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外语教学中合作型翻译活动的实践探析

2018-01-25史妍妍

速读·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实践高校

史妍妍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加,外语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强,翻译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提升翻译的有效性,高校应当积极创新翻译活动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参与感。文中将对高校外语教学中合作型翻译活动的实施意义进行分析,并探究有效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学;合作型翻译活动;实践

合作型翻译活动的提出与实施有着重要意义,能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推动翻译活动效果的提升,对此展开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外语教学中合作型翻译活动的实施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合作型翻译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此时不同能力、素养与性格的学生会被分到同一个小组中,此时学生会通过协同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此时学生的合作方式包括沟通、帮、带、扶等,由于没有教师的限制,学生的自由活动空间更大,他们可以自主展开翻译活动,并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同时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责任意识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他们可以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认知、了解程度等都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国际理解态度

由于生活环境、受教育经历、个人经验等存在明显的差异,学生的性格特征、素养能力等都是不同的,在进行文本翻译时,很多学生可能会感到羞涩与不安。但是在小组合作展开翻译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决定权、话语权以及身份都是平等的,而小组成员拥有共同的翻译目标,需要合作完成翻译任务,此时学生会产生较强的归属感,组员之间会产生信任感与认可感,彼此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并用独特的方式展开合作。这对端正学生的国际理解态度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在合作型翻译活动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这是学生国际理解态度形成的重要基础,他们能够对国际文化产生包容与接纳的心理。

二、高校外语教学中合作型翻译活动的实践途径

(一)教师要做好全面的课前准备

虽然合作型翻译活动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是教师的作用依然不可忽略。高校学生的思维能力较为活跃,教师必须做好全面的课前准备,才能够有效应对学生的提问,并对学生做出有效的引导与帮助。首先,教师应当确定翻译的主题与内容,尽量选择符合学生兴趣同时由于教学目标有较强关联性的主题,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翻译活动中来;其次,翻译通常都是基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以及文化背景展开的,为了能够提高翻译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创设生动、形象的语言交流情境,让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翻译,如创设商务交流的情境,让学生对合同内容展开翻译等;最后,在小组合作翻译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适时参与进去,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翻译的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保证翻译的准确高效。

(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

合理分组是翻译教学全面展开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全面考察学生的翻译能力、性格特征、语言知识基础等因素,然后将不同层次、兴趣爱好、个性的学生分配到同一组当中,保证组内成员的层次性,保证各组之间的均衡性。在分组结束后,教师要向学生解释分组的依据与原理,让学生明确分组的意义,了解到在合作翻译的过程中,学生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其他组员负责,组员之间是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关系,只有合作才能够实现高質量的翻译。分组后,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自主分配角色,使合作翻译可以有序展开。

(三)教师给各小组布置翻译任务

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等展开深入的分析,然后选定合理的翻译专题,为各小组布置翻译任务。教师可以自主设计任务书,让学生在任务书的引导下逐步展开翻译工作。在设定翻译任务时,教师既要考虑到教学需要,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翻译能力,设置的翻译专题不能过难,否则会对学生的翻译造成阻碍;也不能过于简单,否则不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

(四)教师要引导小组展开交流与讨论

小组交流与讨论是合作型翻译活动中的核心环节,教师应当对此予以关注。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关注每一名学生在组内的发言情况。与其它的合作活动相比,翻译活动需要结合语言环境与文化背景,因此,在翻译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极有可能忽略文化背景问题,继而进入翻译的误区,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参与进去,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以正确的方式进行翻译。

(五)各小组要积极汇报翻译成果

成果汇报也是合作型翻译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汇报自己的翻译成果,如制作视频、PPT等。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汇报,汇报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汇报成果做出客观的评价,要对学生的翻译成果予以肯定,以增加学生的翻译信心。除了教师的评价外,教师还要让各组学生进行互评,并对组内成员的表现做出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其他组以及成员的长处,也能够看到自身的不足,继而对未来的翻译活动予以改进与完善。

将合作型翻译活动应用到高校外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使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得到提升,并端正学生的国际理解态度。

参考文献:

[1]杨峻.高校外语教学中合作型翻译活动的实践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4).

[2]段道焕.以合作学习为途径在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活动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09).endprint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实践高校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