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王》教学现状反思和教学内容重构

2018-01-25林佳媚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重构教学内容

林佳媚

内容摘要:散文,特别是经典散文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散文的成功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散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诸多病症,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方面尤其突出。《老王》作为初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名篇,问题同样层出不穷。本文试图通过对散文教学现状的追踪找出《老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老王》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以期改善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关键词:《老王》 现状反思 教学内容 重构

一.散文教学现状反思

由于散文自身的特点和我国抒情文学的传统,散文在初高中语文教材中始终独占鳌头,虎虎生威。散文虽然作为初高中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但很多一线教师的散文课堂却是低效的,毫无“干货”的,学生一节课下来,茫然无措。随着新课标的颁布,课改的进行,很多一线教师努力尝试运用新的教法,鼓励学生尝试新的学法,语文“怎么教”的问题得到了关注,语文课堂热闹了,好看了,但语文课依然没有质的飞跃。为什么?归根结底,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不是“怎么教”的問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可以说妥善地解决散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问题,无疑是改善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关键。”[1]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层出不穷,但下面总结归纳的四个方面是一线教师散文课堂的通病,比较具有代表性和警示作用。

(一)无视作者

散文教学的落点应该是“这一篇”作者独特的情感和认知。然而我们很多的一线教师却在散文教学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无视作者,只关注言说对象而忽略言说主体,更有甚者从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之上。散文的言说对象固然是散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但绝不是主要内容,它不过作为一个跳板,读者通过这个跳板,最终要体认感悟的是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孙世梅教师在教学《秋天的怀念》时设置了如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初步领悟文章表达特色,潜心会文,提高学生阅读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和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秋天的怀念》一文当然要讲到母亲对“我”的爱,但对这种“爱”的讲解必须渗透进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和怀念之情。可以说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与愧疚之情才是这篇散文的教学抓手。

(二)浅层解读

浅层次的语文课最典型的表现是:学生一节课下来,不懂的还是不懂。简言之,就是这堂语文课没有“干货”,“水分”太多。教师的本职是“传道受业解惑”,如果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没有超出学生的理解层面,高于学生的视野,那么这堂语文课注定是“低能化”、“低效化”的,教师和学生只能浪费大把大把的时间在“疏通文意”上。孙绍振说过一段至今仍发人深省的话:“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2]散文教学的浅层化归根结底是教师细读文本能力的缺乏。溧阳市实验初级中学谈智慧教师在教学《老王》时设置了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传神的细节描写;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3、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八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字赏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背影》一文所体现的父子情深是大多数学生一望而知的内容。然而除此之外,《背影》一文还存在大量的文本缝隙是学生无法发现的(例如,在父子情深背后父子间沉重的隔膜。),教师应该敏锐地抓住文本的缝隙进行教学,让学生一节课下来真正有所收获。

(三)脱离文本,过度解读

过度解读和浅层解读本质是相通的,过犹不及。尽管解构主义强调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但这种对文本意义的无穷探索也应当“带着镣铐跳舞”。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能为教师的过度解读开脱罪名,哈姆雷特也只能是哈姆雷特,不可能是李尔王或奥赛罗。个别一线教师为了语文课的新奇、好玩,无端生发出很多所谓的“意义”,跑出散文之外。这种不立足语言、立足文本的语文课最终只会导致语文课面目全非,语文的味道,语文的美也将消失殆尽。语文课固然有德育的任务和功能,但教师如果为了德育而故意拔高文本未免得不偿失。本文对《济南的秋天》的网上教学设计进行搜集整理后发现,很多教师随意升华课文主旨,给课文安上“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的所谓“高大上”的帽子。这种“高大上”的解读对学生是百害而无一益的,教师不但吃力不讨好,还极其容易使学生养成在作文中说空话、套话、假话的坏习惯。

