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生幸福人格生成方法论

2018-01-25丁心镜

科教导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人格

丁心镜

摘 要 马克思人学思想对于高校工科生人格生成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生成是生命以系统存在为存在的生命成长过程。在高校里工科生形成健康体魄和健全心理,生成科技创新的能力,生成艺术人格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志向,生成具有社会责任心的道德人格。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存在是实践的存在,满足是实践的满足,人格生成是主体实践的过程,工科生幸福人格是学生在高校的学习实践、生活实践、社会实践活动中生成的,积极实践是工科生成就幸福人生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工科生 人格 生成

Abstract Marx 's thought of human be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eneration is the lif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system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process of life growth. In the universi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to form a healthy and healthy body, generate 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generate artistic personality quality, and establish a volunteer for the people, to generate a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moral personality. The practice point of view is the basic view of Marx's humanistic thought, existence is the existence of practice, satisfaction is the practice of satisfaction, personality generation is the main practice of the process, the students are happy students in college learning practice, life practice, social practice In the generation of active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way to generate happiness on life.

Keywords engineering students; personality; generate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国家人才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是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转变的伟大举措。[1]针对卓越工程师的素质要求,如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建设的优秀工程人才,是高等學校肩负的光荣使命和责任。为探讨工科生幸福人格的生成规律,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为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任务,笔者运用马克思人学观就现代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教育进行理论思考。

1 工科生幸福人格生成概说

马克思人学主旨是人本思想,终极关怀是人的幸福。马克思认为人是存在物,人有自然性、社会性和现实性,人的本质是“需要和需要的满足”,[2]满足需要的途径是生命、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高等教育是要以马克思人学观为指导思想,发挥社会生态效益培养教育学生形成健康、科学、艺术和道德的全面素质,促进其幸福人格的生成的教育。

生成是生命以系统存在为前提的生命存在,即形成、发展、变化,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生命连续不断的成长过程,是生命活力的展开过程。马克思认为人与外部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是与其一致的对象相统一的活动。工科生是未来的工程师,高等学校,特别是高等工科院校是工程师的摇篮,是工程师人格生成的基地。工程师是工程的构思者、设计者、建设者、使用者。工程师的工作牵涉到人民的安全与福祉、社会文明与进步。从思维性质来说,工程师的思维是规划性思维又是创新性思维,从职业性质来说工程师是科技工作者又是社会工作者;工程师的人格是科学人格、是艺术人格、是道德人格,是幸福人格,工程师的人格特征应该是幸福人格特征。工科生幸福人格教育是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主要目的。高校高雅优异的文化、科学严谨的治学氛围、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热烈浪漫美好的生活节奏是生成工科生幸福人格生成的生态环境。

2 工科生幸福人格培养方法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根本是人的全面发展,其关注的是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平等、人的幸福。人的全面需要和被需要是各种主动和被动的关系的总称,是现实和未来的,是此地和彼地的,是整体的人的整体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整体人”幸福人格的生成生长过程。幸福人格是健全人格,身体心理健康的人是幸福的,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是幸福的人,具有审美情操的人是幸福的,有道德的人是幸福的,人的需要的实现和满足是人幸福的生长生成。

2.1 工科生健康人格生成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主体的存在物,人是生理的存在,安全的存在,尊严的存在。人作为自然实体要占有一定的空间,要和自然有交换;人又是一个意识的存在,人不时在进行善恶的判断和行为的调整。人是存在,自己的存在就是世界的存在,没有生命存在,世界存在价值也会失去。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关怀生命、善待生命是高校秉持的首要态度。工科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他人的生命,善待一切生命,善待自然。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爱惜,那么,这个人也不会爱他人。大学体育运动对于锻炼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能、健美身材、健全心理、强化学习意志都有益处。工科生是未来的工程师,工程师身心健康和谐才能创造出健康的作品。健康的体魄,也是工程师职业性质的要求。身体是个体生命存在实在,是精神的依托,是个体幸福的基础。高校要把体育教育作为重要教育课程,制度性开展体育活动,进行各种球类及其它兴趣运动项目。实验表明,人在运动后大脑内产生阿尔法波,引起人兴奋、愉悦、快感。坚持经常运动,身体处于健康状态,精神振奋,学习效率高。经常运动的学生往往身体康健、胸怀开阔、意志坚强、有团队意识。endprint

