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文课程中传统文化发展价值趋向探究
2018-01-25吴婷婷
吴婷婷
“人们都是通过‘价值之镜来确定所研究的事实领域的……只有当人们从价值的角度来讨论它们的时候,它们才能转化为教育问题。”1904年“癸卯学制”诞生,宣告了近代语文学科的独立。“这里所说的‘独立是相对于中国古代融经学、史学、文学、哲学于一体的‘泛文学教育而言。”摆脱了泛文学教育束缚的独立的文学教育又促进了近代国文课程的现代化转型。这种转型以实用和科学为导向,引发了传统教育以“个人人仕”為基本坐标的工具主义人才观的转变。传统“经世致用”的教育功能观,逐渐剥离了其原有的封建政治价值取向,而被注入了民主、科学的内容。这种由“个人”到“社会”、由“工具”到“实用”再到“科学”的转变,使得整个近代国文课程中的传统文化融入了符合时代特色和要求的科学化、人本化、现代化的价值与意义。
一、从“工具主义”到“实用主义”的价值趋向
清末“癸卯学制”颁行,《奏定学堂章程》中“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是当时“中国民质之所最缺,而亟宜针砭以图振起者”。由此可见,当时统治阶级上层自发地对课程改革的定位是归于“尚实”这一价值取向的。所谓“尚实”,即趋于注重社会实用性价值的“学以致用”。近代国文课程的基本体系就是在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与新兴文化空气氛围的双重滋养中得以确立并发展起来的。
1.“经学教育的式微”确立了近代国文课程中传统文化新的价值体系
国文课程从无到有、新教育内容气象万千,使得近代国文课程展现出完全不同于封建传统教育的诸多特点。近代社会封建落后的政治制度和赢弱封闭的经济文化,在西方强大的科学技术冲击下迅速瓦解,这使得对“科学”的追求成为教育的主要价值标准。在整个近现代文化发生大变革的过程中,科学一直以科学本身和价值导向的双重身份影响、规范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变革。新型国文课程的设置是通过“国文科”与“修身科”的渐次导入以降低经学所占比重的方式实现的。很多新式学堂中,传统四书五经的教本被新式修身教科书和国文教科书取代,经学教育在形式上被剔除出了国文课程的文化领域。同时,新式修身与国文教科书的普及和运用又促使经学教育的进一步边缘与式微。
经学教育的逐步解体与国文科、修身科的确立,使得经学教育的价值面临强大的知识重组:一方面,原本延续千年的经学知识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其合理性成分会深入到新的知识体系中继续保存并发展;另一方面,经学教育中的部分价值则被新文化体系不断边缘化并最终消解。就国文科而言,其文化内核与教育功用在“道德修养”层面本就与经学教育存在交叉,这种交叉一方面为经学教育的式微提供可能,一方面又为其以某种改头换面的形式得以延续提供了生存空间。“经学教育的式微”与“国文科的确立”使得抛弃封建传统、追求现代化科学化成为近代以来国文课程新的价值趋向。时至今日,我们既要清醒认识历史与文化赋予的传统的合理性价值,也须警惕其早已被历史所证明过的惰性与落后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对待传统文化基本的客观态度。
2.“文学教育的独立”构建了近代国文课程中传统文化新价值的基本内容
近代语文学科的独立也宣告了文学教育的独立。如前文所言,传统的国文教育是融经、史、哲等于一身的“泛文学教育”。直至清末废科举,我国早期的语文教育终于摆脱了封建教育的束缚,开启了现代化征程,文学教育的独立就是发端。这是清末国文在追求内容独立的同时对传统文化价值所作的时代新解,即作为纯粹文学存在的、独立的社会现实价值是近现代语文课程体系的不懈追求。
伴随新教育的兴起,新式教科书蓬勃发展,近代新式教科书不同于封建教本的突出特点在于“实用主义”新价值引导之下的“实用性”与“文学性”的特征。清末国文课程的“实用性”由于近代过渡的社会性质而分化出两种:其一,“政治实用”,清末国文课程中所保留的“读经讲经”内容,就是新教育维护旧政权的基本手段:其二,“社会实用”,即主要通过“中国文学”理解文化精髓,对比西学,取长补短,进而服务社会。这一层面的“实用性”价值更接近新教育的文化本质。而此时的“文学性”突出体现为两种:一是对文学经典的坚守,这是整个近代社会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未打破“中体西用”价值框架的表现;二是很多优秀的新式教科书突破传统题材与内容的限制,科学的光芒映射始终。可见,近代国文课程对“实用科学”的强烈诉求贯穿始终,文学整体上是服膺于实用主义价值趋向的。
二、从“实用主义”到“科学主义”的价值趋向
“就语文课程而言,当经学宣告终结,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科学担负起了重构语文教育文化的重任。”国文学科的建构伴随新兴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带来了追求“民主”与“科学”的语言文化运动。近代国文课程的基本构架伴随着这一过程的波澜壮阔而逐步清晰并发展定型。民国时期的国文课程开始了现代化转型,这一转型的重要价值趋向体现为对科学化价值的追求。
1.民国时期的“文白”与“文道”之争演绎了近代国文课程科学化发展的思想轨迹
