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高考试题,促进汉字教学
——兼谈汉字备考复习策略
2018-07-20山东高德坤丁现玉
山东 高德坤 丁现玉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而在现实的教学备考中,汉字却成了“短板”。近几年来,一些高考试题突显了对汉字知识及文化意蕴的考查。为此,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以高考试题为例,分析探究汉字教学备考应注意的事项,抛砖引玉,以期能更好地改进我们的汉字教学备考工作,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一、考查汉字的“笔顺”
2016年北京卷第5题的A项“迅猛:‘迅’字书写的第一笔是‘’”,2015年北京卷第5题的A项“凹凸:两个字书写的第一笔都是‘∣(竖)’”,均考查常见汉字的笔顺。“迅”字共6画,笔顺依次是“横斜钩、横、竖、点、横折折撇、捺”;“凹”字共5画,笔顺为“竖、横竖折折、竖、横折、横”;“凸”字共5画,笔顺为“竖、横、竖、横折折折、横”。一切以走字底“辶”为部首的汉字都是先写走字底内部的,再写走字底。
【温馨提示】汉字,是由笔画组合而成的。要想掌握好汉字,必须了解汉字笔画和笔顺等知识。
①笔画:指汉字书写时最小连笔单位;汉字基本笔画有横、竖、撇、点、折。
②笔顺:指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一般规则为先横后竖(如“十”)、先撇后捺(如“八”)、从上到下(如“三”)、从左到右(如“明”)、从外到内(如“问”)、从外到内后封口(如“圆”)、先中间后两边(如“水”)。笔顺是否正确,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优劣。
二、考查汉字的“结构”
(2015年湖北卷)21.仿照示例,从下列构字部件中任选两个不同的部件,另组一个汉字,并用该字组成一个双音词,再以该词立意,写两句感想。要求:①立意积极;②语句整齐;③不超过20字;④构字、组词包含于感想之中即可。
感想示例:行友善营造温馨社会讲真诚建设美好家园
本题考查汉字的偏旁与组合结构。就本题而言,应先比对构字部件,恰当组合成词;然后参照例句和做题要求,对所组词语进行合理阐释。
【答案】
(示例)(日+月→明→文明)创文明社会,建和谐中国。
(禾+日→香→书香)博览群书通晓天下事理,沐浴书香养成高尚人格。
【温馨提示】汉字的偏旁和结构,是正确认知书写和检索汉字的有效依托。
①偏旁,是合体字的构字部件,一个字的上下左右能各自独立的部分,统称为偏旁。偏旁往往与字义有关,应熟知汉字偏旁的名称及组合情况。
②结构,指汉字构件(笔画、偏旁)的组合形式,分独体字(象形、指事)和合体字(会意、形声)。合体字常见结构有:上下结构(吕)、左右结构(林)、上中下结构(草)、左中右结构(湖)、全包围结构(国)、半包围结构(凶)、品字形结构(晶)等。利用汉字的结构可以来构成字谜和隐语。
三、考查汉字的“形体演变”
(2014年四川卷)19.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请给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言准确、简明、连贯;③不少于40字。
汉字字形演变表
本题从表文转换角度设题考查汉字的文化知识。介绍说明汉字字形的演变,先横向观察分析,不难看出从甲骨文到楷书字形由繁到简,甲骨文、金文、小篆象形特点突出;再找准字形演变的分界点“小篆”,举例说明汉字形体演变的特点,用语要准确简明。
【答案】(示例)汉字演变具有象形程度逐步减弱、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从“鱼”“马”等字看,小篆及其之前的汉字与图画相关,象形性强,笔画繁复;之后象形程度减弱,字形逐步简化。
【温馨提示】汉字字形的演变大致经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其显著特点分别为:甲骨文,象形程度较高,字形的方向相当不固定;金文,象形程度也比较高,且有了线条化、平直化的趋势;大篆,字体与秦篆相近,字形的构形多重叠;小篆,字体规整匀称,字形有所简化,线条弯曲,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隶书,形体扁方而规整,笔画平直,字形进一步简化,象形程度大为降低;草书,使用连笔,书写快捷,难于辨认;行书,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比草书易于辨认和书写;楷书,“楷”即有规则的意思,字形方正严整,有撇、捺和硬钩,波势减少,笔画平易圆转,易于书写。
四、考查汉字的“造字法”
会意字是合体字,由象形字和指事字组成;先观察理解会意字蕴含的意义,把握形义之间的关系;分析示例结构特点、语意关系和修辞手法;上下两句尾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参照示例,按照要求仿写句子。
【答案】
(示例)从:一人前行一人后 后人跟随前人走
北:二人站立背靠背 字义相背可意会
【温馨提示】古人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为六种类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总称“六书”。其中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①象形字:象形就是用线条画出物体形状的造字法。如“日”“月”等。
②指事字:指事就是用抽象的符号来表示所要指出的意思,或以象形字为基础再加上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一个新意思的造字法。如“本”“刃”。
