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须用对用好背景知识
2018-01-25詹丹
詹丹
在公开出版的小学语文名师教学实录中,古诗词教学并不多见。虽然古诗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统编本教材在入选的古诗词量上也有所增加,但名师涉及这方面内容的教学实录,公开发表的还较少。这一方面是因为小学阶段学习古诗词,主要以识字、背诵为主,不能充分体现名师的教学艺术;另一方面是因为古诗词教学需要教师有更深厚的文学、历史等人文修养。所以,真正能在教学上带来正确引导的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实录,就变得非常稀缺。我正是抱着特别珍视这样的稀缺资源的心态,来翻阅一本颇为知名的教学实录汇编《现在开始上语文课》,并且首先阅读其中唯一的一篇古诗词教学实录,即辛弃疾的词作《清平乐·村居》,但读后却比较失望。尽管这堂课与书中其他现代文阅读教学课相似,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保持了生动活泼的气氛,但对于学生能否真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否精准把握词作的意蕴,我还是很有疑问的。实录后的专家评点以“求真、求实、求活”三点来概括这堂课的教学,如果“活”指的是一种生动活泼,“实”指实打实的课堂训练,那么这堂课恰恰在构成教学前提和理解基础的文本解读的“真”这方面,却有较大失误。没有了这一基础性的“真”,所谓的“实”和“活”,就会有南辕北辙的后果。
说起来,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词义浅显,似乎不应该在文本理解上出现失误。但由于执教者在运用相关背景知识解读这首词时,没有把这些背景知识用对、用好,使得其引进课堂的种种背景知识,反而遮蔽或者说歪曲了对作品的理解,把一首本来并不艰涩的词硬生生地给“读歪”了。
这首词作在教学中用到的背景知识,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相关文学作品构成的背景知识,二是属历史事实的背景知识。我们先讨论第一类。为方便讨论,我把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的原文抄录于此: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结构和意义,教师一共介绍了三个文学背景知识或者说语典。其一是杜甫《绝句漫兴九首》第三首的前两句“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其二是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其三是古乐府诗《相逢行》中的“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
教学中引入前人这样的作品句子,当然可以,但教师对此作出的解释,却发生了问题。他说,“‘茅檐低小,那是远看”,然后引杜甫绝句说,“江南一带的茅草屋又低矮又狭小,所以江上燕子常常来搭巢筑屋”。问题是无论辛弃疾这首词还是杜甫的诗句,都看不出有远看的意思。茅檐的低小,本来就是低小,并不因为远看低小,近看就高大了。如果说杜甫在诗歌里借屋檐的“低小”来写出其生活的困境,而从自然小生命燕子的光顾中,获得了一种自然之趣;或者如古人说的,是看似责怪燕子来与主人争抢狭小地盘,其实也有“感激燕子”之意,那么,在辛弃疾的词中,这种从狭小的茅檐引出的下旬“溪上青青草”,类似于杜甫的绝句,同样有生活境遇的不如意向自然之趣的转折。(顺便说,这里有一个知识性的小误会,就是杜甫说的“江上燕子”不是指江南地区,而是指四川杜甫草堂一带)从这个意义上看“溪上青青草”与“池塘生春草”的关系(如果说直接化用较难坐实),就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即“池塘生春草”和“园柳变鸣禽”同样是表现生命的复苏,关键在“生”和“变”,是处在春天的初始阶段,而“青青草”则已不是初春,体现的是生命的茂盛和饱满,这种茂盛和饱满,与人的富有生活情趣是和谐的、浑然一体的。因此,在“池塘生青草”这一句中,变化之意是句子内部包含的,但在辛弃疾词中,是前一句向后一句的转折。
这样,教师从引入杜甫的诗,构建起一种从远看到进村听闻老人醉语,再到四周环顾看到三个儿子的活动,其揭示的由词人活动连起的空间画面推进线索,其实未必有依据。倒是教师忽视的词意内在的流动转折,才是更需要值得关注的,也是引入的语典本身就蕴含的。
我们当然可以把该词上片的前两句理解成是人物活动的背景,但当描写居所的逼仄转向下一句的“溪上青青草”时,词作的乐观基调已经确立。正因为这种生命力是饱满的,所以流荡到下二句,又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折转。前一句是“醉里吴音相媚好”,这本应该是件稀松平常的事,但紧接着下一句“白发谁家翁媪”,把醉中情语的主人公定格在“白发”“翁媪”时,才让人大大意外了,忍不住要感慨:这是“谁家”的呀!而“青青草”与“白发”表面的色彩对比,又反衬了老人内心似乎本可能衰竭的青春活力,这种青春活力,又可以被理解为是从自然生命力“青青草”一气灌注下的。
看不到辛弃疾传承杜甫、谢灵运诗句内涵的自然和人的生命意趣,而拘泥于表面字词的相似,得出一个外在的并没有多少依据的词人的行踪线索,这是教师在上片运用语典的失误,或者起码说是没有用好文学背景知识。