(四)言语内容脱离言语形式

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的关系犹如盐溶于水,不可分离。教师必须“通过对语文形式的仔细讲解来使学生具体而深刻地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而不是把思想内容抽出来,脱离开具体表现它的语文形式来抽象地讲解或另外发挥一套”。[3]很多一线教师的散文课堂,常常越过言语本身对文章的思想、内容重点发挥,这种阅读教学是违背真实阅读规律的,必将导致学生“美”的积累与“美”的发现的缺失。《散步》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很多教师都能把握住课文传递的“亲情”与“责任感”,但却较少老师能够发现散文中并列对称的独特句式具有强调、突出、放大作者情感的作用。也有教师能够关注到课文中独特的句式结构,却往往只是将其作为文本的语言特色来讲,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剥离了。

二.《老王》教学现状反思

与散文教学现状相对应,《老王》教学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读老王不读作者

篇名有提示主题、提示重点的作用,但散文和诗歌、小说、戏剧不同,散文的篇名固然重要,但决不能因此误解散文的篇名是什么,教学落点就是什么。散文教学的落点有且只有一个:作者在其独特的人生体验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态度。《老王》一文,很多一线教师整节课下来,都在做同一个工作:分析老王形象,总结老王性格,对作者杨绛的情感却视而不见。endprint

(二)不讲“愧怍”,讲不好“愧怍”

评价《老王》教学合格与否的标准是:教师在教学中是否重点讲解作者的“愧怍”之情。《老王》一文的“愧怍”之情是教学的重难点,很多教师却以“学情”为理由,拒斥对《老王》进行深度解读。这种矮化学生情感,低估学生能力的想法必然会随着新课标的推行与落实而遭受淘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新课标的这项建议无疑给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讯息:将来,只是搬运参考资料的“标准答案”,敷衍了事,文本解读能力低下,不思进取的老师注定无法站在三寸讲台之上。

(三)错误升华、拔高

上文的课例,教师最终把《老王》的思想情感定格为:心存善良仁厚之意;胸怀平等博爱之念。在天地间书写一个大写的“善”!既是浅层解读又是错误升华情感的表现。这位教师明显把教学目标设置为以善良体察善良,并在生活中学会善待千千万万的“老王”。此时的“老王”已经不是作者笔下的老王,教师从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上来了。课文这时便被隔空,形同虚设了。

(四)离开语言,谈作者情感

对作者情感的体悟必须通过真真实实、原汁原味的语言文字细读来获得。朱自清先生说过:“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学生读书而只取思想,那便是将书中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甚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简言之,思想情感和言语内容是不分的,文字就是思想。个别教师在讲授《老王》时,确实关注了教学的重难点——作者的愧怍之情,但却依然讲不好“愧怍”,归根结底在于他们撇开文本,到历史里去寻找答案,他们放下课文,痛斥文革,酣畅淋漓,是一堂精彩的政治历史课,而语文课就在彼时被肢解了。

三.《老王》教学内容重构

《老王》在教学实践中的实然状态不佳,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散文教学如果想要有质的提升,教师的素养、教材的编写、评价方式、课程观都必须进行同步的改革。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对《老王》教学理想状态、应然状态的探究仅放置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上。

读《老王》应该有一个过程。理想的步骤应该是:裸读——研究性解读——教学解读。裸读即原汁原味地读课文,并且事先不参考任何资料,保持阅读的“第一性”,裸读时的真实体验、第一体验尤其珍贵,很多时候,文本的价值点就是在第一次阅读中被发现的。其次是研究性解读,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广泛阅读,借助前沿的理论、名家名师的教学实例,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最后才是教学解读,一般来说,教师的研究性解读都要高于、难于教学解读,因此不能把第二阶段的研究性解读直接搬到课堂上。教学解读是教师立足学情和教材,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的诸多情况而最终制定的解读策略,是更科学更合理更具针对性的。

潘新和认为:“阅读活动首要的和根本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感悟、把握、领会优秀读物的‘秘妙。从审美的角度,我们把这‘秘妙称之为‘美。那么,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的第一个方面就是‘美的积累、‘美在此处、‘美的发现”。[4]《老王》在内容与形式、思想情感与语言文字的雕琢、锤炼上都非常讲究。因此《老王》的教学解读必须同时关注它在思想上和语言上的“秘妙”。