③会意字:会意就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意思的造字法。如“从”“牧”。会意字是合体字,多由象形字和指事字组合而成。
④形声字:形声字是一种用形旁和声旁相组合的造字法。形旁(或意符)表意,声旁(或音符)表音,合起来构成一个新字。如“功”“想”。了解汉字造字法,有助于了解汉字的来历,领略汉字结构和意蕴之美。
五、考查汉字的“平仄”
(2014年山东卷)18.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千家乐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本题从对联角度考查古代文化知识。熟知节日特征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春节,与春天有关,有贴对联、挂桃符、放鞭炮等习俗;“江边柳线”“迎春绿”表明春天节气特点。端午节,与屈原有关,有赛龙舟、吃粽子、插艾“驱瘴”、喝雄黄酒等习俗。运用对联知识对此整理组合即可。
【答案】
(示例)(1)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2)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舟十里欢
【温馨提示】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明确指出,“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对联要求“平仄相谐”。古代汉语分为平(阴平、阳平)、上、去、入四声,其中“上、去、入”为“仄声”。“仄”是不平的意思,与“平”(阴平、阳平)相对。“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贴对联时,有时也会为区别上下联而伤脑筋。这就需要考虑对联的特点了。对联讲究平仄与押韵,按照仄起平收的规则,结尾末字为仄声(三声、四声)的是上联,结尾末字为平声(一声、二声)的是下联。这里说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是就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声”而言的。从传统文化的传承角度命题考查,体现了“文以载道”和语文学科的“人文思想”。
六、考查汉字的“意蕴”
(2015年天津卷)20.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100字以内。
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本题从仿写角度考查对汉字的理解。该题所给例字都为象形字,作答时应注意这个特点。仿写应先分析示例,把握示例包含的仿写信息及写作思路;示例以象形字“月”为例,先用比喻手法描摹了“月”的形状,再介绍“月”与“日”组合后的字义,最后指出“月”在传统文化中的意蕴,并通过联想、想象列举词语、引用诗句来阐释。仿写时应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汉字,发掘其文化信息,参照示例,注意字数要求作答即可。
【答案】
(示例一)“山”在甲骨文中像矗立在地平线上的山峰的线描,“山”在“宗”的上面就构成“崇高”的“崇”。“山”在中华文化中是最高大、稳健、仁爱的象征,固有“仁者乐山”之说,“山不厌高”则表现了一种虚怀若谷的胸襟和气度。
(示例二)“火”字形如一堆燃烧的篝火,“火”加“亻”是“伙伴”的“伙”。“火”在中华文化中总是跟燃烧、兴旺、热烈有着密切的关系。“红红火火”让人感觉到生活的美满幸福,“日出江花红胜火”描摹了春天到来时百花盛开、春光烂漫的景色。
【温馨提示】汉字是世界文明史上的“老寿星”。汉字,是有“温度”的,有“情”有“义”,凝结着思想和文化;汉字的表意性,使它具有非凡的魅力和灵动的美;“字里”有“乾坤”,每个汉字几乎就是一个“独特的面孔”,只要用心琢磨,便会发现,汉字不仅神奇,而且还妙趣横生。很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激发联想。
七、考查汉字的“部首”
(2015年浙江卷)6.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如岳飞字鹏举,意思是鲲鹏高飞。给下面的人名取字,并说明字与名的意义关联。(各不超过25字)
(1)陈璋,字□□。说明:□□□□□□□□□□□□□□□□□□□□□□□□□
(2)孙冠群,字□□。说明:□□□□□□□□□□□□□□□□□□□□□□□□□
本题利用仿写题型考查古人的名与字之间的关系知识。分析名与字的意义关系,是解答试题的关键。陈璋:陈,姓氏;璋,是“名”,“璋”字属“王”部,左右结构,左边形旁与“玉器”有关,暗含“玉汝于成”的意思。孙冠群:孙,姓氏;冠群,是“名”;“冠”,冠军,位居第一,暗含“冠压群芳”“出类拔萃”,容易滋生“骄傲自满”的意思。前者宜从“相顺”角度仿写,后者宜从“相反”角度仿写。
【答案】
(示例)(1)玉成 “璋”,玉器名,字“玉成”,表示玉汝于成。
(2)谦之 “冠群”意为出类拔萃,字“谦之”,以谦虚戒之。
【温馨提示】部首,是字典、词典等各类工具书根据汉字形体偏旁所分的门类,为东汉许慎首创。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形旁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称为部。每部把共同所从的形旁字列在开头,这个字就称为部首。如,“木、杜、李”等字都属木部,木就是部首。
八、考查汉字的“书写状况”
(2011年重庆卷)20.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
(1)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要求:不出现数字,字数10~20字)
