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几个“强化”
2018-01-25范丙军
范丙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笔者以为,议论文写作教学便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有力抓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写前、写中、写后的系列活动,强化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形成个人的独特见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强化学生素材积累中“思辨”的渗透
一般情况下,学生写议论文总要用到素材(多指事实论据)。素材积累是“写前”重要的储备活动。有教师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八字原则”:不生不熟,不冷不热。就是说,一方面为了防止“撞车”,要避开过热、太熟的素材;另一方面要挖掘适度“生冷”的素材。因为太热太熟,会引起阅卷老师的视觉疲劳;而太生太冷,又不易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有教师举例说,在“漫天飞舞”的林徽因、周国平中,你选用朱东润、瞿秋白就会有较好的效果。还有人认为,爱默生与爱迪生虽一字之差,但彰显了截然不同的素材品位。其实,作为论据,最为根本的还是看能否论证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看法,其本身不应该有高低之分。有的素材给人印象欠佳,一是因为学生对其理解不当、肤浅;二是因为没有注重论据的翔实性,可能只是零零碎碎捡了一点,甚至是道听途说,盲目草率地使用。为激发学生储备写作素材的动力,我们做了一项被学生戏称为“化腐朽为神奇”的工作,即学生分组从大家公认的老素材中找出些新東西。
有的小组以“牛顿”为例(鉴于很多人认为写议论文如果还以牛顿为论据,实在老掉牙了,他们偏要从中挖掘出新东西)展开阅读,并交流阅读成果。比如,针对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那个美丽传说,学生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生1:牛顿通过苹果砸到头上或掉到地上这个简单的现象,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我一直觉得不太可靠。其实,牛顿从未在自己著作里提到过“苹果”的故事,也几乎没有同时代的人能够证明牛顿是从苹果落地这一现象找到的灵感。或许,这就是个以讹传讹的“善意的谎言”。正如王安石说的“后世之谬其传”罢了,所以,我们“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生2:即使真有其事,那么中间还一定有着极其复杂的过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万有引力也不是一下就被发现的。这个苹果或许引发了牛顿一些灵感,而这恰恰是以他长期的专注思考为条件的。试想,一般人被苹果砸到、看见苹果落地会怎么想?而牛顿却能想到万有引力。另外,想到了也不一定能得出最后的成果,关于这一点,王梓坤院士在《科学发现纵横谈》中表达过一个见解:“为什么是牛顿,而不是别人,在万有引力问题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呢?这是因为各人的科学素养不同,各方面的修养、理论上储备的深浅不同。”
生3:茨威格说过:“没有一个艺术家平日一天二十四小时始终是艺术家的,艺术家创造的重要的一切.恒久的一切,总是只在罕有的充满灵感的时刻完成的。”这话说的虽然是艺术家,我觉得也适用于科学家。其实,浮力、苯环、DNA双螺旋结构等的发现,无不彰显出灵感的重要性。我们熟悉的“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据说后边还有半句: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更重要。因此,我们绝不可忽视灵感,当然也不可神化灵感。其实,灵感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神秘玄乎、虚无缥缈的东西,它偶然闪现的背后是长期不懈的深入钻研和思索。
生4:如果这个故事并非真有其事,那么我感兴趣的倒是:这个故事何时开始出现?出现的背景是什么?为何会有那么多人相信?据我了解,首先把这个故事写下来发表的是法国哲学家伏尔泰,他的本意或许在于倡导一种科学精神。所以我认为,故事可能只是一个载体,故事背后的精神才是重点。现在这个故事,几乎成了鼓励人们天马行空的想象的“保留故事”,这个苹果也成为历史上最有名的苹果之一。
此外,还有学生提出“如何从不同角度来看待牛顿”的话题。比如,对于牛顿的人生经历,能否换个角度:
牛顿无疑是个天才,他在科学上的贡献,绝大部分都是在三十岁之前完成的,但也仅此而已了。他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基本是在整理自己的著作、倾轧同行、研究神学理论和荒诞不经的炼金术中度过的,对科学进步的贡献寥寥无几。
这能给人什么启示呢?有学生结合自己掌握的资料,写了一篇《牛顿论》来阐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其中有这样的表述: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没有表现出同样伟大的胸怀。而反观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在其几十年心血的结晶——进化论——即将公之于世时,华莱士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并将论文寄给达尔文看。这好像上天在考验达尔文一样,看他在科学之外会交出怎样的答卷。结果,达尔文对华莱士的成绩既没有妒忌,也没有压制,而竟然要把进化论学说的功劳全部归于华莱士。
相对而言,牛顿的一些行为就深为后人诟病。当然,每个人都是复杂的,甚至是矛盾的综合体。伟人也不是完人。我们不应苛求他们完美。或许正如此.这才是独一无二的、真实的牛顿吧。
显然,这个素材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辨的过程。有人之所以会对牛顿的素材嗤之以鼻,是因为把这位科学伟人严重矮化、窄化或者标签化了。当学生阅读了足够多的相关书籍、文献后,一个真实的、多面的、丰富的、作为“人”的牛顿便在他们面前立起来了。学生经过自己思考,对这个素材运用起来才会更有余地,更能找到合适的角度,从而更贴切、更有说服力。否则,一说起牛顿总是“苹果树下被砸,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等小儿科的故事,未加审辨,牵强附会,自然苍白、肤浅。事实证明,这种梳理素材的方式有探索、有新奇、有收获、有思考,学生自然有兴趣、有热情、有动力。
二、强化学生不依赖素材的能力
笔者发现,学生写议论文有着明显的素材依赖症(部分学生对名人事例最为青睐),这造成了他们严重的思维惰性。一个观点加几个事例,是不少学生写议论文的模式。议论文写作运用例证本属正常,但鉴于学生对事例的过度依赖,甚至已经对其议论文水平的提升有了明显的阻碍,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来集中强化他们不依赖素材的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笔者在一段时间内曾要求学生的议论文片段写作尽量少用或不用具体的事例。大致采取如下步骤:
1.围绕话题,先按照自己一贯的模式写作;
2.师生进行交流,针对片段质疑;
3.阅读教师提供的相关片段;
4.比较二者的差别,体会优劣;
5.针对话题,自己尝试“无事例”表述。
比如,有关“成功与快乐”话题的学生写作片段示例:
追求成功,体会快乐。成功的人总是充满着快乐。马云是当今不少人的偶像。他创立的“阿里帝国”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阿里旗下的淘宝、支付宝等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购物、支付等。他通过自己的成功给人们带来了工作机会、生活便利,内心自然是快乐的。一个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虽历经磨难,但这是人生最为宝贵的财富。当回过头去看,那些曾经的眼泪、焦虑都是通往成功之路上的一道道风景,苦痛中也充满着快乐。由此可知,成功总是与快乐相伴随,让我们扬起理想的帆,去追求成功,体会快乐吧!
