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游戏 高效课堂
2018-01-25杨菁菁
摘 要:让学生在自主的游戏化活动中,学习和感受音乐,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的要求。包括学习歌唱知识、技巧,感受音乐内涵、节奏、韵律等,并创新思维和想象,将自身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出来,即为学习和感受音乐的整个过程。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为更好的达到这一目标,可以依托游戏化形式,让学生在音乐中游戏和感受,感悟音乐的律动,掌握音乐知识与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小学音乐游戏化教学策略体系。本文从自主创编游戏、学科综合游戏、综合主题游戏这几个方面,探讨了小学音乐游戏化课堂的建构与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游戏化;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音乐课应从审美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与亲身参与下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注重艺术实践的本质。列斯加夫特表示:“我们应该利用游戏,为了教会儿童掌握自己动作的本领”。为了给学生提供感知和体验音乐的机会,提出引入游戏化模式,丰富学生音乐课堂。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艺术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操与品格具有重要作用。需要重视音乐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发展、合作与创造。音乐游戏化教学,践行了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使得学生自主感受、学习音乐的机会增加,也契合了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身心发展规律,使得学生乐于参与音乐学习、感受与创新。如此,有必要科学预设,创设小学音乐游戏化课堂,奠定学生综合发展的基础。
一、 自主创编游戏,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学习音乐要关注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并重视学生对音乐的积极体验与感受。由此,需要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下,给予学生足够的创新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恰当自主、快乐互动。可以引入自主创编游戏活动,围绕一定主题与方向,引导学生在互动合作下,完成游戏创编过程,也深化对音乐的理解。自主创编游戏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并激励了学生创意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感受音乐。
如《火车开啦》课程教学时,为提升课程质量,教师可以引入自主创编游戏,让学生自主表现,自由创造。首先教师播放真实的开火车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火车开前、启动、开动过程中、火车靠站整个过程中,火车发出的不同声响。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创编游戏,可以是角色扮演游戏,学生分别扮演乘客、乘务员、司机等,感受和表演火车开动的整个过程。配合动作、表情和语言表演,在音乐的辅助下,表现出火车开动不同阶段的异同。或者是参与声音分辨游戏,引导学生学会分辨汽笛声“wuwu”、大车轮“Hong
long”、小车轮“kaca”不同的声响。亦或是模拟小车轮、大车轮、汽笛声各自发出的声响,展开拟声语言和动作表演游戏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创编娱乐式、竞赛式活动,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 角色扮演游戏,激励音乐体验感受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进行分析,他们是一类活泼好动的群体,喜欢表演、游戏,也喜欢互动表现,彰显自己的个性。由此,在认真分析小学音乐教学指导思想及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需求后,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游戏,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展开互动交流、音乐感知与表现,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与表现力。角色表演游戏的实施,需要教师科学预设,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角色,再通过科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投入到角色中,用心感受、领悟,学习音乐中表达的知识与情感。
如《彼得与狼》交响童话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和学习其中蕴含的思绪情感。角色表演时,分小组进行并在组间竞赛,学生选取角色,分别扮演小鸟、鸭子、猫、老爷爷、大灰狼、猎人、彼得的角色,学生通过反复的观看视频和聆听这部交响童话,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展开创意表演过程。通过添加趣味的语言、动作,展现不同角色对应的不同管乐器魅力,并呈现出角色特点与童话内涵。在学生自主的表演、想象与创造中,凸显出角色特色,表达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能有效激活高效课堂。
三、 綜合主题游戏,强化音乐综合素养