(2)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要求:字数分别在10~20字)
①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从调查问卷角度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这是一个饼状图,从图形看表现为两种主要倾向:前者显示手写汉字机会少趋势明显,后者显示提笔忘字经历位居第一。据此便可分析概括出汉字“书写”现状的结论。第二问结合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师生对此的态度来推断原因即可。
【答案】
(示例)(1)写字机会少,提笔忘字多,书写能力堪忧。
(2)①电脑的普及使用、急功近利的浮躁意识及人们对书写的不重视。
②缺少重视书写的浓厚氛围,教师对书写要求低,学生得过且过。
【温馨提示】古语云:“字如门楼书是屋。”书写规范汉字,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需要。汉字书写既是写字者“发于脑、形于眼、动于手”的结果,也与其“身姿、手形、气韵、心境、情绪”等方面相关联。一个人的书写水平,往往反映其文化素养和思想情绪。就个体而言,规范书写汉字,有利于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展示才情、张扬个性,尤其对提高自身综合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以上高考试题的剖析,我们可以获得如下教学启示:
1.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同样,《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提出:“了解语言文字法规的有关内容,增强规范意识,学会辨析和纠正错误,提高语言文字应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这些要求,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要认真细致地学习、研究,并适时恰当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中,确保把握正确的方向。
2.用好教材这个凭借
“知识不能凭空得到,必须有所凭借。”语文教材就是教学的凭借。一要用好“知识短文”。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中,编排了《优美的汉字》知识短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了解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的构成(汉字造字法)和汉字文化等古代文化知识,领略汉字结构和意蕴之美。二要用好“教材插图”,如《沁园春·长沙》,可适时引导学生欣赏毛泽东主席等人的书法作品,并与同学们交流心得。
3.多措并举借力助学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优质的“个性字(词)典”。目前,高中阶段的字词学习并未像初中那样(人教版教材在每课后面均编排了“读一读,写一写”栏目,落实字词积累)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在高三复习时才集中识记,强化训练,且疏忽了对汉字结构、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为此:
一要“完善”知识。编印资料或举行讲座,引导学生知晓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结构,尤其是造字法等内容,帮助他们正确识记、规范书写,提升汉字文化素养。
二要“改进”教学。“搂草打兔子”,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或做练习题时,伴随性习得字词,“读一读,写一写”,借此扩展自己的字词总量,消除字词量不足这个“语言黑洞现象”。
三要“借力”提升。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是检测课程标准落实情况的“风向标”,对我们的教学和复习备考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还要勤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出版)、《新编说文解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等工具书,借此来丰富知识,丰厚文化底蕴。
四要“软硬”兼施。“软”,指毛笔书法;“硬”,指硬笔书法。上好汉字书写课,用好竞赛和展览。如,收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时,便引导学生写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徽标”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该徽标的上方是由各种偏旁组成的圆形图案,下方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八个汉字。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态象征,象征着博大、圆满等;其中的偏旁,可组成任何汉字,预示着组合的无限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