2.2 工科生科学人格生成

马克思人学的基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想,自然界是遵循一定的宇宙法则的生成,宇宙在不断地变化,矛盾运动是变化的原因,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变化,任何事物都有内在规律性。高校教材是学生科技知识、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工科生依照学校课程系统掌握工程理论科学体系,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养成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尊重现实,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高校要激励学生科技创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科生在高校形成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精神是职业幸福的基础。一个人配享幸福的基本条件是个体能力,能力是主体社会担当、社会认同、社会肯定的根本,工程师的能力体现是工程科技创新能力。科学精神是求实精神,实事求是是科学研究的精髓,科学活动就是创新实践活动。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区别在于创新意识,创新享受。工程师职业是创造新事物,创新是工程师的特质。科学创新的过程是人的“高峰体验”过程,是感受美好体验的过程,是享受幸福的时刻。人的创新是在自觉、自主、自为状态里,是自由境界下的实现。创新是个体生命力的体现,创新是社会进步动力源泉。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科学的激励政策,师生间平等的亦师亦友关系,同学间辩论是非的传统习惯,都可以激发学生创新的快感。形成科学思维习惯,养成科学态度,生成工科生创新人格品质。

2.3 工科生艺术人格生成

马克思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和内在尺度和外在对象及环境相符合状态。人有多个生存维度,是具有生理、心理、生活、伦理和精神维度的全部生命活动过程,美感是人的自由意识、自由意志,审美具有人的全部生命生存价值,美是人的追求,而艺术也是工程的生命力。职业要求工程师必备较高的艺术素养。工程师的职业是创造美的职业,能够认知美、体验美、感受美,才能生成美的灵感,悟出美的真谛,创造美的事物。高校要注意引导学生组织开展的各类社团书法、美术、音乐、演讲比赛等艺术性活动。艺术性活动是一个载体,启发学生创造美好的激情,同时激发学校活力。“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只有由于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5]“我的本质活动的感性爆发,是激情在这里就成了我的本质的活动”,[6]美丽的工程事物是工程师美好人格的映现。学校多彩的艺术性活动必然催生出充满激情、想象力丰富、创新力旺盛的工科生-未来的工程师群体,他们将创作出美轮美奂的工程杰作,他们将丰富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

2.4 工科生道德人格生成

马克思认为个体的幸福是在社会中实现的。人是社会的存在,是在和他人的关系中的个体存在,他必须和人发生联系,我是他人的存在的存在。人是社会人,人是社会活动的产物,人和人相互交往,相互依赖共同生存发展,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决定人的道德性。工程师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是人类幸福家园的规划者和建设者,是享有尊严的群体。作为个体,需要他人的認可。对于个体价值,需要他人的认定,需要他人对他存在的意识。工程师个体是作为尊重的受体,也是为社会服务的主体。工程师的角色和使命使工程师具备科学技术能力、道德责任能力和审美能力。高校教育的另一主旨是把工程师道德责任教育融渗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政治思想课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做事的过程中学会做人。人要生存得好就是把各种关系处理好,学会生存就是能处理好各种各类的关系。学会生存就是学生在处理各种关系中懂得物理、事理、义理和道理。道德是实现人自身和谐、社会和谐的技术、技巧、方法,道德是人类生存的智慧。人不是单向度的存在,人生有生命维度、生活维度、还有精神维度。马克思认为人主要存在在生活维度里,人们的价值判断,情感的发生,道德责任的修养,能力的锻炼都是在生活维度里实现的。人是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动物,人的各种需要只有在社会的交往中得到满足,在社会里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在互相的社会联系中实现着个体的价值,在社会和谐的相处里获得人生的幸福。道德的核心维度是人的责任,责任是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链,是人类关系网的结点,一个人要有责任,负责任的人是有道德的人。一个人能够负责任,人生才觉得有意义有价值。有价值有意义的人是快乐的人、幸福的人。高校道德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去负责任,创造担当责任的机会,激发责任情感,形成责任意志,锻炼道德责任能力,生成工程师道德责任人格。

2.5 工科生幸福人格生成

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的本质,人的需要有物质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需要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活动而达到需要的满足,人的生命在需要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中展开,需要的满足使人获得美妙的积极的心理体验。“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4]“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从幸福学视阈下,个体的幸福是由个体积极体验、个体积极品格和积极环境三元素实现的。一个个体具有其特殊性,但又具有普遍性。个体是一个个体,又是一个总体,是情感感受和理性思考,是各种观念和不同行为体的综合。工科生的学习活动是幸福的学习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校的工作应该在很大程度上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高校教师的职业能力要求是能够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探寻新奇的期待和破解奥秘的兴致。兴趣引发快乐,快乐集成幸福。没有兴趣就没有快乐,长期的痛苦生活不会养成积极习惯,也不会形成幸福人格。幸福是个体的生命活力表征,是主体美好的心理体验,是个体需要满足后的满意表现,是身心和谐以及与环境和谐愉悦的精神状态,是个体人格积极品质的体现。个体幸福感是取决于个体的幸福观,幸福观说到底是积极的价值观,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正向理解、积极判断和积极选择。学校要引导工科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树立工科生角色意识,生发工程师自豪感,建立其产生浓厚的工程师志趣。理想信念是更高层次的精神驱动力,由志趣引发乐趣。继而产生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然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真挚情感。完满的幸福是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客观幸福与主观幸福,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的辩证统一。工科生在高校培养的积极品质潜移默化生成的幸福人格也将成就其一生的辉煌。endprint