关于词的下片,教师所介绍的乐府诗《相逢行》,大多注释者会提及,有的可能还会举出“三妇艳”的句子来,如“大妇拂玉匣,中妇结珠帷。小妇独无事,对镜理蛾眉”等,来说明这种结构的继承性。但在这堂课上,执教者引入这一背景知识却不是用来揭示结构的特点,而是用以说明小儿“无赖”的词义。
他一反通行的将“无赖”作“顽皮”解,取“无所事事”的义项,以对应乐府诗中的“小妇无所为”,这就把用典理解得太机械了。似乎只要两首诗歌在表现人物行动的结构上有对应处,其行动指向的意义和无意义,也必须对应起来。其实,用“无赖”来形容“顽皮”,也曾是当时辛弃疾写在其他词作如《浣溪沙》里的,作为拟人的手法,来表现其对父老因丰收而喜悦的分享:
父老爭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更重要的是,《村居》里描写的小儿,并不是“无所事事”。在这首词里,小儿与大儿、中儿的根本区别是行事的方式——不是在正儿八经地做事,而是以玩乐、调皮的方式“卧”着“剥莲蓬”。也就是说,这里构成戏剧冲突的,不是做事与不做事的区别,而是小儿做事的方式有一种游戏性的特点。这样,在有关大儿和中儿的交代中,因为没有行为方式的特殊性,就只说他们在做什么,这是一种最为简洁的叙述方式,但有关小儿,因为对动词“剥”以“卧”的状态来修饰,从而介入了描写手段来强调小儿做事的特殊性,这才是让人觉得小儿顽皮可爱的地方。
当然,把小儿剥莲蓬也纳入所做的事项中,可以发现词作在整体结构上的意义。大儿在豆田锄草,中儿在织鸡笼(有人设想是在庭院),小儿在溪头剥莲蓬,这里不仅仅是活动区域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种事中,恰恰显示了农人收入的三种来源:农产、畜产和水产。并且通过首尾呼应的“溪”,将其审美意义上的风景(这常是文人的趣味),也是实用意义的功能表达了出来。
现在的问题是,本来依据传统,把“无赖”解释为“顽皮”并无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也没有指出其错误的理由,为什么非要独辟蹊径,把它解释为“无所事事”呢?其实,在我看来,教师对这一词语解释的牵强,跟对这篇词作的历史事实的牵强运用有相当关系。这正是我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
在课堂上,执教者引导学生感受笔下农人的喜悦之情后,突然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以进入所谓的了解词人的环节,我们且节录一段来看:
师:词人到底喜不喜?是真喜还是假喜呢?刚才那位同学说辛弃疾就应该作诗写词。那么辛弃疾是不是一个专业的词人?(出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之士,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在江西上饶一带。晚年时一度被起用,不久病卒。
师:就问一个问题,这个人是不是本应写词的?
生:不是。他本来是一个打仗的将军。
师:一个抗金的将领!他应该在什么地方?
生:他应该在战场,在战斗的前线。
师:应该是在保家卫国。
生:我觉得他应该在军营里。
师:但是他现在却在哪里?乡村,无事可干!就像这首词中的小儿,无所事事。小儿无事可干高不高兴?(生:高兴)但是辛弃疾无事可干,他不是“喜”.而是——
生:(齐)忧!
生:而是悲。
生:而是愁。
师:是愁,是悲啊!同学们,他人是“喜”,而自己却是“愁”的。现在我们来看这个“醉”字,这个“醉”除了是翁媪两人喝点小酒有点微醉以外,还有可能是谁醉?
生:辛弃疾。
师:他因何而醉?
生:他不能为保家卫国而醉,他想借酒消愁。
生:因为他不能上战场去消灭金兵,所以他会喝酒解闷。
师:是的。所以翁媪因喜而醉,词人因愁而醉。这个“醉”字藏着词人的“悲和愁”,没有直接告诉你,是需要我们细细地品味出来的。(下略)
看这段教学实录,我们发现,原来教师把小儿的“无赖”解释为无所事事,是要与赋闲乡居的辛弃疾无所事事联系起来。这样,对小儿来说无所事事是一种喜,对辛弃疾来说就是一种悲。甚至在教师看来,连翁媪的“醉”,也藏着词人的“悲和愁”,如此穿凿附会,无怪乎连赞赏这篇实录的评点专家也认为值得商榷了,认为“小学古诗词教学不必引得这么深,还因为这样的引导不一定准确”。专家的话自然说得相当委婉,且一笔带过,却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流行甚久的解读理念的失误。具体说来,就是误解了何谓“知人论世”,在把历史事实这一类背景知识运用到文本解读时,是完全脱离文本的生搬硬套。
不错,辛弃疾不止一次被冷落,赋闲客居在江西乡村,累计达二十余年,但是如果说他在这二十余年里每时每刻都处在悲苦或者悲壮情绪中,所有的抒情,不论写景还是写人,不论写自己还是写别人,都围绕着悲苦、悲愁和悲壮展开,哪怕其实在文本中丝毫找不到悲苦的影子,却都可以作为一种背后被遮盖的内容或者反衬的手法挖掘出来,那么,辛弃疾没有因为患抑郁症早早自杀,还真是一个奇迹了。
平心而论,在学习作家作品时,介绍其生平事迹并提炼出他的一种主导性思想情感以加深了解,這是没有问题的,但绝不意味着要把这种提炼出的主导性的思想情感,反过来注入其人生的每时每刻、一言一行中来解读。这不但扭曲了对人生丰富性、思想感情复杂性的理解,其实也把作家创作的多样性理解得简单化、浅薄化了。评点专家认为对小学生讲古诗词没有必要引得这么深,而我的看法正好相反,恰恰是这种不顾文本依据来简单套用生平事实或者时代特征的做法,才使得貌似深入的阅读教学变得简单化了,也机械化了。而这样一种在中小学阅读教学中绝非孤立的做法,让我颇为忧虑,也是促使我必须写一篇分析文章的理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