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1-25刘雨龙
摘 要: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文明的国家,诗作浩如烟海,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学习古诗词,是认识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绝好途径。由于其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富含哲理,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首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古诗词教学非常不尽人意,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下教学需要,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积累,学习古诗词,对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非常重要,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首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古诗词都是当前学习重点。要想抓好古诗词教学,必须摒弃当前古诗词教学不合乎新课程标准的东西,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一、 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方式不能适应教学需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新课改教学要求,需要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来取代。由于部分老师教育理念跟不上教育步伐,小学语文课堂仍有传统的教学模式痕迹,特别是古诗词教学。小学生的心理、生理有别于成年人,其思维还处在表象、直观阶段,对于深奥的古诗词难以理解和领悟。主要教学方法还是让小学生死记硬背,长此以往,小学生根本无法从古诗词学习中获得乐趣。
(二) 将阅读与知识讲解割裂
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方式应该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古诗词教学中,部分老师在脱离阅读的情况下,就对字、词、句进行讲解,低年级学生根本听不懂老师的讲解。例如在学习《赠汪伦》一课时,老师开篇就讲解诗义,接着就是字、词、句解释,随后就是字、词、句进行背诵、默写,这种侧重知识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充满魅力的古诗词变得枯燥无味。
(三) 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降低
由于小学生特殊生理、心理特点,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带有明显的感性思维,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会认真学习,不感兴趣的东西,会敷衍了事,即使你逼迫他们学习,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由于教学方式的落后,根本无法让小学生体会和感受古诗词魅力、意境和意蕴,加上老师不会使用教学工具,让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小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逐渐降低。
二、 提高小学古诗词教学效率的对策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小学古诗词教育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语文老师投入许多精力寻求更多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小学生感受古诗词作者情感和品味诗词意境意蕴。由于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生理特点,加之小学生远离背景时代,要想做好古诗词教学,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有效教学。
(一) 将古诗文的学习与大课间活动有机融合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大课间是小学生展现天性的最好时间,老师要抓住这一时间段,将古诗词引入到小学生的大课间玩耍之中,“古诗词背诵填句”“抽签填写诗句”成为大课间活动内容,老師说古诗的上句或者下句,再或者说某句诗文的含义,让对下句、上句或者说出古诗文标题,每半个月都对大课间活动进行总结,评出“小诗人”“书香班级”,这种形式的开展,促进了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二) 引入多媒体技术,创设古诗词意境
由于小学生远离古诗年代,加上老师课堂教学方式落后,小学生会对古诗词课堂产生厌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引入多媒体技术,用多媒体制作动画课件,在讲解诗词同时为学生呈现出古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在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我从诗题入手,引出送别诗的特点。通过展示江南三大名楼,让学生领悟了古诗的吟唱之美……我通过地图,直观展示了“黄鹤楼”和“扬州”两地位置,顺势理解词意;又利用多媒体展示长江顺流而下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下扬州”中“下”字的准确性。当学生不理解“烟花”时,我又展示了两幅图片,一幅是烟雨迷蒙中景象;另一幅是绚烂的烟花绽放美景。这样一比较,学生立刻领悟到三月的扬州繁花似锦,如烟雾浮动之意境。通过多媒体不仅促进了学生对古诗词理解,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 在校园内开展多种形式的古诗词活动
1. 在校园内唱响古诗词。古诗文读起来妙不可言,唱起来更是悠扬动听。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音乐人将古诗词和现代音乐有机融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古诗词唱”,古诗的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曲调表现出来。为配合古诗词教学,我们在全校开展了“‘古诗词唱汇演”活动,在校园内唱响古诗词,在课间,校园内每个角落都能听到学生学唱古诗词歌。通过这个活动,不仅增加学古诗词数量,而且还提高学古诗词质量。2.
展示学习古诗文成果。学习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运用也能促进古诗词学习。我们在校园内组织开展了“学古诗词成果”展示活动,展示的形式也各不一样,低年级学生通过表演,再现古诗词意境;高年级学生则展示了模仿创作古诗词,有一部分同学则用书法和中国画来表达古诗的意境,在校园内,学习古诗,模仿古诗,演唱古诗,表演古诗成为一种风尚。
(四) 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古诗词模仿创作
在古诗词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古诗词知识进行模仿创作,使学生能够通过语言转换来体验、理解古诗文,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赠汪伦》是李白七言绝句中一首送别诗。在教学中,首先我通过诗句来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的好友汪伦送别李白的场景,之后,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实际情况,在亲朋好友之间写一首告别诗,同学们之间充满了乐趣、情感和友谊。其中一位学生写道:“李梅乘车去远方,再见声声耳边绕。铁轨延伸长又长,怎及张影送我情。”通过模仿古诗文创造性地表达,可以鼓励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信息处理、加工和知识意义,从而达到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参与自我探究学习的目的。
作者简介:
刘雨龙,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市三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