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学生网络信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8-01-26

山西青年 2018年11期
关键词:借贷信贷子女

唐 丽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广西 来宾 54619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络借贷业务也迅速兴起并不断向高校延伸。在便利了借贷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诱导学生过度消费,使学生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并加重了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也会为校园环境、社会治安等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政府、学校、家庭应共同合作,解决在校大学生网络信贷问题。

一、网络信贷现状

高校招收人数不断增加,具有消费能力的大学生群体数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在校大学生成为商家的首要目标,专门适用于在校生的网络借贷金融产品迅速发展。就贷款而言,助学贷款、创业基金等申请条件受限多且门槛高,并不是理想的选择,而网络信贷则没有这样的问题。2016年初,关于网络信贷问题某机构专门对50多所高校展开调查。调查显示,约六成的学生有网络贷款的经历,其中77%的学生使用网络信贷的时间不到半年。从贷款额度看,40%的学生贷款金额在千元以下,40%的学生的贷款金额处于一千到两千之间,仅有5%的学生的贷款金额超出五千元。办理网络信贷的大学生中近80%不希望父母知道信贷相关的事,而是以自己省吃俭用或者做兼职来赚钱还款。以大学生为主要目标的网络信贷平台不仅有主推的消费借贷,也将创业基金、助学贷款等列入,这样一方面为没有资金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贫困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此外还有利于锻炼大学生的独立能力和理财能力。但是由于大学生没有相关的社会经验,加上网络信贷的规范程度低,大学生容易养成过度消费、盲目贷款等不良习惯,贷款积多,还款压力大致使发生裸贷、甚至自杀等恶性事件。

二、“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缺乏市场监管制度,企业发展策略野蛮

据调查,国内目前有2500多家校园信贷公司,公司的规模大小不同,发展状况也不相同。但是为了占有市场,申请贷款标准不断降低,渐而渐之网络信贷也变了味道,如果学生无法按时还款,就会因此被要求支付高昂的利息和违约金。此外,为了降低公司运营成本,企业在工商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后,使用的开发和运营软件都比较廉价。除此之外,在校园信贷这方面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企业标准,不在法律管控下的网络信贷因此得以野蛮发展。

(二)缺乏风险控制能力,缺乏信用体系建设

现今,我国超过2500家的校园信贷企业层次各不相同,大都没有高效的风险管控能力。校园信贷企业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门槛低,因为其实行无需担保和抵押的方式,只需大学生的简单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学生证、紧急联系人等,也因此吸引了许多大学生贷款。此外,即使要求的信息简单,这些信贷企业也没有严格的审查程序,因此时有发生冒名顶替的事件,侵害他人权益。然后,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一边是学生无法判断信贷平台的可信度;另一边是信贷企业无法准确了解学生的信用程度。因此由网络信贷而引发的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

(三)学生还款能力有限,家长教育监督不足

当前许多国内大学生还没有经济独立的能力,基本都是由父母提供学费以及生活费用,日常开支自己不能够解决。在处于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时,出于虚假面子心理或攀比心理,很多学生选择“校园贷”获取钱财来过度消费,盲目挥霍。大学生一般为异地求学,一方面,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过惯了父母给予的优质生活;另一方面很多家长惯用高中的教育模式,把一切交由学校管理,并没有切实关心子女的成长。如果子女出现这种借贷而无力还款的问题时,父母也仅是帮助还款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教育子女,促使子女养成不健康的消费习惯。

三、解决校园信贷的对策

(一)学生自身方面

在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正确独立的三观,身边也缺少父母的监管,极易沾染拜金主义、攀比主义等不良风气。因此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会辨别不同的网络信息,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要端正态度,形成良好的消费观,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支出、理性消费,拒绝盲目消费和随意挥霍。其次学会筛选不良网络信息,正确认识网络信贷,远离不良信贷,正确使用网络信贷。

(二)家庭方面

大学生将近成年,仅是年龄上的成熟,但是心理及心智还不健全。家庭要承担好监护的责任,使大学生远离网络信贷。家庭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应从自身做起,坚守良好健康的消费观,为孩子树立榜样。同时,家长要多方面的关注子女的校园生活,及时掌握子女的生活学习近况,加强对子女的教育,远离校园借贷等不良生活习惯。不仅如此,一定要为子女营造强大的安全感,这样在发生重大事件时,子女会第一时间寻求家庭的帮助。

(三)学校方面

首先,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其风险意识,且帮助其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可通过案例分析、课堂教学、学生研讨等一系列的方式进行宣传,创建学生的诚信档案,增强大学生的诚信观念;借助校园自媒体,宣传反诈骗知识与理财知识,增强学生的风险意识与理财能力。其次,高校应从多方面宣传理性消费的思想,促使大学生改正不良消费习惯。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消费观念,遏制虚荣和盲目攀比的不良风气。利用多种传播方式,分析网络信贷的信息,阻止不良信息的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实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最后,高校通过调查问卷、学生干部汇报及单独访谈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网络贷款情况以及思想动态,及时了解学生的消费情况。针对已发生网络信贷并对其生活产生影响的同学,除了敦促其及时还款外,更要时时关注其心理变化,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

(四)网络信贷平台

目前我国的网络信贷程序简单,限制条件少,不仅如此,许多信贷企业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降低了信贷门槛纷纷推出快捷程序,许多平台仅需要简单地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即可办理。网络信贷公司应提供明确正规的申请门槛和条件,同时为避免出现冒名借贷、连续借贷的恶性事件,必须建立信用系统,严格审核,杜绝贷款门槛过低情况的出现。

(五)政府方面

现在网络信贷行业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没有监管部门、没有门槛。政府部门需要制定有关的政策与法规,以强健的法规监管网络信贷行业,如制定市场准入规则、规范经营管理、保证资金安全。此外,建立统一完善的征信体系,防止连续借贷、无力偿还,最终走向违法道路的恶性事件发生。

四、结语

互联网金融向高校迅速发展,“校园贷”成为其产物。当前校园信贷企业无控制风险能力、经营制度存在问题,因此从国家角度应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惩处恶性校园信贷平台。此外,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其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在校生自身也应培养独立理财能力,理性消费。

[1]崔璨.大学生网络信贷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7):141-142.

[2]谭祖谊.网络信贷对大学生经济活动的影响[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05):89-92.

[3]从丽娜.B2C网络小额贷款公司运行机制研究——以大学生网络信贷为例[J].时代金融,2011(18):144-146.

[4]王姝琦.我国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经贸实践,2017(9):105.

[5]王娜.高校大学生网络贷款问题及防范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6(33):92-94.

[6]祝李杨.打防并举警钟长鸣,斩断伸向高校的网络贷款黑手——从大学生网络贷款欺诈案例透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策略[J].亚太教育,2016(16):238.

[7]李春华,黄忠,吴望春.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欠发达地区某高校调查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7(29):107-108.

猜你喜欢

借贷信贷子女
民间借贷纠纷频发 诚信为本依法融资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一张图看懂民间借贷“防火墙”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无效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