3 工科生幸福人格培养的重要途径——“实践”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成为“总体存在物”。劳动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实践活动。人的意识是在实践中出现的,人对自然界规律的理解是在实践中认识的,人的美感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人的道德责任是社会实践中实施的,人的幸福是在实践中体验的。满足需要的途径是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本身实际也是一种需要,并且是重要的需要。

途径一:学校学习实践。马克思认为人的思想意识是来自于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工程师的成长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外部环境是工程师的人格生成因素,也是工程师人格的成长因素。高等学校是培养工程师的摇篮,高校文化建设对于工程师幸福人格生成影响重大,大学精神弘扬对于工程师的职业生涯成功意义深远。平等、尊严和自由的大学精神,积极进取、友善和谐、沉着坚定、认真严谨的工科生群体品质互相熏陶,是工程师成长的生态环境要素。学校社会要尽可能提供给工科生工程实践的机会,工科生也要积极主动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工程能力,在工程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道德责任感,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人格。近年,教育部多次特别发文要求高校加强实践育人,并且对于卓越工程师培养专门明确要求,企业和学校结合,工科生要有不少于一年的企业工程实践活动。[7]学校的课堂实践、课外的实训活动、校外的實习见习、社会的实践等都是工科生幸福人格成长的土壤。学校科学教育的理念,学校的校训、校风、教师形象,学校行政的勤勉服务、公平公正的待人都润物无声地滋养工科生的人品,培育着工科生幸福人格生成。

途径二:社会生产实践。“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工程师作为科技能力、道德能力、审美能力的综合能力品质的实践实体,作为自由意识的人,是社会的建设者,是美的创造者,是幸福的追求者。工程师的幸福人格生成是主体自由、自发、自动的觉悟过程和工程行为养成过程,生成的主要途径是主体的工程科技创新学习生活实践活动。工程师是造物者,是物的规划者、制造者和使用者,工程师职业性质是设计决策者、建设实施者、成果应用实践者,诸多工程师特质中突出品质是实践特质。工程师价值实现是工程建设,工程是工程师实践的产物,是工程师智慧和道德的结晶,是工程师幸福人格的体现。

途径三:社会生活实践。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的集合,人和人相互联系构成社会生态系统。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决定于主体的幸福指数,主体的幸福又体现在社会政治,社会公平民主和正义,主体生活满意度高,生态系统就健康稳定和谐发展。马克思说的实践活动不仅仅是生产劳动实践、社会实践,而且是人活动的总称,包括生命、生产、生活、精神存在的各个方面。一个人的知识、审美和道德能力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在生活中发展的。一个人要积极主动不断地做有价值的工作,不断道德修养,其心灵能内倾外泄都是兴奋流,其潜能可顺畅的释放,其能力可持续增长,个体得享自由、快乐和幸福。实践既是客观的主体活动,又是主观的能动创造,是现实活动与超越现实的辩证统一。工科生的学习特征应该是实践特征,在实践中了解自然,了解物性;在实践中理解社会,理解政治,理解人生,理解人性;在实践中认识美,创造美;实践是智慧的来源,能力在生产实践中产生,道德在生活实践中发展,幸福在实践活动中生成。

综上,马克思人学思想光辉映照的工科生幸福人格教育培养是高等学校特别是高等工科院校正在实践和探究的时代课题。培养卓越工程师,创造未来美好的工程,实现个体幸福,社会幸福,发展人类文明,高等学校使命伟大,教育工作者职业幸福责任神圣。

注释

[1]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2014-01-08.

[2] 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86.

[3][4][5][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0,130,87,90.

[7]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Z].2012-01-10.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格
以鸟喻人
人格测验的起源、发展与未来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职业院校学生人格培养初探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人格”的发展演变及启示
浅谈职业院校学生人格养成
成年后还能人格再造吗
漫画之页
青年的心理健康与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