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能力提高的策略

2018-01-25伏蓉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回收利用符号语言

伏蓉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考数学学科中理解题型成为重点考试内容,因此这部分内容也逐渐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基于此,初中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就成为其提升成绩的关键学习能力。数学学习中学生不仅仅需要学习公式、法则等内容,学生还应该具备筛选和识别信息的基本能力,因此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就成为一种必要的教学任务。基于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文章中针对促进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展开研究,旨在为初中数学家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回收利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

引言:

近年来,在初中数学的中考题型中阅读理解题备受青睐。一时间,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众多教师纷纷着手研究的教学课题之一[1]。在现代教育理念下,阅读不再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的专利,从读题到对抽象的数学符号做到熟练准确地运用,这些都需要学生实现对数学语言的准确、灵活和综合运用。

一、细读,抓要领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首先建立在其对文本内容的细读上,因此,针对数学阅读理解题型,教师首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细读文本、总结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读题习惯,让学生在全面、反复的阅读中领悟题目要意,再利用题意寻找关键词句。例如,在初中数学知识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平方差公式(a+b)(a-b)=a2-b2,此公式的理论描述是“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这句话在理解上是有难度的,教师在教学此定义时应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寻找这句话中的关键词语,如“两数和”、“两数差”及“平方差”并用笔进行标记,要准确地抓住“平方差”指的是两个数先分别平方,然后再做减法操作这一关键点[2],即a2-b2;我们也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平方差”,平方在前,差在后,强化学生记忆,进行易混淆概念的区分。同时教师在针对例题进行讲解时,也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题目内容的阅读,将已知条件、多予条件以及隐含条件进行区分。例如学生在进行平方差相关知识的学习后,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如下的练习题的编写,练习题:计算(10+19+26)(10-19+26)。初看,学生都会认为这道计算题需要一步一步地进行计算,但学生仔细观察题目后,就会发现这道题还可以用新学的平方差公式进行求解,即:原式=[(10+26)+19][(10+26)-19]=362-192=1296-361=935。可見,在仔细读题的基础上,学生发现了可以将(10+26)作为一个整体去考虑,另一项互为相反数,可用平方差公式解答,从而引导学生将此推广到(a+b+c)(a-b+c)的题型。

二、善说,发展数学思维

初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有赖于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提升,即学生需要具备自我表达的基本能力。在实际教学活动,会有部分学生对于解题思路、方法上具有新颖的见解,但是在表达能力上却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与技巧,使学生熟练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并且针对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要进行鼓励,为学生建立起自我表达的自信心。或者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学习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陈述各自的解题思路,详细地说出解题的过程及这样解的原因。让学生在陈述过程中领悟、体会、精炼数学思想、数学思维,进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3]。例如,小明和爸爸妈妈在小区健身场所玩跷跷板,其中爸爸的体重是72千克,独自坐在一端,妈妈和小明坐在另一端,小明的体重只有妈妈的一半。但是显然爸爸的那一端是着地的,后来小明想了一个办法,他拿来一副重为6千克的哑铃,终于爸爸那端高高地翘了起来。计算下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呢?学生在阅读了题目之后,发现两种不等关系:爸爸体重>小明+妈妈体重爸爸体重<小明+妈妈体重+一副哑铃的重量笔者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一学生站起来说:“可以用不等式组的方法,可以先设小明的体重为x千克,列出两个不等式组。”笔者通过对同学们的不同解题思路的肯定、和完善,使学生具有了更大的积极性,为学生的思维锻炼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

三、精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目的最终是为了实现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升,也即是说,将数学教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解题环节中对才是提升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活中应该强化练习环节,帮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对所学知识做到综合应用、触类旁通,有效发展数学能力[4]。例如:如图,已知:C、D在BE上,AB=AE,AC=AD,求证:BC=DE.

解法:过点A作底边上的高,即AH,根据“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相互重合”,即三线合一的重要性质,得出BC+CH=DE+DH,因为CH=DH,从而得出BC=DE。这种解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但除了这种解法,本题还可从证明△ABC≌△ADE,或△ABD≌△ACE,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证明BC=DE。还可以根据“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利用叠合法证明BC=DE。一题多解,有利于学生了解各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深化知识,在解题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总之,通过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学生不仅可以让他们学习知识、探索规律、锻炼思维,还可以通过数学图形和数学规律感知无穷的数学美。此外,阅读不仅仅是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对于其他学科的帮助也是非常之大的,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众兰.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5,(06):55-56.

[2]李文锋.浅谈初中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J].义务教育(理论博览),2015,(03):40-41.

[3]潘利群.重视“阅读能力”培养,实现初中数学高效教学[J].考试周刊,2015,(19):69-70.

[4]冉启国.谈初中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听说读写,2016,(02):50-51.endprint

猜你喜欢

回收利用符号语言
初中数学符号语言教学策略
数学教育中的符号语言及其教学
符号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高中数学教学中符号语言的学习
浅谈低碳经济中的省道公路养护
建筑、生态、资源
电弧炉炼钢的能量节约与利用
城市污水及其回收利用的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