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合并梅克尔憩室的护理特点及效果研究
2018-01-26
肠套叠主要指的是肠管套入临近的肠腔内,使得患儿的肠内容物通过受到一定的阻碍。梅克尔憩室在临床上又被称为先天性回肠末端憩室,该病的发生率大约为2%~4%,而发病后的患儿中会有约4%~6%的患儿出现并发症,主要以出血和炎性腹痛多见,严重的患儿会出现肠梗阻和憩室穿孔腹膜炎等[1]。由于梅克尔憩室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并无特殊性,与急性阑尾炎及阑尾穿孔导致肠梗阻、下消化道出血等难以鉴别,临床容易出现漏诊以及误诊等现象。肠套叠在临床上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有B超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空气灌肠及钡剂灌肠,凡有梅克尔憩室并发症的病例,都应进行手术,将憩室切除[2]。而在治疗中则需要给予良好的护理,从而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本次研究就小儿肠套叠合并梅克尔憩室的护理特点及效果进行探究,相关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2017年2月某院的40例肠套叠合并梅克尔憩室患儿,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设计将其分为对应组和试验组,每组纳入20例患儿。对应组,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4例,患儿的最大年龄是7岁,最小年龄是2个月,平均(6.0±0.2)岁。试验组,男性患儿14例,女性患儿6例,患儿的最大年龄是7岁,最小年龄是2个月,平均(5.8±0.4)岁。上述研究中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无明显的差异(P>0.05),可展开充分的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应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如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给予饮食指导和康复护理等,而试验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
1.2.1 术前护理 (1)建立静脉通道:首先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患儿相应的术前抗感染治疗,并及时纠正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症状,同时通过静脉补充一定量的营养为手术的开展做好充足的准备[4]。(2)胃肠道准备:对患儿进行持续胃肠减压,保持引流的通畅,注意观察患儿的引流物的色、质以及量;术前告知家属患儿应禁食水,并且用相应的无菌棉球等进行口腔护理[5]。(3)完善术前准备:抽血查患儿的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同时需要进行有效的肝、肾功能以及交叉配血等,开展腹部平片检查[6]。
1.2.2 术后护理 (1)麻醉苏醒期的护理:全麻未清醒前需要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取平卧头侧位,保持其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及痰液堵塞呼吸道,从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帮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开展吸痰治疗[7]。(2)安全护理:麻醉剂会选择性地兴奋或者抑制患儿的神经,因此患儿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躁动以及幻觉等,对于术后的患儿则需要用约束带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有利于配合治疗[8]。(3)体温护理:术前由于疾病的影响以及术后可能引起病菌侵入造成感染,因此患儿会出现发热的情况,容易引发高热惊厥。护理人员在加强患儿的抗感染及继续纠正脱水的同时,还需要及时监测患儿体温,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进展和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对于已经发生高热的患儿,首先需要进行物理降温,当效果不明显时则可以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9]。(4)静脉输液的护理:给予患儿输注的均为高渗液体,同时对患儿的血管刺激、损伤较大,在进行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穿刺时则需要置入留置针,由于治疗恢复时间较长,因此应积极预防渗漏、静脉炎等并发症,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正确帮助患儿封管,对于有刺激性的药物应与常规药物夹杂输入[10]。(5)引流管的护理:大部分患儿术后需要留置胃管、腹腔引流管和尿管,为预防发生扭曲和受压,保持患儿的引流管通畅,则需要进行良好的固定,同时及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便于对病情的观察和判断,及时调整相应的治疗措施。(6)饮食护理:该病患儿的胃肠功能恢复较为缓慢,进食过早容易造成腹胀,会引发再次套叠,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延长患儿的禁食时间,给予静脉补液,在逐渐恢复的过程中遵医嘱可逐渐给予一定的饮食,但应做好饮食指导。
1.3 观察指标
(1)患儿家属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进行分析,满意度主要分为,满意:总评分≥90分;比较满意:总评分70~90分;不满意:总评分<70分。(2)术后恢复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上述研究中患儿家属满意度、术后恢复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n,%)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0分别用χ2检验,当P<0.05或者P<0.01时,说明数据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
2 结果
2.1 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儿的总满意度(90.00%)高于对应组患儿的总满意度(60.00%),其中,试验组满意10例,比较满意8例,不满意2例;对应组满意5例,比较满意7例,不满意8例。与对应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8000)。
2.2 术后恢复优良率比较
试验组患儿的术后恢复优良率(95.00%)明显好于对应组患儿的术后恢复优良率(65.00%),P<0.05。见表1。
表1 术后恢复优良率比较[n(%)]
2.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切口感染、肠瘘以及切口不愈等,试验组患儿出现并发症的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应组患儿出现并发症的有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与对应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5)。
3 讨论
有关研究表明,小儿肠套叠的发病原因主要有病毒感染、饮食改变、回盲部解剖变化、肠道痉挛以及遗传因素和自主神经失调等。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阵发性哭闹、腹胀、呕吐以及大便性状改变等,该病发病较急,病程变化速度较快,患儿的并发症较多,临床上及时诊断并治疗可有效的缓解患儿的痛苦,但是,护理措施的合理应用会直接影响患儿的恢复以及预后效果。梅克尔憩室的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纠正病因和预防并发症,在治疗中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良好的护理,术前根据患儿不同的并发症开展积极的对症护理,可明显减轻对其身体的影响,最大程度上缓解其痛苦,稳定情绪[11]。
本次研究中,试验组患儿的总满意度(90.00%)高于对应组(60.00%);术后恢复优良率(95.00%)好于对应组(65.00%);并发症状发生率5.00%低于对应组30.00%(P<0.05),究其原因:采用围术期护理模式对肠套叠合并梅克尔憩室患儿进行干预具有较多的优点,在开展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在术前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并遵医嘱给予正确的对症治疗,实行有效的术前准备。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持续开展胃肠减压,避免患儿出现伤口感染,引起更多的并发症。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具备熟练的理论知识、专业的操作技能等,对于出现危险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展开救护,预防各种危险情况的发生。另外,护理人员可在护理过程中对患儿家属进行细心、耐心的指导,给予患儿有效的关怀,并给予全面的呵护,促进患儿尽快康复[12]。
综上,采用围术期护理模式对肠套叠合并梅克尔憩室患儿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患儿的术后恢复优良率,减低并发症状发生率,值得临床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