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2018-01-25覃艺

科教导刊 2017年35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覃艺

摘 要 国家与民族的进步灵魂就是创新,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源泉。为此,对创新人才的有效培养已经成为重要问题,需要给予高度重视。而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形成创新思维,也逐渐成为物理教学教学中所面临的挑战。基于此,文章将以初中物理教学为切入点,阐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思维的有效策略,以期有所帮助。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培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12.068

Abstract The soul of the progress of the state and the nation is innovation, and also the indispensable driving force and source. Therefore, the effectiv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which needs to be given great atten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forming innovative think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a challenge in phys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takes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expounds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thinking, with a view to help.

Keywords junior physics teaching;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innovative thinking; cultivation; strategy

創新思维能力属于思维领域中的高级形式,具体指的就是在创造活动当中能够发现新事物并对新问题予以解决的一种能力。每个人都具备创新思维,但所表现的程度有所差异。通常情况下,人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针对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自我开发解决,并实现自我突破。这就是创新思维与意识价值的一种体现。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创新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并通过采用有效的方式对学生创新能力予以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通常情况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最常见的教学模式就是填鸭式教学,具体来讲,就是教师扮演着权威角色,而学生则始终全盘接受教师课堂传授的教学内容。但是,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所带来的成效并不可观。长期以来,学生只会机械地学习课本内容,而教师也成为教材的朗读者。[1]实质上讲,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应是学生,而教师则应扮演辅助角色,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对课堂进度予以有效掌握。

而当下初中物理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对于职业角色的认知不清晰。学生在学习阶段始终受到升学率的牵制,对课堂学习的知识内涵与本质并未深入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案中以题海战术为主,“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教学理念始终难以落实。

2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状态分析

因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就是掌握解题技巧并获得较高的分数,因而学生便不会对所学物理知识加以深入探索。物理属于基础性学科,并且是绝大多数理科课程的奠基学科。在对学生物理学习方式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是死记硬背,只要熟记题型就能够获得可观的分数。受这一错误学习思想的引导,学生的好奇心逐渐消失,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效果的提升。而当前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是“玩中学”以及“学中用”。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应当以升学率为目标,而是要保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所以,初中物理教师有必要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推动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3.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初中学习阶段,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学生心理状况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因而可塑性也较强。[2]在接触物理学科以后,会形成浓郁的学习兴趣,但实际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物理教师自身意识、行为与方法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影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若教师与学生处于不平等地位,将始终停留在一言堂的教学层面,导致学生与教师间无法亲近。最重要的是,意识会对行为产生一定的支配作用,对教学方法产生影响,在学生难以接受教师的情况下,其言行也必然无法满足教师的教学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克服这一问题,在教学语言方面应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个人行为也应具有感召力,在教学方法方面,要能够与学生产生积极互动,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所有的学生。通过这种平等与互助教学关系的构建,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心态看待物理学习,并且遵循教师所传授的方法开展物理学习活动。

3.2传授科学合理的物理学习方法

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应重视课后反馈的作用,这样一来,就能够了解到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思想方面构建物理量这一概念具有一定的难度。一般情况下,学生会通过重复记忆的方式来强化对于物理概念的印象,这种方式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塑造十分不利。[3]由于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有偏差也不深入,所以很容易出现错误观念,经常会混淆密度与质量,或者是压力与压强等相关物理概念。在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解以后,发现学生产生概念混淆的主要原因就是尚未正确掌握讨论物理问题的方式。绝大多数学生都了解控制变量的方法是讨论物理问题的常见方式,但在实践过程中却难以灵活应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向学生重点介绍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才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学科的基础概念,并遵循正确的方向展开物理研究。基于此,学生也能够提出更多有关物理学习的问题与设想,而且在实验设计方面还能够展现出个人的独特想法,而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初始阶段。endprint

3.3向学生传授科学合理的思维方法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由此可见,对科学的方法加以熟练掌握要远远重于知识的掌握,且价值不可估量。[4]其中,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开放式教学方法、问题发现法以及讨论法与类比法等的灵活运用,对于学生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的培养产生了积极影响。以开放式教学方法与推进方法结合运用为例,在学习电阻串联以后,可以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灯泡正常的发光状态,其电阻为1000 ,将其接入到家庭电路当中,试求出其正常发光状态下的电流;

第二,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10 与20 ,首先将两者串联于相同电路当中,可以求出什么;

第三,如果定值电阻的阻值是10 与20 ,将两者串联在电压是30V的电路当中,试求出可以获得的全部物理量;

第四,已知两定值电阻相互串联,且电压是30V,而其中一个电阻值是10 ,而流经另一电阻的电流是1A,试求解可以获得的全部物理量。

物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题目的顺序解答物理问题。物理学科本身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所以可以对多种教学方法加以利用,并且融入物理教学当中,这对于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

3.4不断鼓励学生质疑并猜想

任何人的思维都是在实践生活中遇到难题而形成的,只有善于并热爱思考的人,才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5]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有效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予以大胆猜想,对学生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以保证其能够自觉探索并思考,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使其思想更具创造性。即便学生提出的创造性问题让教师难以回答,但是却可以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能够沿着更加正确与科学的方向,通过对科学方法的合理运用进行探索,不断钻研并学习物理知识,才能够在学好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6]

3.5以物理实验为载体对学生创新意识进行培养

众所周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真实的实验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予以全面培养。通过物理实验能够对学生创新思维与意识进行有效培养。其中,物理教师可以创设物理情境,在特定氛围下对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加以激发。[7]在《浮力产生的原因》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好不要生硬地传授这一理论知识,可以将其设置成实验探索教学课程。首先,选择两段相同蜡烛,其中一段与烧杯底紧贴,另一段则竖放在烧杯底。其次,在杯中添加水,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可以发现,其中一段蜡烛浮起来,而另一段蜡烛却始终紧贴杯底。在这种情况下,将学生的探索兴趣激发起来,并进行相关的讨论,提出诸多设想。而这一思索与讨论的过程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

3.6构建第二课堂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所以,物理教师可以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思维拓展至课外,积极开展不同种类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不断激励学生大胆创新。[8]在课外活动中,教学的内容与思路都是自由自主的,对学生创新思想的培养具有积极影响。而且,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动手与动脑的机会,对其自身潜力予以深入挖掘,进一步强化其创新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因而学校和教师都应当积极响应新课改政策的倡导与号召,对学生创新思维與意识予以全面培养。基于新课标物理课堂教学,必须重视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不断鼓励学生探索全新的思路,使其学习兴趣得以全面激发,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突破传统思维约束,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承彬.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J].美与时代:下,2012(8):128-128.

[2] 赵耀华.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0).

[3] 黄定果.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1):38.

[4] 翟拥军,陈桂仁.浅议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3):11.

[5] 山永萍.浅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5):141-142.

[6] 陈旭云.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4.21(11):60.

[7] 苏中飞.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散文百家(下),2016(8):230.

[8] 侯莹莹.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