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社区文化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思考

2018-01-25刘丹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社区文化公共文化和谐社会

刘丹

摘要: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多关注追求衣食住行、经济指标、富裕程度层面,而对于在现阶段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认知上,更加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对于社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来说,充分认识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战略意义,解析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从而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区文化;公共文化;和谐社会;青岛社区

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精神指标,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当前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总体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指示。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战略性文化目标,将引领我国的社区公共文化建设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尤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建立健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是文化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但是当前城乡的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将通过对这些不足的分析及结合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对于公共文化建设的一些活动分析来总结,希望能对社区文化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提供相应的思路。

首先,各级政府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及市政建设不配套的地区。全国文化系统每年都有事业经费,但仅占全年财政收入的0.4%,人均文化事业费也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非常之少,农村文化建设投入相较城市严重不足,在部分偏远乡镇地区,公共文化机构功能不完善,缺乏专职文化宣传人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进程,不利于大文化的协调发展。

再次,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陈旧,管理体制不健全。乡村文化建设最大的软肋在于硬件设施的缺乏或不健全,文化馆、图书室、公园等这些设施基本只有城市存在,对于乡村来说极为稀缺,即使部分社区存在,也是摆设,多用于应付上级检查,不能实现建设者的初衷,甚至“空壳化”。

第三,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农村社区文化站、文化室等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面临多种危机。首先,公共服务形式单一,缺少对服务内容的深入研究,因而很难赢得公众的认可,难以满足公众对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再者,在“重整顿、轻培育”的农村社区文化市场中,公共文化产品数量萎缩,娱乐项目日益萧条;第三,农村社区文化服务机制不健全,政府及有关部门文化活动组织缺乏长效机制,趋于形式。

第四,国家政策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杠杆调节作用不够。国家出台文化经济政策后,各地政府也相应颁发相关文件,但实施力度不够,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激励制度尚不完善,对社会各界共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动员力度不够,社会资金流转不畅通。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居民对社区提供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社区公共服务场所不足、功能不够完善等问题逐渐显现。为了更好的服务社区居民,丰富社区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向基层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夯实基层组织,加强和完善基层社区组织管理,进一步强化农村社区自治和文化建设。部分社区也采取了一些有利措施,下面将结合分析青岛市个别市区在丰富社区文化建设上的措施,希望能对全国范围内的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借鉴模式。

第一,加强社区文化公共服务队伍建设。青岛市市南区为发挥好社区中心作用,切实提高社区共公服务水平,于2010年在山东省率先设立了农村社区文化站,选派业务骨干常驻文化站办公,其中处级干部70余名,担任文化站站长,实行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的合署办公,构筑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组织管理局面,实现无缝隙、全覆盖的社区文化服务体系,有效提升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专职化和高效化水平。此外,市南区适应新时期社区管理和服务的需要,积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严格新聘用人员条件,选聘100余名大学生进入社区工作,有效提升了提升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效率和水平,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更加优化,大专以上学历工作人员达到了80%,本科学历达到了20%。

第二,因势利导,建设文化阵地新特色。文化部门充分发挥指导和参谋的作用,将打造特色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三个中心”设计规划建设相结合,根据街道社区的固有资源建设了一批特色文化活动中心。如今,已建成的社区文化中心在全部达到“五室一场”的标准上,又提高了“电子阅览室”内设备的配置,扩大了图书室面积,增加了图书种类和数量。八大湖办事处在2000平方米的天台路社区设立了历史文化墙、儿童手工制作室;江苏路街道龙江路社区建设了天文科技馆;珠海路街道香港花园社区建设了中英文儿童图书室、并在文化中心内第一个设立了市南老年大学社区分校;湛山街道盐城路社区建设了“社区影院”,在湛山社区建设了“金平安书屋”;金门路街道仙游路社区开辟了儿童图书阅览室。这些特色的活动场所,为不同爱好、不同年龄的居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

第三,本着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丰富社区文化娱乐生活的宗旨,充分发挥好社区居委会服务职能,四方区还结合实际开展不同层次的农村社区文化服务,在节假日、纪念日期间,在农村社区进行科教文化宣传,加大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环境保護、文明行为的教育宣传力度,维护民族团结,不断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在驻街单位和居民区积极开展不同规模的社区文化服务工作,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陶冶居民的道德情操,提升居民的思想文化修养,共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再者,积极筹备社区老年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以创建学习型社区为宗旨,广泛开展学习与宣传,不断总结,与时俱进,充分调动民众在社区文化建设上的主动性。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脸谱,是一个地方最生动的标识。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加快了社区文化体系建设的步伐,活动中心的紧抓,文化队伍的建设都是社区文化成果的彰显。青岛市各社区活动的进行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不断加大对社区文化中心的硬件投入,标准化、统一服务化管理,对市区内有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努力做到设施互补,共建共享,发挥人才优势,既有利于开辟文化工作新领域,同时又是对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实践。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区文化公共文化和谐社会
宁夏生态移民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探究
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
互联网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思考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究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