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产妇及家属对产褥期护理的认知及因素分析

2018-01-26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8期
关键词:产褥期我院家属

对于女性而言,生产以及生产后的产褥期是特殊性较强的一段时期,产褥期一般为40~56 d,主要是产妇娩出胎儿以后调整个人身心状况、健康情况的时期[1]。很多初产妇由于此前未经历过产褥期,所以对于产褥期的到来存在较大压力,并且会出现兴奋、紧张、恐惧等不同的心理感受,这对于产妇的产后恢复十分不利[2]。在产妇生产之前,其体内孕激素会出现明显变化,这会导致产妇的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受到直接影响,所以,产妇的产褥期也是不断恢复相关身体机能的关键时期[3]。针对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出现了明显的提高,产褥期的护理在产科当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4]。产科护理目前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并且正在逐渐适应现代护理的发展方向[5]。在临床产科护理当中,护理人员此前过多关注的是产妇的产前护理,但是对于产褥期的相关护理情况存在认识不足的情况,造成一些产妇未能掌握产褥期的科学认知存在误差[6]。我院针对产妇及其家属对于产褥期的护理认知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影响因素,给予产妇科学的产褥期延续护理,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在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产妇当中选择10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再选择104名产妇的家属作为常规组,所有对象都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我院在此次研究中将以下对象排除:精神疾病对象、沟通能力障碍对象、认知障碍对象、无法理解及回答问题的对象、无家属陪护的产妇、在月子中心度过产褥期的产妇。常规组家属的年龄为45~58岁,高中及以下学历90人,大学及以上学历14人,有职业25例,无职业79例;观察组产妇的年龄为23~35岁,高中及以下学历17人,大学及以上学历87人,有职业100人,无职业4人。

1.2 方法

我院针对产妇及其家属的一般情况进行分析,包括产妇与家属的个人年龄、职业情况、受教育程度等,还要观察其是否接受了产前教育、产褥期护理知识的主要来源等。在产褥期护理知识的相关调查当中,我院主要分析产妇的饮食、卫生行为与产妇的活动。在产妇饮食方面的问题当中,包括产褥期内是否需要大补、能否吃水果、吃蔬菜等;产妇的卫生行为则包括是否可以在产褥期内洗头、洗澡、刷牙等;而产妇的活动则是集中在产妇在产褥期内可否下床活动、房间是否可以通风。产妇及其家属需要独立完成调查问卷,并且由护理人员统一收回,根据产褥期护理的相关知识进行判断与校正[7]。在此基础上,我院还针对产妇的产褥期开展延续护理。与此同时,我院还会针对产妇及其家属采取科学的健康宣教干预,采取下发健康手册及观看视频、图文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将产褥期的相关知识等告知产妇及其家属,并且让其进行记录。我院会对产妇及其家属的产褥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并做好数据整理,产妇出院之前,会给予其必要的出院之前指导。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产妇与家属在产褥期护理认知常识方面存在的差异,并且对比产妇与家属产褥期护理认知的主要来源以及产妇接受护理前后的认知情况。产妇护理前后的认知情况需要利用我院的认知调查表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产褥期卫生、护理等方面的常识问题,调查表满分为100分,产妇的得分越高,表示其产褥期认知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我院在此次研究当中将实验对象的数据代入SPSS 21.0软件包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接受χ2检验,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若相关数据在组间比较之后显示P<0.05,则可视为存在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错误认知分析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产妇与家属在产褥期护理的错误认知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见表1。

2.2 产褥期护理认知来源

根据表2当中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产褥期护理的认知来源,两者之间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同。见表2。

2.3 产妇认知度

产妇护理前认知评分为(41.5±3.4)分,护理后认知评分为(85.3±1.7)分,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505,P=0.000<0.05)。

