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训练中提高后进生体育技能的有效方法探究
2018-01-25冯春
摘 要:对于体育学习来说,不同的学生的确处于不同的起点上,因此在学习中表现出的能力和天赋也不同。体育后进生的形成是由于个人兴趣、身体素质等主客观因素导致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识到后进生的特殊性,采取针对性的手段使他们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获得身心的同步健康发展。本文将围绕高中体育训练中提高后进生体育技能的有效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体育训练;后进生;体育技能提高;方法
一、 引言
体育后进生与文化课的后进生不同,他们有一些并非是通过大量的训练就可以达到其他学生的水平,个人的体质有时占据了主要的因素。那么教师在教学时也不可一味地强制要求后进生参与,加大他们的训练量,否则将会导致更为严重问题的出现。那么如何才能使后进生跟上教学的进度,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呢?不妨借鉴以下几点建议。
二、 了解后进生的成因
教师要了解每一名后进生,明确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成了后进生,再针对问题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和手段,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妨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高中体育训练的看法。问卷内容包括对体育训练的喜爱程度、个人在身高、体重方面的基本信息,平时参与体育训练的成绩等多方面。学生的答案基本上就能够体现出后进生的成因。如一些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的喜爱程度极低,这就是兴趣不足导致他们不愿积极参与;一些学生身材矮小或肥胖,在训练中长期落后;还有一些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弱不禁风,长期在体育课上请假。这些都是导致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教师在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就能够在后期的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帮助他们脱离当前的困境。
三、 采取分层教学方法
调查问卷只是为了让教师了解学生,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教师面对全体学生,提出同样的训练要求,一些由于身体素质不强而形成的后进生难免会超出自身体能的负荷,这对他们很可能会造成伤害。因此教师在训练中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为这部分后进生制定出不同的训练“套餐”。如在1000米的长跑训练中,教师可以按照班级中的学优生、中等生、后进生划分三个层次,学优生进行1000米的训练,如一些学生身体素质极强,具有很大的潜力,还可以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加练;中等生可以进行700-800米的训练,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的调整,自由选择;后进生可以进行500-600米的训练。对于一些身体情况极为特殊的学生,还可适当降低要求,在以后的训练中再逐步提高难度。这样灵活、具有弹性的教学安排真正满足了全体学生的需求,后进生再也不必为高难度的训练而苦恼。尽管他们的起点较低,但相信通过不断的训练,他们的身体素质定会逐步增强,能够承受的训练强度也将提高。
四、 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还有一类后进生,他们的身体素质较优,也具有一定的体育发展潜力,但却难以对训练提起兴趣,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不足。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反思自我的教学方法,是否与高中学生的兴趣点相一致,积极地调整,使这部分后进生能够感受到体育训练的乐趣。如篮球教学是大部分女学生所不喜爱的,在教学“三步上篮”时,大部分女生在训练中都十分随意,效果不理想。男生基本可以在数次的训练后做出标准动作。因此在这一堂课上,女生就是我们面对的后进生。为此,教师可以首先教室中为学生播放NBA的篮球比赛视频,抓住学生的眼球,通过慢放将投篮的瞬间徐徐地展现在画面中。相对于教师演示,这样的动作示范更精细,有助于学生掌握,打消一些女同学的畏难和抵触心理。再如,教学“运球”这一技术点时,可以组织男女生各自开展“运球追人”的游戏,如中途运球失败则需要回到起点。学生为了获得胜利会仔细研究运球的要领,在游戏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训练。此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结组合作学习,相互监督,指出不足,在完成训练后一同展示結果。这样能够使一些优等生带动后进生,也能够解决教师由于时间限制无法对全体学生进行指导的问题,可谓是一举多得。
这样丰富多样的体育训练形式能够使一些由于兴趣不足而形成的体育后进生逐步提高,掌握技能,改变对体育训练的看法。
五、 结语
总之,高中学生应拥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的青春活力。而体育训练是他们焕发活力的一剂“强心针”,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当今,高中体育训练中还存在许多漏洞,这导致一部分学生成了所谓的后进生,教师必须对自我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调整,了解后进生的成因,采取合理的方法转化,争取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体育训练中掌握一定的技能,得到一定的收获,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刘胜栋.高中体育训练中提高后进生体育技能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6(7):18-18.
[2]刘卫东.高中体育训练中提高后进生体育技能的有效方法探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00149-00149.
作者简介:
冯春,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