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青少年自杀的社会工作介入

2018-01-26霍园园高春兰

山西青年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人生态度个案青少年

霍园园 高春兰

(长春工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一、青少年自杀行为及原因分析

中国青少年人群自杀问题的特点是产生自杀意念比例大、显著存在性别和地区的分歧、年龄趋势越来越低、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不理智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少年的自杀比例处于上升趋势,而且自杀的低龄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如果以60万人为基数,5-24岁的自杀人数每年竟高达15万人以上。全国卫生统计资料表明,自杀是5-24岁人群主要死因,占相应人群的19%。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处于成长和发展阶段,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理,不可避免的容易情绪化。在挫折或者困难出现时,因为抗压能力弱,极易情绪低落,容易出现自残或自杀的想法和举动。

二、社会工作介入预防青少年自杀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社会工作介入预防青少年自杀问题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对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生观有积极的影响。社会工作运用宣传和教育相关知识,为青少年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进而可预防青少年的自杀行为。同时,社会工作可以帮助青少年认识生命的意义。社会工作采用科普的方式对人们进行有关生命教育,这种方法能给青少年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唤起青少年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当青少年对自己的生命、生活和未来有了希冀,就可有效预防青少年自杀的发生。

(二)社会工作介入预防青少年自杀问题的可行性

社会工作是一种集合了多个专业领域的以助人为目的的活动,社会工作有科学的理论作为实践基础,有务实的方法可践行到实际生活中。把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实务运用到预防青少年自杀问题中,可有效的帮助青少年调节消极和抑郁的情绪,增强其抗压能力。在青少年从产生自杀念头到付诸行动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敏锐捕捉其中细节,依据个别化的处理原则,通过有目的性的宣传教育,完善预防青少年教育体系,达到预防青少年自杀的目的。

三、社会工作介入预防青少年自杀问题的方法

(一)个案工作方法的介入

个案社会工作分析青少年的个人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助人服务,有目的性的分析问题,从而进行诊断。在和服务对象形成相互信任和彼此平等的关系之后,通过有效的方案和家庭、社会的辅助和支持,循序渐进地让案主的心里状态发生改变,提高心里承受能力,不断给服务对象注入正能量,消除他们的负面情绪,使其能够热爱自己,有一个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小组工作方法的介入

采用小组工作的办法把有同样问题和情况的青少年召集在一起,经过有针对性的活动,增加青少年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提升彼此之间的信任,互相给予支持,给他们面对挫折的勇气,帮助个体更加融入社会,提升社会功能。小组介入的方法不但能让青少年在自己的群体中收获归属感和认同感,而且可以给青少年打造一个比较鲜活的情景。

(三)社区工作方法的介入

组织需要服务的对象,通过社区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活动,让社区居民意识到青少年自杀问题的重要性,积极防范和阻止青少年自杀事件。社区工作介入预防中要以社区为基础来宣传预防青少年自杀,提出防治青少年自杀的倡议,广泛地进行宣传。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紧密联系起来能有效的增强社区系统的支持性,从而达到预防青少年自杀的目的。

预防青少年自杀需要不断消除青少年自杀的危险因素,通过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合作,积极应对青少年自杀问题,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结合学校、家庭和社区社会工作,通过个案、小组等具体的社会工作方法,多方位、多角度介入到青少年生活中,增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有效预防并减少青少年自杀问题的发生。

[1]李建军.我国青少年自杀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许莉娅.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沂靖.社区工作[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4]吕新萍.小组工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王玉香.青少年自杀现象与社会工作介入策略[J].当代青年研究,2012(7).

猜你喜欢

人生态度个案青少年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青少年发明家
世界观(二)
放下偏执,路还很长——访谈两位个案医生及家长
人生态度——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点
中文阅读学习个案考察与分析
直派批评的理念与个案
论伊拉斯谟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实践 学习 在实践——《新闻个案教程》开讲五年实录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