3 讨论

产妇在将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之后到其自身生殖器官恢复到接近孕前水平的一段时间被称作为产褥期,大概为6周左右,产褥期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当中也被称作为“坐月子”[8]。在传统的认知当中,产妇在产褥期之内需要进食大量高营养的食物,并且不能洗澡、洗发,不能进食水果与蔬菜等,最重要的就是不能通风[9]。这些不正确的产褥期观念,对于产妇的身体健康及产后恢复极为不利。产妇在产褥期当中应当做到合理饮食,如果一味进食能量较高的食物就会造成产妇出现产后肥胖,产妇的胃肠道负担也会出现增加。产妇如果不进食蔬菜、水果等食物,很容易出现便秘,情况严重的产妇甚至会出现痔疮症状。产妇在产褥期内,身体的新陈代谢较为旺盛,体内汗腺分泌会出现明显增加,产妇应当定期洗头、洗发等保持个人清洁卫生,以免出现产褥期感染。如果产妇在产褥期当中不下床活动,胃肠功能会受到影响,还可能出现血栓等,而对于产妇的房间及所处环境,家属等应当做到良好通风,以此保证产妇生活环境较好[9]。在此次研究的相关调查当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产妇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并且基本上接受了产前教育。但是很多产妇的产褥期知识除了来自医护人员之外,还会来自网络、书刊等其他方面。产妇在产褥期内需要接受家属的照顾,大多数产妇的产褥期家属为母亲或者婆婆,其产褥期护理的相关知识主要来自于既往的经验与传统习惯,对于产妇产褥期的护理存在严重的错误认知[10]。此外,在产褥期的护理当中,产妇的公婆等家庭成员起着较为明显的主导作用,这样就造成一些产妇在家属观念影响下可能作出不利于健康的行为[11]。如果产妇及其家属对于产褥期的认知无法得到提高,对于产妇的产褥期恢复极为不利。

我院在针对产妇及其家属的产褥期护理认知等情况进行分析之后,还给予了产妇必要的延续护理:我院的护理人员在产妇出院之后的第6、12、18、24及30 d对产妇进行电话随访,详细了解产妇产后的恢复情况等,针对产妇提出的问题等进行记录并且及时解决。如果护理人员遇到产妇提出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就应当及时向上级护士长及医生等进行报告,并且叮嘱产妇在必要时回院复查。在产妇的延续护理当中,护理人员定期随访的内容主要包括产后的恶露出现、伤口愈合、产妇盆底肌锻炼、母乳喂养的情况等,并且了解新生儿在出生之后脐带的脱落情况、排便情况等,护理人员还需要将新生儿沐浴的方式告知产妇及其家属。护理人员需要在产妇的延续护理当中掌握其泌乳情况,并且对新生儿出现黄疸的情况进行观察,还要针对性分析产妇以及新生儿双方的营养情况。产妇在生产之后,比较容易进入一个疲惫期,护理人员需要了解产妇的身心健康状况,并且做好详细的评估,还要将乳房护理、产后健康操等方式告知产妇个人,让其开展必要的自我护理等[12]。护理人员需要将科学的新生儿护理方式告知产妇本人,还要将定期复诊的意义告知产妇,让其在出现不适的情况下可以及时回到医院接受复查,以免出现严重不适。护理人员需要将产后延续性护理的内容及护理当中遇到的问题等进行记录与保存,避免产妇的情况出现遗漏,也可以为后续的产妇护理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表1 两组对象产褥期护理错误认知分析[n(%)]

表2 两组对象产褥期护理认知主要来源[n(%)]

在此次研究当中,我院针对所有产妇及其家属的产褥期护理认知情况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且发现产妇与家属在错误产褥期护理常识方面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且两者之间的产褥期护理认知来源存在明显差异。此外,产妇在接受我院护理人员给予的延续护理之后,产褥期护理认知的评分出现了显著提高,护理前后数据差异明显。

对于产妇产褥期的护理而言,产妇与家属对其实际认知较为重要,护理人员需要对产妇及其家属的产褥期护理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且给予产妇产褥期延续护理。

猜你喜欢

产褥期我院家属
2019-2021年本院产妇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延续性服务在产褥期母婴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产褥期营养保健教育对产妇产后康复进程的影响观察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