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媒体、全媒体时代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2018-01-26牛霖霖

山西青年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党员大学生信息

牛霖霖

(大连科技学院党委办公室,辽宁 大连 116052)

大学生党员作为应用新媒体中较广泛的群体,新媒体时代环境中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新媒体为大学生党员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条件;另一方面,新媒体又带来了爆炸式信息时代。所以,新媒体给大学生党员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为民办大学生党员教育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

新媒体利用互联网等电子技术,具有资源丰富,信息资源广泛,交流便捷,更新迅速的特点,大学生党员可以利用新媒体的这些特点,对于党的理论知识、党章等进行个性探讨交流与深入研究,利用新媒体提供的广阔平台,更加迅捷的了解党建信息,传播积极党的信息,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多重限制,积极的拓展了新媒体的教育平台,极大的扩展了新媒体大学生党员教育平台。

(二)新媒体的灵活性和快捷性有利于丰富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手段

长期以来,传统式教育以面谈,面授为主,进入信息化新媒体时代,多种教育方式应运而生,手机对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网络论坛成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新型教育手段,新媒体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表情,更加生动、快捷、准确的传播信息,可以使接受信息者,即信息使用者,不受时空限制,随时掌握第一手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

(三)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互动性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自主性

新媒体传播的方式多样,便捷的携带方式,以及对于各种水平的信息需求者提供更个性化服务,使其在同一时间内找到需要的内容。使接受教育者在一种积极,自主,自由的环境中学习,浏览信息,自主的探索,从一种被动的状态转变成一种主动的状态,在不知不解觉中提高了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自主性,提高了大学生党员教育的自主性。

二、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一)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产生不良影响生活空间虚拟化

新媒体环境下,超过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以虚拟的身份,职业,人物,形象,姓名进入微博,QQ,网络论坛,发表自己的想法,看法,有时可能会超出现实,有夸大的成分,并且在在网络中无法对每个用户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难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大量外来文化入侵,极大地冲击了和谐校园的建设,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新的冲击

新媒体有传播迅速,接受容易的特点,它可以超过空间时间的限制同时有超过地域,语言,国家的限制,这就会引起外国不良组织的注意,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散布谣言,灌输低俗,错误思想用以误导大学生的思维,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尚未未成熟,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一直走入歧途。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外发表的文字,有关国家政治,也有可能被有不轨之心的人利用,对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有不良的影响。

(三)新媒体市场化发展中的不良信息的传播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影响力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一些不良的信息传播者,在新媒体工具上传播低级,不良的信息,混淆视听,是大学生在接受信息是难以辨别真伪,增加了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难度,同时给高校的党务工作者加大了工作的难度。

三、新媒体影响下的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对策分析

新媒体对大学生党员教育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党务工作者应大力发挥积极影响,极力避免消极影响。

(一)尊重大学生党员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

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生产传播机制是一种“大众”到“小众”的传播方式,信息可以自由,自主的传播。在新环境下,大学生党员教育应从被动转化为主动,目前,新媒体就是一个可以实现这一转化重要工具,在转化的过程中,要树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让受教育者自主学习,自助发觉有用信息,实现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的教育,同时师生亦可转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形成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新局面。

(二)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媒介素养,更新党建教育内容

新媒体技术涌现,对于学校而言,当务之急是为大学生党员普及媒体知识,使其增强法律观念和道德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党课,进行新媒体知识讲座,设立讨论专区等方式,促使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培养大学生党员判断有害信息,增强抵制有害信息的意识,从而可以更加有效科学的运用新媒体资源。

(三)健全高校党务工作者的信息监管机制,引领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发展取向

据统计,大学生党员已经从信息的使用者逐步变为信息的制造者,因此,高校党务工作者要提高和完善自身的信息素质,了解新媒体特征和新媒体文化特点,掌握新媒体的传播途径,从而有效的对新媒体信息进行监管,净化网络信息,同时及时发现大学生党员思想变化,增强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实时追踪,及时辅导,引领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发展取向。在校园形成健康的新媒体教育环境。

[1]徐樱.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科技文化传播的影响[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2).

[2]彭少健,宣德.中国转型期媒介素养培育[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5).

猜你喜欢

党员大学生信息
我是党员向我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订阅信息
党员标准是什么?
展会信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