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2018-01-26

山西青年 2018年11期
关键词:立德育人理念

李 瑞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4)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解决“德”的问题,基于此,高职院校需要完成“立德树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协同各方利益相关主体,统筹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并落实各项有效措施,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院校践行“立德树人”理念中的功能作用。

一、提升师资水平,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推进“立德树人”

首先,高职院校要构建一支政治信仰坚定、业务能力精湛的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队伍,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锋力量,明确其工作职责与考评要求,对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履职情况进行重点考核与民主测评,并要求他们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工作与教学中,深入了解高职学生的思维特点与学习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立德树人”的融合提供助力。其次,高职院校需要以“严引进,重培养”为指导方针配备思政教师,对教师队伍结构的配置需要综合考虑教龄、学历、职称、经验等因素,并严格实施任职资格准入制,在其任职后,围绕“立德树人”理念,以培训和基地训练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思想修养和精神层次,同时强化师德建设,使教师端正态度并提升自身道德素养,促进教师以身作则,感染并熏陶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此外,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健全辅导员队伍的选聘、培养、管理与发展机制,在制度与管理细则上强化辅导员管理,落实工作奖惩制与岗位责任制,将考评结果与思想品质、道德修养、价值观念等挂钩。同时需要将辅导员培训纳入师资培养计划,鼓励并组织其积极参与挂职锻炼、社会实践、经验交流等活动,提升其专业层次与教育能力,以促进“立德树人”理念的有效贯彻。

二、把握学生特性,以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拓展践行“立德树人”

高职院校需要以学生特性为核心,以高职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教育途径的吸引力,进而为“立德树人”理念的践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一,学校需要充实各类活动的内涵,依托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日、开学典礼等时节,将优秀传统文化、崇高爱国主义、高雅文化艺术等引入校园,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实现人文、爱国、艺术等教育的有机融合,在推动校园活动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的同时,为“立德树人”的践行奠定基础。其二,高职院校需要清晰地认识到网络在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重要地位,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网络的深度结合,在构建校园网的基础上,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交流平台,及时发布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及社会热点,重点关注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生活美德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在平台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立德树人”的有机融合。其三,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其锻炼实践能力并充实社会阅历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需要围绕“立德树人”理念,制定社会实践活动年度计划,建立爱国主义、文化素养、青年志愿服务等各种类型的实践基地,引导学生以帮弱扶贫、尊老爱幼、爱心服务等活动为主要内容实施社会实践,以此在实践中受到教育与熏陶。

三、适应教育形势,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深化贯彻“立德树人”

第一,在教育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为契机,针对“立德树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设立负责小组,对“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贯彻进行研究,综合考虑教学科研、日常事务、课程建设等环节,将“立德树人”理念全面并深入的贯彻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细节。第二,高职院校需要协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立德树人”为中心,通过改革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强化教育教学的人性化和针对性,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提升学生的主体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第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把握政策与形势的走向,将其作为必须课列入教学规划,同时将政治信仰、思想道德、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内容融入方针政策和社会形势的走向分析中,以此在提升思政课程吸引力的同时,推动“立德树人”理念的有效贯彻。

四、统筹资源配置,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环境的优化落实“立德树人”

首先,高职院校需要统筹资源配置,推动校风学风建设,以质控平台、班级考勤制度为依托,强化对学生的日常管理,纠正学生迟到早退、旷课逃学等不良行为,端正其学习态度,对校风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在此基础上发挥学生典型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对思想品质、道德素质、内涵修养较高的优秀学子进行宣传表扬,挖掘其他学生进步的积极性。其次,高职院校需要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核心,以“德”为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适合教育新形势及学校发展战略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沐浴在校园文化中,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进而引导学生塑造健康而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高职院校需要协同学生家庭,完善学生家长联系制度,成立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长在人才培养中参与、监督、建议、反馈等作用,围绕学生精神层次、道德品质、内涵修养等方面的培养与塑造,建立学校与家长的合作机制,进而实现对学生思想与行为方面的实时监督与引导,推动“立德树人”理念的有效落实。

五、结论

高职院校要想将“立德树人”理念全面贯彻于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就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主要阵地,立足院校发展实际,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探索并实施适应新形势的优化路径,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靳诺.立德树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7(18):8-12.

[2]黄蓉生,崔健.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01):9-14.

[3]戴锐,曹红玲.“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方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7(06):9-13.

[4]韩丽颖.立德树人:生成逻辑·精神实质·实践进路[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201-208.

[5]郭广生,王秀彦,高春娣.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全面提高学校育人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27-30+26.

猜你喜欢

立德育人理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