“文白之争”与“文道之争”是不同逻辑层面的两个问题,但二者却相互促进、互为诠释,在共同促进了近代国文课程现代化转型的同时,也勾勒出近代国文课程科学化发展的思想轨迹。“文白之争”从表面上看,是关于文字或文学表现形式的争论,它伴随五四新文化运动“言文一致”的呼声而取得成功。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倡导白话文不再停留于其表面文字或文化的意义上了,从文言到白话的转变,意味着封建性与现代性的对决后者取胜,白话文成为那个时代文化界对民主与科学的诠释话语。这一话语的确立背后则是近代教育模式中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对决。
“文道之争”是深入文学思想内核的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的交锋。“文”与“道”的争论是伴随文化本身而延续至今的历史性话题。“文以载道”或“文道分离”是这一争论的主要焦点,前者代表了五四之前我国文学教育的基本价值趋向,关注的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而后者代表了五四期间强调关注文学本身的实用性价值的趋向。这种争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对普及大众教育、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但是,将知识与审美割裂开来的语文教育,伴随时代的发展,其矫枉过正的弊端也逐步暴露,语文课程中知识的僵化灌输、机械教学,使得文学本身的美感教育价值被淹没。因此,正确认识“文道”关系仍是语文教育新时代发展的重要命题。
2.民国时期的“国语运动”展示了国文课程科学化追求的实践路径
伴随“文白之争”与“文道之争”的思想交锋,现实实践层面的运动与之交相呼应,共同构建了近代新国文教育发展的丰腴面貌。这就是倡导语言统一的“国语运动”。在中国,人口與地域的复杂性造就了以方言为代表的地域文化特征。这种口头的、非大众的局限『生语言,在交流普及先进文化思想、实现大众教育,甚至维护政治统治和发展国民经济等层面都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在这种条件下,亟须一个民族共同认同的文化语言形式出现,“国语”以其超地域性和强大的吸附力应运而生。“国语运动”背后所代表的是对民主的、科学的、大众教育的价值追求,这与“文白”和“文道”之争的内在价值趋向相统一。
“国语运动”同时还带来了语文学科各个层面的科学化转变。首先是汉字的简化,其次是新式标点符号的运用。新式标点符号带来了文化便利,被国人普遍接受和认可,成为国文课程科学化价值趋向在实践层面的重要呈现。
三、“工具主义一实用主义一科学主义”价值趋向
1.清末国文课程从“工具主义”到“实用主义”的价值转型
传统的封建社会以少数下层民众通过个人奋斗获得个别成功的案例来合理化被垄断的、贵族特权阶层所独有的、精英教育的模式。“学而优则仕”不仅定位了教育的政治功利性目标,也成为传统人才观的基本标尺。伴随近代社会的深重灾难,“学优而仕”的个人工具主义价值在西方坚船利炮的科学现实面前,逐步被“经世致用”的价值观取代。此时,“经世致用”的实用性价值被强化,并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西方实用主义和科学理性的标准。人才观发生了从“专才”到“通才”的转型。近代国文课程中传统文化的发展就是这一价值趋向演变的历程,知识分子基于工具主义价值趋向的“独善其身”的个体追求在强大的科学化价值坐标中,逐步演变为实用主义价值趋向的“兼济天下”的集体情怀。
2.民国时期国文课程从“兼顾实用主义”到“取道科学主义”的价值趋向
民国时期的教育文化不同于清末教育文化的最大特征在于,由政体的颠覆而引发的文化与思想在价值层面的极端转化。清末教育与文化的改革是自上而下式的,坚决围绕在“中体西用”的价值框架内进行的,新立的近代国文课程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以“文化反省”“文化自觉”的方式展开。清末个人取向的工具主义价值过渡到了民初社会取向的实用主义价值。时至民国时期,具有现代意义的语文课程开始突破“中体西用”的价值框架,而开拓探求与西方文明更为亲近的现代化、科学化的发展之路。此时,具有现代意义的语文课程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通过“文化革命”“文化创新”的方式进行。民初的实用主义伴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而增加了符合时代特征和要求的新内涵,以“科学实用”为价值趋向的教育现代化追求成为主导。
近代语文从清末的独立设科到民国时期的现代化、科学化的发展路径,是伴随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博弈、融合的过程展开的,国文课程从“泛文学教育”的杂糅发展到“文学教育”的独立,其背后是由传统文化发展的价值趋向来主导的。清末基于个人发展层面的、具有浓重政治功利色彩的工具主义价值趋向,面对强大西方文化的覆盖、政治外交的失败而发生了转型,“实用主义”逐步成为左右国文课程中传统文化发展的价值主导。然而,经学教育尽管退场,但其遗留的思想与文化价值以不同的形式被转移和嫁接到国文教育的各个层面。这说明清末国文课程中,传统文化是在“中体西用”的基本价值框架内的改革,其基本趋向是实现了“工具主义”向“实用主义”的转型。民国时期的多元气象使得国文课程呈现出不同于清末的、具有创新性的特点,现代化与科学化开始深入到课程设置、教学教法、教材编制等方方面面,“中体西用”的价值框架在追求创新的理想中不断被调试,国文教育中作为纯粹文学而存在的、去功利主义的科学价值成为现代语文课程体系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