(一) 自制乐器游戏,激励动手创编乐器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音乐学习重在引导学生学习、感受和体验音乐,深化对音乐律动、节奏的感悟与表现。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提升学生的节奏、律动感知力,可以引入自制乐器游戏。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准备素材,并创新想象、动手实践,展开趣味生活化音乐器材的制作过程,在不断的体验、实践与探索中,了解不同器材的独特音乐魅力,并在自制过程中,深化对音乐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自制乐器游戏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全身心器官,丰富了音乐的学习形式,让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也提升了学生学习和感受音乐的质量。
如《小花猫和小老鼠》歌唱教学时,为了构建趣味课堂,也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感受音乐,教师引入了自制乐器游戏。可以制作不同的乐器,奠定后续其他音乐课程的学习基础。教师引导学生课前准备素材,展开制作过程,借助几段竹子与橡皮泥制作牧神笙,运用纸盒、硬纸、硬币、橡皮筋等制作成皮筋琴,运用纸板筒软木塞、织针等制作成响笛,木板、绳子、砂纸等制作成呜呜板,带孔的小石头可以巧妙运用成石笛子,玻璃杯、木头汤匙、水这三样搭配起来可以当作玻璃木琴,酒杯中装有2
cm的水可以当作会唱歌的酒杯。还可以用塑料瓶封上各种生米粒、小石子、干豌豆等,制作成摇铃。自制趣味乐器的过程,学生感受不同材料、物品相互搭配产生的奇妙的旋律和节奏。之后,学生运用自制的打击乐器,表现《小花猫和小老鼠》歌曲的旋律、节奏、节拍、结构特征等,由此趣味游戏激活了学习和体验音乐的魅力课堂。
(二) 学科整合游戏,引导全面学习知识
新课改提倡,在教学中积极运用学科整合思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科整合理念下,将各学科融合起来实施教学,能优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小学音乐教学,也需要重视学科综合理论的运用,为学生创造足够的学科综合机会,引导融会贯通,学习不同的知识与方法,并综合性运用与创造。音乐学习可以与体育、舞蹈、美术、语文、品德等学科综合起来,将其他学科元素融入到音乐课堂中,能构建魅力综合性课堂,挖掘学生潜力,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感受音乐魅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如《小手拉小手》、《快乐的音乐娃》音乐课程学习时,可以将其与品德课程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与“请你跟我这样做”游戏,基于品德课程的思想,加强对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又如《雨中》、《第六交响曲》相关音乐知识的学习,教师通过课前录下实际生活中的雨声,或运用多媒体展示真实的下雨场景,选取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将绘画与音乐结合起来,融入生活元素,实施音乐创造性学习。学生们绘画出蒙蒙细雨、淅淅沥沥的雨、倾盆大雨、趣味逗乐的雨、无情的雨等,将学生在生活中对雨的感受表现出来,运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现音乐的旋律、节奏。《火车开啦》歌曲教学,可以与舞蹈艺术结合起来实施教学,通过开展学科综合性质的游戏活动,能引导学生全面学习,并深化对音乐的感受。
(三) 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提升艺术素养
在音乐教学中,为强化学生学习和感受音乐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可以引入综合实践类游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和感受音樂的同时,也感受音乐的应用价值,展开音乐的探索、应用体验,实现音乐的生活化应用教学目标。综合实践类游戏,是将音乐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围绕一定的活动主题,展开音乐感知、动手制作、资料收集、合作交流、调查访谈、生活观察的实践研究过程,在该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全身心器官,积极参与和互动实践,以此能引导学生深化对音乐的理解和运用,提升学生音乐感知力与创造力。
如《我和小树来比赛》、《小小雨点》等歌曲展现了春天的魅力,站在自然的视角,让学生感受自然的魅力,畅想春天,快乐生活。在该主题下,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主题为“关爱春天”,活动形式由学生所在的小组自主决定。可以是组织植树活动,并拍摄下相关照片,或者是设计和制作手抄报活动,彰显春天的魅力,宣扬保护自然的理念,又或者是收集关于春天气息的一些特征照片,并制作成趣味展示栏,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春的气息与生命的伟大。通过组织与实施综合实践类活动,将音乐延伸到生活实际活动中,由此能有效拓展音乐学习范围与空间,深化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并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结束语
妙趣游戏,能有效激活趣味、高效、以生为本的课堂。在音乐游戏化模式中,学生自主参与、趣味实践、思维创新,游戏化课堂为学生自主学习、感受音乐提供了契机。通过小学音乐游戏化课堂的建构与实施,学生会更加重视音乐课程的学习,并且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大大增强,增强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的妙趣、感悟音乐的魅力、实践音乐的技能,能有效提升学生艺术素养、音乐技能和综合能力,强化学生音乐感知力、学习能力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徐燕妮.让音乐成为游戏的伙伴-浅谈小学音乐游戏的有效开展[J].艺术科技,2015(12):283+290.
[2]许多.“寓教于乐”的学前教育模式创新——在游戏体验中感受音乐之美[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13):113-115.
[3]龚晓红.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小学音乐游戏教学法的有效实施[J].教师,2016(9):92-93.
[4]黄鹂儿.让学生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音乐[J].福建教育,2014(47):59-60.
作者简介:
杨菁菁,二级教师,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