读完这个片段后,师生交流研讨。最后,大家认为起码先要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才算成功,成功的表现主要指什么?成功的人就一定快乐吗?不成功的人就一定不快乐吗?成功与快乐是什么关系?追求成功的过程就一定快乐吗?比如,有人因为确定了不切实际的目标,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屡战屡败,其精神固然可嘉,但恐怕快乐也全无……
接下來让学生阅读相关文字:
成功,指获得预期的结果。对于芸芸众生、凡夫俗子而言,人们所期待的成功自然大多着眼于事业、爱情等方面,最先想到的便是事业的辉煌。从商的家财万贯,从政的平步青云……“出人头地”有时成了“成功”的代名词。但是,拥有了这些“成功”就等于拥有了“快乐”吗?这值得我们深思。诚然,成功的确能给人带来一些快乐,但是成功既非快乐的必要条件,也非快乐的充分条件。
各色各样的成功的确可以给人带来快乐,比如一个画家画了一幅画,一个医生治愈了一个病人,一个生意人做成了一笔买卖。但是,的确有一些没有获得世俗成功的努力也可以给人带来快乐,比如一个小说家的作品没有畅销,没有获得商业上的成功,甚至根本就没有出版,压在箱子底下,但作者还是可以在写作过程中享受到快乐的。
(选自李银河博客,有改动)
学生过度依赖素材,会在确立了论点后习惯性地去找事例;而如果不依赖素材,学生确立了论点后便须思考用什么理由支持自己的论点,以及如何有条理、有层次地阐发这些理由。这显然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克服思维惰性。依靠事例说理往往会出现一些常见谬误,比如以偏概全、“硬”推出结论、不可靠的因果关系、将偶然当作必然,等等。教师如果相机穿插一些说理方法(比如结合上面文字引导学生尝试“概念界定”,理解“假言推理”的不同种类),应该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事实证明,对学生进行“不依赖素材的强化训练”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强化学生“见识”的培养
议论文写作应该是学生表达独特观点的平台,《考试说明》中作文“发展等级”要求的“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见解新颖”等也旨在引导作文教学要激发、提升学生的见识。写议论文最难的一个步骤是要有一个有价值的论点,因为现在很多学生总是在粗糙地论证着人人皆知的常识。为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逐步提升自己的“见识”,大胆抛出个性化的观点。
比如,教学《(史记)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等选修教材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联读”苏轼的《晁错论》《留侯论》等策论文章。这些文章“据史立论,随机生发,翻新出奇”“长于见识和议论”,值得学生揣摩、借鉴、模仿。
阅读时独立思考,有助于个人见识的增长。以读狄马的杂文《尊重人,还是尊重人才》为例,文章一开始就在学生头脑中引发了“风暴”:
“尊重人才”是好事,比摧残人才强,但喊叫得过火了,我就觉得这话大可怀疑。人才固然应当尊重,但不是人才的人就不应该尊重吗?我觉得与其说“尊重人才”,还不如说“尊重人”。
针对本段,学生讨论热烈,各抒己见:有人认为作者的思考新颖,想别人所未想,发别人所未发;有人认为“尊重人才”和“尊重人”二者并不矛盾,侧重点不同而已;有人认为作者只是借此来批判社会上不尊重人的某种现象;有人认为作者并未否定“尊重人才”,针对的是“喊叫得过火”的情形,是对“大搞形式、大喊口号”的批评……总之,学生以这种形式和作者对话,从而深度介入文本,无形中也为自己形成独特见识助力。
即使常见话题,也须多角度思考,避免习惯性思维。有关“孤独”的话题,学生写作总是着眼于孤独的负能量:孤僻、阴暗、性格不开朗等。这只是一种最大众化的经验式感觉,并没有经过理性思考。借助发散思维,自会发现孤独也有不少可贵的方面:能获得更多的时间,更适合进行深入的思考……笔者曾和学生分享了一组礼赞孤独的文字,学生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爱因斯坦的一句话:
做一个孤独的人,它给你时间惊叹,去追寻真理,去享有神圣的好奇心,它使得你的生活值得一过。
笔者在培育学生见识的训练中,更多是围绕社会现实,营造真实情境,要求学生说自己的话,讲自己的理。不为他人代言,而为自己代言。同时引入他人言论,供学生评价、比较、辨析,进而完善或修正自己的观点。事实证明,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中不再是机械地套用常见论证方法,而是为了阐释自己的观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方法。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中,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既增长了知识,更提升了见识。
综上,议论文教学应更多地指向学生多方面的提升与强化,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分阶段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