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在革新理念上怀揣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点来源于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加强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文化基础,在注意学生提高各自专业技能的同时,应当培养学生个人道德方面的修养,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质,本人认为这是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加入道德修养和文化课程的涵盖面,多开设有教育意义的人文教育课程。同时要注意教育也应以人为本,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面,才能提高整体素质。
其次,在艺术教学模式上敢于推陈出新、独辟蹊径,例如可以给主修器乐专业的学生,开设作曲理论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有一定演奏基础的同时,在音乐创作及技术创新上敢于独树一帜,也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目前综合类大学的高校音乐教育,大多数是专业性,而非普及性教育,音乐类的课程只是在音乐院系开设,其他院系接触音乐教育非常少,因此笔者建议应该给各个院系都增加选修课,开设一些《基础乐理》、《趣味视唱》、《民族民间音乐史》或《西方音乐欣赏》等课程,并加强教学趣味性,学期中间设置讨论课或是观摩课,改革期末考核的单一性,让学生出于兴趣主动学习,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将课程知识内容吸收,这才能真正的做到,将“推广国乐”的信念发扬到高校教育中去。
最后,在表演方式上敢于让人耳目一新。笔者认为高校中的音乐专业学生,应该多学习一些配器手法,让学生学会将不同乐器、不同地区或是不同演奏手法的作品移植为本民族器乐作品,这样一方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是在用新颖的方式展示我国民族乐器的多样性。同时,高校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无需过多的学习专业音乐知识,而应该注重兴趣的培养,鉴于音乐在陶冶人、塑造人当中的重要性,应该加强音乐教育的一般性普及,在多开设中西音乐欣赏等课程,多举办各种类型的校园音乐活动,不用在意学生演奏乐器的技法是否纯熟,也不用在意学生演唱作品的音色是否完美,只注他们重参与和体会的过程,注重表演方式的新颖,让更多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也参与到音乐的普及与传播中来,在实践中体验感受音乐美的一面。同时,笔者身为高校教师的一员,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应当不断完善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承、保护与创新应当从我自身做起。
四、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刘天华先生的一生为中国民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继承传统与借鉴西洋之间找到了一条适合国乐发展的新道路。不仅在民族器乐的改革与发展中走出了一条适合我们国情的教育方法,同时也在民族音乐教育与传承事业中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国民族音乐凝结着中国五千多年的思想与文化,是彰显中华民族伟大魅力的最主要传播方式。高校作为音乐文化传统机构,应该吸收民族音乐的优势,弥补传统音乐教学的不足,将两者融合,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法和方式,最终实现将民族音乐真正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