(一)思想“秘妙”

《老王》一文思想的“秘妙”是极其丰富的。我们即可以读到底层人物的善良、作者的悲悯情怀还可以读到作者的自省精神。其中底层人物的善良和作者的悲悯情怀是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不是教学的难点。相比之下,作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特殊年代的的自省精神是学生较难理解的。作者的自省精神最终又指向文中的“愧怍”,因此“愧怍”可以说是《老王》一文思想情感的最大价值点,也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

“文革”期间,知识分子成了“牛鬼蛇神”,成了“黑帮”。他们被打倒,被抄家,被挂牌子、戴高帽示众批斗,知识分子不仅肉体上饱受摧残,精神上也遭受极大的折磨。《老王》中个别的句子如“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你还有钱吗?”也暗示了作者一家在文革期间所受的屈辱。

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之情,本来就十分不错了,何况这个“幸运的人”其实是“不幸的人”,不幸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就更加突显、放大了这种愧怍之情的可贵与高尚。

钱钟书在《干校六记.序》中说道:“也有一种人,他们明知道这是一团乱蓬蓬的葛藤帐,但依然充當旗手、鼓手、打手,去大判‘葫芦案。按道理说,这类人最应当‘记愧。不过,他们很可能既不记忆在心,也无愧作于心。他们的忘记也许正由于他们感到惭愧,也许更由于他们不觉惭愧。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的事,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得一干二净。”忏愧常使人健忘,但作者却“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可以说,作者的愧怍替那个“未曾充分反省、忏悔的时代”树立了人类良知的标杆。

(二)语言“秘妙”

钱媛曾这样评价杨绛和钱钟书的散文:“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浓烈,刺激,喝完就完了。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杨绛先生的文笔平和、冲淡、不肆渲染。即使回忆一段苦不堪言的政治运动,也依然哀而不伤、怒而不发,处处节制。讲《老王》语言的“美”有两个策略,一是让语言为思想情感服务,在内容与形式的相互映照下,体悟作者语淡意浓的文字背后深切的悲悯情怀和自省精神。二是将《老王》语言的“美”带离阅读课堂,进入指向写作的空间,让《老王》语言的“美”为写作教学服务。

以下几个句子都有细细品读的必要,可以说是《老王》语言“美”的发现和积累:(1)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2)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3)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是优秀读物吸引读者,乃至形成其审美魅力之关键。”[5],而作者语言的深邃、结构的精巧正是造成“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重要原因。因此这提示我们阅读文章,单读懂作者写了什么是很初级的,要能进一步说出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写得好才算合格读者。与之相对应,教师的散文课堂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读懂文章的内容,还要带领学生细细品读精妙的语言和独特的章法。

(三)讲好“愧怍”

前面说到“愧怍”是《老王》的教学价值点,那么如何讲好“愧怍”呢?《老王》里涉及的时代背景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有些陌生,这种陌生恰恰导致了“愧怍”的难以教学。江苏省特级教师曹勇军提出利用“跨文本阅读”[6]这一策略进行教学,这在新课标背景下,有重大意义。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教材编撰者之间的多元对话。利用相关文本之间的互文性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积累阅读经验,拓展阅读视野。王荣生在《阅读教学教什么》中强调:“散文传递的是他人的人生经历,我们读散文是分享他人的经历。分享的前提是要理解,是站在他的位置上理解他。”可以说不了解杨绛先生、不了解杨绛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了解杨绛先生的其他作品,教师很难讲好“愧怍”,学生更难读懂“愧怍”。因此,将杨绛先生的其他作品如《顺姐的自由恋爱》、《林奶奶》、《丙午丁未年纪事》、《干校六记》等作为《老王》跨文本教学的课外材料可能是教师讲好“愧怍”,学生读懂“愧怍”一个比较适切的抓手。

参考文献

[1]王荣生.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11.

[2]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曹勇军.《老王》“跨文本阅读”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12.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重构教学内容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刑法》第64条的实然解读与应然重构
对教育会诊的反思与重构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线性代数课程学—研—用教学内容及模式探索
精心设计教案 重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