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018-01-25陈晓燕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解决方案初中语文问题

陈晓燕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教学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以“应试教育”为重心转向以“素质教育”为重心。为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就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做一个小结,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问题;解决方案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在各门学科中的作用越来越举足轻重,不管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语文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语文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去了解历史人文,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听说读写,更教会了我们如何为人处世。就当下的考试制度而言,教师把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如何提高考试成绩”,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训练听说读写,教书育人;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采取“填鸭式”教学,全然不顾学生是否理解其讲述的涵义,一味只要求标准答案,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把小孩培养成他们预想的模样,等等原因导致语文教学受挫。本文就是来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教师对教学的目的存在认识偏差。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让许多教师只注重教学成绩,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开设语文这门科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听说读写能力,弘扬中华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很多教师采取的“填鸭式”教学,一味为了快速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而不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是对教学目的的认识产生偏差。這种偏差会导致大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抱冷漠态度,连语文平时较好的学生看来,学语文就是背课文、记知识点,就为了能得高分,何必浪费时间去探索求知、学以致用。这种漠视态度就是由应试教育造成的,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语文本就是一个探索、积累、运用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机械的背诵过程。

2.教师没有做到教育民主公正的原则。

有些教师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从而忽略了成绩较差的学生,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中的教育民主和公正;教育民主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并加以引导;教育公正是指通过合理的教育制度,恰当的分配教育资源,使每个学生获得相应的教育,使个体实现个性化发展。教师如果只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忽略了差生,差生见老师不关注自己,更加破罐子破摔,对语文更加丧失信心。教师要明白,一个班的平均成绩主要由差生决定,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关注,做到因材施教,给予学生足够的宽容和正确的引导。

二、初中语文教学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的探讨

1.语文应该与生活联系起来。

教师在教学时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错误的认为语文只是一门专业学科,但语文教学只有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做到物尽其用。语文来源于生活,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到语文的精髓和涵义,就要让学生学会与生活产生联系,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语文理解得更、加透彻,而不是浮于表面。比如:人教版语文初二上册中的《爱莲说》,周敦颐笔下的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跃然纸上,作者借此赞美包括自己在内的洁身自好、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高贵君子。学完后,我们除去要掌握的知识,还要从中悟出做人要刚正不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特别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做人道理显然特别珍贵。

2.教师应遵守职业道德原则。

教师只有遵守职业道德原则,才能把教育教学做的得更好。教师的职业道德原则有:依法执教,教书育人,教育民主,教育公正等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作为语文老师,要明白育人才是目的和根本,教书只是形式,是达到育人的经常化手段。教师不能舍本逐末,因为成才并不只是成绩好这一条路,性格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同样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榜样,因为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学生会不自觉把老师当成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能歧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要投入更多关注,让差生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天生我材必有用”,因材施教,才是合理的教育。

3.教师不能一味追求标准答案。

语文教师与数理化教师不同,数理化答案是统一的,但是语文是灵活多变的,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我听过这样一个例子:学生的课后作业是组词,其中有一题是用“流”组词,学生写了“人流”,而标准答案是“车流”,老师就把他作业打了叉,并且在全班同学面前点名批评了他。这位同学就此再也没有出挑过,凡事都是规规矩矩。看到这样的事例,我的内心是悲哀的,这位老师生生剪断了孩子想象和创造的翅膀,把他放在一个模子里长大。语文课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最后他们只学会了考试,把学习语文的初衷给丢了。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不要于标准答案,要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发创新能力。

三、总结

初中语文的教学重心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不能把考试成绩当成评定优秀与否的唯一手段。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要做好本职工作,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要认识到教书只是形式,育人才是目的。不管是语文教学还是其他科目的教学,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谌梅,教育不是万能的[J].教育,2017年11期.

[2]道敏,相信每个学生相信每位老师[J].新课程.下旬,2013年2期.

[3]王志,如何提升初中语应用能力[J].民风(科学教育),2011年5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决方案初中语文问题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简洁又轻松的Soundbar环绕声解决方案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4G LTE室内覆盖解决方案探讨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Moxa 802.11n WLAN解决方案AWK-1131A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