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可能会是那只猫
2018-01-25肖培东
肖培东
教学郑振铎的文章《猫》,首先要确定的是文体。《猫》的文体,散文或者小说,长期以来就有争议。“把它作为散文教可以,作为小说教也可以,但要有区别。如果作为散文教,它就是由一条感情的线索串联了三只猫。在这之中表达了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自我反思。作为散文来教,猫就是猫,就是作者家前后养的三只猫,这不是精心安排的,就是作者的一段生活。”太生活化的情节常常让我们觉得此文很像散文,单元导读多次强调“人与动物相处”,也在暗示此文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有散文教学的指向。其实《猫》是郑振铎秉承“为人生”而创作的系列小说之一,文章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观照社会,审视人性。收录此文的《家庭的故事》是郑振铎的一部写实短篇小说集,作者在书的《自序》中说:“他们并不是我自己的回忆录,其中或未免有几分是旧事,却决不是旧事的纪实。”作者的儿子郑尔康回忆父亲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我家的猫,也有遇到灾难的时候……自从上述那两件‘猫的事件发生不久以后,父亲便写了他的《家庭的故事》的第一篇《猫》。”这说明,此文所记的并非作者亲身经历,借这件事来阐述自己对生命价值及人性的思考和态度才是本意。这样,我们就要从小说的文体去思考《猫》的教学了。
如果作为小说教,这三只猫就不仅仅是猫,更不是作者家里的三只猫。小说中的三只猫是郑振铎精心塑造的文学形象,也就是人物形象。怎样才能简洁、有效地教出《猫》的深刻寓意和丰厚内涵呢?我们可以紧扣“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这一句,抓住“亡失”“难过”“比”“更”四个关键词,以第三只猫的经历为重点,联结小说的故事内容和思想意义的探究去架构课堂。
一、三次养猫的共同点是什么
实录一
师:默读课文后,填好思考探究一。“我”家三次养猫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猫都死了。
师:猫都死了。有没有同学提出不同意见?你来说。
生:有两只猫死了,有一只猫失踪了。
师:对了,有的是死了,有的是失踪了。“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那么,死了,失踪了,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就是“亡失”。(板书:亡失)。
师:好,除了猫的结局是相同的,还有没有其他共同点?哪个同学还能找出来?
生:“我”特别爱惜猫。
师:大家发现了没有?这个女同学用了“爱惜”一词,其实就接连到了养猫的人对猫的什么?
生:感情。
生:我明白了,猫亡失后,“我”都是伤心难过的。(板书:难过)
师:大家看看,课文当中哪个句子把“亡失”和“难过”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生读:“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语速快)
师:嗯,“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板书:比、更)我们看看,读难过的句子是读得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学生说“慢”)所以不应像那个男同学读得这么快。要读出“更难过得多”,就要把“更”“难过”等都读出点味道来。(生再读)
师:嗯,现在同学们找找看,找出每一只猫亡或失以后“我”难过的句子。
(师生研讨“更难过”,体悟情感变化)
师:那么我们再看这个句子:“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这个“比”字说明什么?这个“更”字又说明什么?
教《猫》,很多老师喜欢花大力气去完成如课后思考探究一的内容整理,也就是让学生分别找出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等并填表。获取信息、把握文本内容,这是需要的,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逐一问答、点点校对,就值得商榷了。毕竟,读出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等是很简单的,学生完全可以在预习时自行完成。我们在课堂上不要去“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而是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讲不出来,或者认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我”家三次养猫的共同点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迅速引导學生进入文本,既考量整体阅读,又需要学生归纳比较。有关养猫的故事,“亡失”是猫的结局,“难过”则写出了人的情感。这种阅读思考又暗扣课文预习一:“一个爱猫的家庭最终‘永不养猫,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课文,注意梳理文章的思路,特别是‘我思想、情感的前后变化。”辨析写猫亡失后“我”难过的三个句子,就是在感知、体悟“我”思想、情感的前后变化。三只猫的亡失,分别是天灾、人祸和己过。从“一缕酸辛”“怅然的,愤恨的”到“十分的难过”“更难过得多”,从“只得安慰着三妹”“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到“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的主动忏悔,从“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的痛心惋惜到最后“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毅然决然,我们既可以看到小说叙事的表层结构(故事直接展示给读者的情节发展流程),又可以初步察觉作品的深层结构(小说的隐性含义或线索)。在默读后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加强朗读指导,初步感受整篇文章的内省语调和愧疚之情。“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这个句子实在是信息量大,“亡失”与“难过”可以链接文本的内容与作者的情感,“比”字又暗示了文章的主要写法,“更”字则强调了小说内容的重点。文章的内容、结构、重心、感情和手法都在其中,以这四个词设计而成的板书又可以轻巧地架构文章主旨,“更”字则可以很自然地将教学推进到第三只猫的相关内容上,真可谓一句立骨。
二、“我”为什么判定猫是杀死鸟的凶手
实录二
师:读了第三只猫的故事,我们知道,这只猫被文中的“我”判定为杀死鸟的刽子手。仔细看这部分文字,想一想:“我”判定这只猫是凶手,根据是什么?
