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2018-01-26

山西青年 2018年11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责任感培育

李 昕

(大连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先进代表,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关系到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当代大学生中个别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漠不关心。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对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当代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

(一)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社会责任感是每一名大学生都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之一,是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社会责任感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成才,也代表了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因此,加强和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十分必要。

(二)能够启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培育和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能够启发和引导当代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建立一种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高尚品格[1]。

(三)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社会责任感可以作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指标之一,社会责任感强的同学,往往综合素质也高。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个体发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体现。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缺失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环境和家长的言行会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溺爱孩子,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总是帮忙承担,找人解决,孩子习惯了逃避自身的责任。这种溺爱造成了部分孩子丧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和承担责任的意识。

(二)学校教育缺失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中小学阶段,家长和学校只看重孩子的成绩,缺乏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缺乏责任感的教育,学生责任意识淡薄。因此,高校有必要着重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社会不良风气带来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中间也呈现出部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和集体主义观念有所弱化,这就导致了大学生群体对自我价值的追求盲目放大化。

(四)网络文化的影响造成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基本实现了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全覆盖,这一方面使学生间的交流更即时、更迅捷;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同学生与其亲人和朋友间面对面交流机会的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漠。

(五)大学生自身因素造成社会责任感缺失

除了外部因素,大学生自身的内因也是造成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之一。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对自我过分关注,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思想。他们凡事都会从自我出发,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却忽视了本应承担的对他人、对集体及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三、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

(一)父母应重视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郑其龙等在其《家庭教育学》中指出:“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它是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或分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作用巨大。孩子的原生家庭如果将责任意识在启蒙时期就植入孩子的头脑,将会使孩子带着责任心去成长,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社会竞争力。家庭对孩子的责任感教育,言传不如身教。

(二)高校应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高等学校是人才汇聚之地,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后继有人的重要人力保障,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社会责任感将引领未来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高等学校应当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接受教育,体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社会应塑造良好的风气,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与社会风气也是密不可分的,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将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提升社会大环境的道德水平和责任感,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让他们学会服务他人、回报社会。

(四)合理利用网络平台,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随着电视网络、手机网络和互联网络的三网融合,网络平台已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资源不但信息量大,内容更新快,而且其资源形式丰富多彩,因此,通过网络进行教育和宣传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可或缺。

(五)大学生自身要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大学生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责任意识是民族的希望和社会的担当。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中,要不断进取,全方位提升,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助力下,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正是大学精神在道德维度的最直接体现,学校、社会、家庭必须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李枚.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探析[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15(4):89-93.

[2]李滔.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机制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1):106-107.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责任感培育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制度建设:培养媒体责任意识的重要基石——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为例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