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军:讲述江南世家大族的收藏与文化传承

2018-01-25董萍

收藏·拍卖 2017年8期
关键词:吴湖帆传家收藏家

董萍

江南自古富庶,也是文风昌盛之地,明清时期江南世家的收藏更是冠绝天下,尤其到了清末,更是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文人家族收藏。近年来,苏州博物馆就策划了一系列的家族收藏特展:2016年12月,“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2017年的“梅景传家——清代苏州吴氏的收藏”,以及2018年、2019年的“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如此“大手笔”的策划,让原先隐藏在国宝背后的家族故事得以完整地向世人讲述。以家族收藏为线索展览呈现,可以带给观者怎样的思考和解读?对于当下的我们又有怎样的意义?

《收藏·拍卖》:苏州博物馆的“清代苏州藏家”系列学术展览颇受外界期待。能否谈谈当初为什么会策划这系列的展览?

李军:苏州作为明清时期引领文化潮流的城市,在明清两代涌现了一批艺术家与收藏家,他们是时代文化的先驱与主力。之前我们策划了明代“吴门四家”展览,以书画家为中心,集中展示其作品,呈现明代苏州在艺术创作上成就。这主要针对书画爱好者与中国艺术史研究从业人员,为他们提供近距离接触、亲眼赏鉴、深入研究的机会。在“吴门四家”展期间,我们就已经在考虑后续做什么样的展览。故宫的专家无意中提到,其实苏州除了艺术家,还有一批与之互为表里的、顶尖的艺术品收藏家。我们考虑到如果仅选择一两位单个收藏家来作展览,似乎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苏州的收藏风气及其影响,经过多方商讨,决定以清代苏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收藏家家族为主题,开启新的展览序列,最终就推出了“清代苏州藏家”系列学术特展。

这个系列展览,选择了清代晚期苏州有收藏传统的家族,依次选择不同的侧重点,策划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的临展。这个时期是传统私人收藏向国家公藏过渡的转折点,藏家手中汇聚了明清以来流转在江南、乃至全国的珍贵艺术品,通过家族传承,几代人的递藏,积累了丰富的藏品,历经近百年来政治变革,私家收藏不可避免地被时代洪流所冲散,大多归入公藏。与“吴门四家”相比,这个系列的展览,展品类别不只是单一的书画,还涉及青铜器、玉器、古籍、碑帖、文房、手稿等,可以更广泛地满足各类受众的喜爱与要求。在展示藏品的同时,讲述其背后的故事,梳理流传的脉络,探索收藏家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

《收藏·拍卖》:能否介绍一下2017年的“梅景传家——清代苏州吴氏的收藏”的筹备情况?你们希望反映吴氏收藏的哪些特点?

李军:“梅景传家”展从今年1月起,就已经开始筹备,借展展品已经确定。此次展出涉及国内外文博机构10家,海外涉及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国内则涉及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旅顺等地8家文博单位。此次展品超过130件。其中,青铜器18件,2件来自美国;玉器37件,28件来自加拿大;书画40余件,唐宋以下,元四家、明四家、清初六家的作品,都已齐备;碑帖11件,有“梅景四宝”之一的宋拓《梁萧敷敬妃墓志》及金农本《常丑奴墓志》等;文房11件,有吴大澂所用砚台,意斋所制紫砂壶等。另外,还有吴氏家族的手稿和书画作品,比“烟云四合”展品多半左右。

“梅景传家”展侧重点在于“传家”。首先是吴大澂、吴湖帆祖孙二人之间的藏品递藏关系,还有画学的家族传递。其次是吴湖帆的婚姻和书画收藏之间的关系,包括他与夫人潘静淑的结合,为他带来的潘氏攀古楼的藏品等。第三是吴湖帆子女的收藏,若算上吴思欧这一代,那么这个展览也可以说是反映了吴家四代人收藏的脉络,同样可以让人们看到藏品的流转和收藏的特点。

这个系列展览侧重于从家族出发,因为一个人的收藏毕竟有限,通常需要经过几代的积累和传承,藏品的规模与质量才会凸显优势。从“梅景传家”展中,我们可以看到祖孙收藏的一脉相承,而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吴大澂主要收藏青铜器、玉器,书画、碑帖也有涉及。吴湖帆的主体是书画、碑帖,器物类的藏品大多来自意斋的遗产。从“梅景传家”展中,不仅能看到祖孙之情,还能看到夫妻之爱,父子之慈。展品背后,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也饱含着主人的喜怒哀乐。

《收藏·拍卖》:能否谈谈为何这些家族收藏能够历经数代,代代相传?

李军:江南地区的家族收藏,對于藏品的流传、保存,起到了积极作用。藏品本身对于藏家而言,是最好的实物教材,对于培养子弟对艺术、学术的兴趣,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地位。加之传统中国对于家族、家风的重视,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家庭教育,使得藏品能够在家族中获得几代人的传承、积累,甚至不断壮大。这既是家族理念上的传承,也是实物藏品上的继承。

《收藏·拍卖》:通过家族收藏,古人试图去传递哪些家族的精神和传统文化?这对当下的中国有何借鉴的意义?

李军:说到家族收藏,其基础就是这个家族中的人。一旦这个家族因为政治、经济等方面出现问题,作为文化附体的收藏,必然会被波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著名的收藏家,遭受政治、经济的重创,藏品被转手或没收,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收藏可能是家族精神的载体之一,但更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重要手段。一个家族不可能永远强盛、永远保有他们的收藏,私家没有聚而不散的收藏。藏品本身对于家族而言,除了作为财产被继承、分割之外,更多是作为物质、精神生活的延续,在祖孙、父子之间传递着。而大多数藏家,都将藏品视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强调保存、流传是家族的历史使命。

通过对以苏州为代表的清代江南地区收藏家族的重点梳理,发掘藏家的历史与精神。对于当下的国人而言,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现实生活的影响,为有志于收藏的私人收藏家提供经验与帮助。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今天的传统文化教育,无论是普及性的,还是精英化的,都提供了很好的实体范本,供我门研究、参考。同时,也为重新反思如何利用、借鉴传统文化中好的一面,我们只是以展览的形式,作了一个小小的尝试。

(编辑/雷焕昂)endprint

猜你喜欢

吴湖帆传家收藏家
千秋家风
中年三守:守礼、守业、守心
记旅美收藏家翁万戈先生
纪录片《传家2》将播 新锐导演筹划四季风流
可疑的手印
传家,发现世界家具史里的高贵灵魂
吴湖帆鉴藏古代书画专题(下)
梅景书屋
吴湖帆黄宾虹两大山水巨匠力作领衔诚轩春拍
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