生:第17段:“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所以当鸟死了一只的时候,“我们”就怀疑会不会是它吃了。
师:哪些词可以说明?
生:“常常”“特别注意”“凝望”等。
师:嗯,这说明猫有作案的嫌疑。
生:第19段“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就更加证明了这只猫在人们眼里就是想要吃鸟的。
师:你注意到哪两个关键词?
生:一个是“又”,另外一个是表示时间段的“隔一会儿”,表示频率高。
生:还有,文章里说猫“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这就逮个正着。
生:我觉得第25段也是,“找了半天,却没找到”,就觉得真是“畏罪潜逃”了。
生读:“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师:“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这句话正常怎么说?
生:我以为真是“畏罪潜逃”了。
师:考虑一下:作者在写这句话的时候,为什么给倒装了一下?
生:用倒装主要是为了强调他认为猫畏罪潜逃。
师:也就是在强调这是“我”的主观判断。还有哪些“我以为”的根据?
生:第15段:“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说明大家都不太喜欢这只猫,看它都不是很爽,不喜欢就导致了他本能地认为这只猫不是一只好猫。
师:偏见由此而来!
生:第27段:“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这个“逃”让人感觉它就是干了错事之后畏罪潜逃了,完全没有反叛,就是觉得它真的干了这件事。
生:第15段:“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难看,印象不好,才会更怀疑它。
生:第23段,妻听见了,认定说“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就加重了怀疑。
生:“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没人帮猫辩护,所以它就成了凶手。于是猫的罪状坐实了。
师:这里有一个词——“于是”,画出来。这个“于是”该怎么读?读出什么味道来?(引导学生读出“于是”中的顺理成章、自以为是、难过、愧疚等不同的情感)
师:再看看,在整个第三只猫的故事当中,有一些词出现得特别多,你能感觉到吗?
生:“好像”“似乎”……
长文的教学,要有聚焦点,要有发力点。《猫》篇幅较长,结构清晰,三次养猫的叙写层层推进。前面两次养猫的经历是为详写第三只猫作必要的铺垫,也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凸显主旨。如何才能达到教学耗时少又效果好这一目标?在熟悉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直奔对第三只猫的阅读探究,为学生创设主问题,有层次地探究第三只猫的遭遇及其背后原因,这才是《猫》教学的关键。“我”判定这只猫是凶手,根据是什么?带着这一问题阅读课文重点语段,寻找所谓的证据,以这一教学主问题带动了相关情节的梳理、文学形象的理解以及对巧设情节、语言特色等多方面的领悟,也为后面深悟主旨打下基础。教学小说,就是要利用主问题挑起学生的理解争端,多角度指向文本的内容要点和主旨理解。细读文本,让学生去发现“我”推断凶手是第三只猫即花白猫的理由,这是依据小说文体特征去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将教师“教”的活动科学巧妙地变为学生感受、体验的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不断创新。“我”推断的理由是什么呢?猫的“凝望”,猫“好像”吃着什么,猫“畏罪潜逃”,鸟的死状现场,“我”的潜意识认定,妻的潜意识坐实,张婶的默默无言……细细一读,不难发现,“我”把猫当作凶手全是“先入为主”的思想在作怪。猫的被厌恶,它的“若有若无”,被人“不大喜欢”“觉得难看”,还有它主观上的“仍不改”,都使“我”戴着“不喜欢它”的有色眼镜,带着“一定是猫”的主观臆想,把这只猫的一切举动都视为罪证。小说教学离不开对语言的咀嚼和玩味,正确把握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丰富语义是欣赏作品的基础和前提。在探究情节内容的同时,从语言阅读入手,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揣摩作者的匠心独运,意会作者高超的語言艺术功力。比如反复读“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多角度体悟“于是”一词中蕴含的情感;比如怎么理解文章多次出现“好像”“似乎”“我以为”等词句,引导学生对语言细节讨论分析,在语言的细微处去寻找作者隐藏的东西,为下一步理解文本主旨做好铺垫。
三、“不知名的”夺去猫“所爱的东西”
实录三
师:第二只猫丢失后,我“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那么,第三只猫死亡后,我们也可以仿用这句话.这悲剧也是“不知名的夺去猫所爱的东西”。那么,文中的“我”夺走了猫所爱的什么东西?
生:夺走了这只猫的生命。
师:对,夺走的是猫的生命。还夺走了猫的什么?
生:夺走了猫的温暖。虽然它是一只猫,但它也有自己的情感需求,它也喜欢跟爱护它的人在一起,所以也是夺走了它所能得到的温暖。
师: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猫特别渴望温暖?
生:“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
生:我觉得还夺走了它对“我们”的信任。“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这就是信任。
生:还有尊严、清白。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让它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去了。
师:想得更深了。猫尽管是弱者,但它也有尊严,有追求平等的权利。
生:我觉得还有它对未来的希望吧。
师:是的,猫对未来的好生活是有渴望的,你看看它躺在露台板上是怎样的感觉?
生:“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
师:对呀,这就是它最惬意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它对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希望。再问大家:猫所爱的这些东西是被什么夺走的呢?表面上看是棍棒,实际上你觉得是被什么夺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