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笔一划皆含情

2018-01-25刘子洋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意蕴汉字作用

刘子洋

摘要:汉字,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颗明珠。汉字的产生和发展及其使用,对中华民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没有汉字的统一,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统一,更不会有民族的繁荣和昌盛。对于炎黄子孙来说,汉字不仅仅是书写符号,更是一种交流与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折射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与历史,蕴含着华夏祖先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本文从汉字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入手,分析汉字的文化价值,并对中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汉字提出浅显的看法。

关键词:汉字;文化;意蕴;作用

一、汉字的演变历程

“汉字”一名得于汉族使用的文字,它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流传范围最广的一种文字。关于汉字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古代文献上有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经笔者调查,中国的文字成熟于商代,而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至今为止还在变化发展之中。

汉字的雏形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的一种,也是汉字的早期形态,是中国成熟文字中现存的历史最久远的文字。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其中大部分是象形字、会意字等。汉字再往后发展,则到了金文阶段。金文刻在青铜器上,起始于商代。后发展为大篆,大篆起始于西周末期,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但字形的构形多重叠。之后是小篆,由秦代李斯统一文字,流行到西汉末年,字体优美,形态偏长,至今被书法家青睐。再到隶书,隶书改篆书的圆润为方折,更加便于书写,隶书可以说是古代汉字的一大变革。之后的楷书、行书,更具有信息传递的价值和观赏价值,形体或端正,可做楷模。最后是草书,笔画潦草,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

二、汉字的文化价值

1.促成中国大一统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从秦代统一六国开始,我国中原地区便吸收融合了境內外的各个少数民族,建立了同一的多民族国家。汉代继承并发扬了秦朝的传统,至汉武帝时期巩固了多民族国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有较长时间的分裂,但是到隋唐时期,民族融合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再至宋元明清,少数民族为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五十多个民族至此形成。这一切离不开汉字的功劳。尽管秦汉以后中国历史上多次存在割据混乱的状态,但是国家最终没被分裂,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有共同的文化,而汉字,则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的主要纽带。

2.保存中华文化

无论要认识哪一个国家的文化,必须先从它的语言出发。因此,对语言的理解,就是对文化的理解,保护语言,便是保护文化。为此,作为一名炎黄子孙,要想牢记自己的身份,除了不去改变我们的黑头发黄皮肤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我们的母语——汉语。语言文字具有保存文化的功能,是文化传承的工具。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离开了汉字,中华文明就无从保存,优秀的文化就不复存在。可以说,汉字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对于中国人来说,汉字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无论哪个民族的文化,只要用统一的汉字表达,任何两个人之间都能畅通无阻地交流。

3.阐释文化心理结构

汉字的文化学意义,还表现在缩影式地传导中国传统的认知方式、文化心理、价值取向等内隐文化结构。从认知方式看,中国人长于直观地把握世界,重体知而 轻认知,重体悟而轻分析,重形象而轻抽象,等等,这种认知特点,在汉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众所周知,汉字是由图画发展来的,因此,文字极具形象色彩,无论是初文象形字,还是后起的会意形声字,都是形象斐然。这些造字原则与方法,都体现了汉民族传统的重体悟、重具象的思维模式或认知方式。从哲学的角度看,汉字也是充满东方智慧的文字,文字中蕴涵了丰富的哲学思辩性和审美灵动性。

4.促进中国人的审美

中国人的审美同样受汉字的影响。汉字的审美价值非常丰富,从汉字被创立的那一刻开始,它的灵动性与具象性便引起了人们心灵的共鸣。经过历史长河的荡涤,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对汉字进行了“改造”,这种改造基于实用性和美观性,即人们根据交流和审美的需要,对汉字的形态体势不断修正改进,最终使其呈现出符合大多数人心意的美感。例如金文的厚重,隶书的大方,楷书的端庄,草书的飘逸……字字含情,笔笔藏美。此外,汉字是一种结构紧凑的矩形字体,每一个字都有自己的重心,这就使得汉字透出一股雄浑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同中华儿女的文化传统是离不开的。

三、中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汉字文化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无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没有一刻能离得开汉字。因此,加强对汉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是中学生必不可少的课程。如果从学生时代起,对汉字的训练缺少,对汉字不够敏感,对遣词造句不够熟练,那么对中华文化的领悟和传承则会受到阻碍。现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使得无数学生习惯于打字,而提笔忘字。这种现象不仅对学生没有任何益处,长远来看,对中华文化的保存与继承和发扬也是一大灾难。因此,无论汉字再难记,笔画再繁琐,中学生也应该加强汉字的书写与练习。不仅学习汉字,还要学习词汇与修辞,为中华文化的发扬做出贡献。

结论

汉字记录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汉字中蕴含的文化信息远远高于其他文字,它不仅贯穿了中华文化的古今,从时间维度上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延续,也在空间维度上方便了中国各个民族的交往与交流,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心里共同体。汉字,以其丰富的内涵和优美的形态,屹立在中华文化之巅,即使穿越了千年,也绽放出灵光异彩。作为高中生,应该正确学习汉字,使用汉字,深入体会汉字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晓明.二十世纪汉字字形结构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05)

[2]王立军.汉字形体变异与构形理据的相互影响[J].语言研究.2014(03)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蕴汉字作用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马嵬》(其二)颔联意蕴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