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媒介背景下基层党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

2018-01-25田育川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媒介思政教育党校

田育川

摘要:我国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基层党校思政教育,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有必要提升基层党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另外,面对新媒介背景的影响,基层党校思政教育必须做出合理的规划,要保持阶段性的革新。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新媒介;基层;党校;思政教育;实效性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基层党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应坚持与时代的发展相互结合,要努力在固有的工作水平上寻求新的突破。新媒介时代的来临,促使信息的传递更加迅速,并且在评论的开发程度上也不断的提升,这些都对基层党校思政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应坚持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教育体系,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

一、新媒介背景分析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地方的基层党校思政教育,都开始不断的做出提升,尤其是在实效性方面,希望能够获得更好的巩固,减少固有的缺失和不足。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新媒介背景的出现,给基层党校思政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在日后的实效性提升上获得更好的成绩,必须努力对固有的不足做出一个科学的完善,避免对将来的工作构成隐患[1]。经过大量的讨论与分析,认为新媒介背景的影响和特点,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项内容上:第一,新媒介的出现,导致很多消息的传递都非常迅速,百姓的言论和社会上的观点持续增加,为了更好的避免错误的思想侵袭,基层党校思政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要不断的对自身做出合理的改善,提高教育的可靠性、可行性[2]。第二,新媒介的背景发展,未来还有很多的拓展空间,我们想要在日后的教育成绩上获得足够的目标,应坚持在实效性的提升过程中,对正确的方法、手段予以积极的落实,告别不良问题。

二、新媒介背景下基层党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基层党校思政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同时在很多方面都要努力通过正确的手段来完成。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创造出更高的价值,一定要对新媒介背景做出科学的适应,要努力对基层党校思政教育做出持续性的完善,从而更好的改善工作当中的不足,加强技术的积极落实,努力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一)摒弃传统教育理念,与时俱进

基层党校思政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既往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教育手段来完成,表面上能够得到良好的效果,实际上并没有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并且由此造成的问题是非常多的。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基层党校思政教育的未来实效性提升,需要积极的摒弃传统教育观念,坚持按照与时俱进的模式来操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对固有问题做出良好的改善,将多方面的问题做出一个科学的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注重思想启示,因此,传统的教育方法并不能够真正在教育上让受教育者信服并乐于接受。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双向互动,及时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也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取得思想启发的作用。与时俱进既是创新的要求,也是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的要求。因此,在基层党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应该时刻谨记以受教育者为主体去开展教育工作。从这一点来看,基层党校思政教育的未来工作,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应坚持在多个层面上积极的努力,这样才能创造出较高的价值。

(二)统筹兼顾、深入具体

对于新媒介背景下的基层党校思政教育,想要让其在未来的实效性层面上获得更好的提升,还必须按照统筹兼顾、深入具体的模式来完成,这样不仅可以在相关问题的处理上得到良好的效果,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可行性。第一,基层党校思政教育之前,应对所有的受教育者,都做出合理的了解,从而在教育的全局层面上,能够做出一个科学的把控,为将来的工作进展,努力创造出更多的合理条件,最大限度的改善固有的问题和影响,确保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得到预期效果。第二,深入具体的开展,主要指的是对于个体化的思政教育。每一名受教育者,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具体的思政教育手段上,要结合个体的某些特殊性来完成。既往的教育总是在全局上努力,因此没有对个体的教育进行高度重视,由此产生的不良影响是比较突出的。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國家,在日后的基层党校思政教育中,无论是全局,还是个体,都必须做出良好的落实。

(三)注重言传身教,增强实践性

对于现阶段的基层党校思政教育而言,有很多的方面都需要努力落实积极的挑战,否则无法在具体的工作成绩上做出科学的改善,更加难以将各项工作目标积极的实现。经过大量的讨论与分析,认为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还要注重言传身教,要努力的在实践性层面上做出提升。第一,教育者不能总是表现为理论教育,而是要带领受教育者,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要对社会上的一些问题和发展趋向做出了解,从而在日后的工作中,明确自身的责任,从多方面来改善工作的不足。第二,在实践过程中,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一边实践,一边做出总结,并且要对日后的工作规划,存在明确的认知,不能总是按照老旧的工作模式来应对,确切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来指导理论的思维,做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良好的成绩。

总结:

本文对新媒介背景下基层党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展开讨论,现阶段的工作开展比较有序开展,各方面未出现明显的缺憾。日后,应继续在基层党校思政教育方面,不断的做出深入的探讨,要努力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做出合理的提升,最大限度的巩固固现有工作已经取得的成就,将工作的可靠性、可行性做出一个科学的巩固,大力提升全员的创造性思维,为基层党校思政教育在将来实现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彤.探究基层党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亚太教育,2016,(17):137.

[2]金宇雅.基层党校教育培训“行业和区域化”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4,12(05):165.

[3]刘鹏.谈高等院校基层学院党校现状及建设对策[J].统计与管理,2014,(09):171-172.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媒介思政教育党校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