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天伟:用国际化撬动“双一流”
2018-01-25陈志文
陈志文
如何吸引人才是任何一所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都绕不开的难题。巧妙借势国际化的北京化工大学,却通过顶尖专家的“朋友圈”和眼力,精准引进诸多青年才俊。
Q您更愿意让人叫您谭校长、谭院士还是谭老师?
A在学校,叫我谭校长的人更多。不过我自己更愿意听的是谭老师。我虽然是院士,也当了校长,但我一直在给本科生上课,我还是国家级教学名师。校长只是一个职位,院士只是代表你的学术水平,教师的根本任务还是育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做出了很多科研成果。但更让我高兴的是,我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能为国家作贡献、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学生。
Q培养人才也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之一。
A北京化工大学的校训是“宏德博学、化育天工”。从校训可以看出学校非常重视学生,重视对学生的培养。
学校不但培养出了很多政府高级官员,而且为企业界输送了不少管理人才。学术方面,2015年两院院士增选名单中有4位是北京化工大学的毕业生,这说明我们在学术研究方面也是非常过硬的。
我们还有一大批创业的学生也做得非常好,比如滴滴专车的创始人、链家地产的创始人、3W咖啡屋的发起人等,都是我们化工大学的毕业生。
Q您觉得北京化工大学的毕业生能够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做出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首先是化工大学的校风很好,学生们做人、做事都非常扎实。其次是我们非常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场景之一,在当前信息化手段如此发达的情况下,我认为老师的PPT、讲稿和书都可以直接给学生,他们完全可以自己看,课堂上不再需要照本宣科,而是要采用互动研讨的方式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观点的精神和氛围。我们改革的方向就是如何将这种理念潜移默化地植入教学中。
我讲课就是如此,每节课都会提出至少三个问题,鼓励学生课上回答。如果学生自己主动举手答错了,我不做记录;如果没有举手被随机叫到答错了,就要记分。这是为了鼓励学生自觉参与互动。
Q其實这也是大学的功能,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知识的简单累积和叠加。
A对。还要有一整套人才培养模式。它不是简单的一堂课,而是由几个老师形成一个教学团队,整合出一套流程完整的课程体系,形成一种从课程到思考再到创新的教学流程和模式。
Q北京化工大学入选“双一流”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感觉咱们学校的机会来了,因为“双一流”可以给特色鲜明的学校更大的发展机会,您怎么看?
A其实从“双一流”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是要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意味着我们要在国际舞台上参与竞争。具体来说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国特色,二是国际一流。
所谓中国特色,就不仅仅是在学术上发表一些文章这样简单,而是要对产业,要对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创新作出贡献。我觉得我们这样的学校有一定的优势,也有一定的基础。
实际上我们化工大学的内涵,已经由行业特色变成以理工为基础的多学科型大学。我们的科研转化能力特别强,从2000年到现在,我们已获得25项国家大奖,差不多每年两项转化,我们的人均科研经费在教育部直属院校里也是很高的。
什么叫国际一流?那必须是在国际平台上参照比较,在大家共同认可的标准上达到一流。我觉得很大一部分是你发表的高水平文章,以及文章被引用的情况。我们现在最常用的是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对于文章而言,引用情况是国际公认的相对公正的一套体系。
Q从这个角度长远来看,您对北京化工大学的未来有什么期望?
A我曾经提出两句话:第一句是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第二句是不求全面,但求卓越。当然这是我们未来的目标,可能现在还没有达到。我们的未来定位就是建设一所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化工特色大学。
Q如何定义国际知名?
A比如,跟我们学科相关的大学,他们组织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是否都邀请我们学校的老师去作重要演讲?我们的一些主要指标能否排在前面?
据汤森路透2016年排名,在亚洲最具创新力的75所大学里,我们排第47位,在中国大陆高校中排第8位。这几年,按照ESI的排名,我们的学科排名一直在提升,去年我们的化学学科排149名,今年已经上升到140名。从QS排名看,我们的综合排名大概在全世界700多名,未来预期是进入前500名。
Q有了国际“认证”这个学界公认的硬杠杠,学校实力可谓一目了然,其发展也有了突破口。
A正是如此。实际上,我们的抓手就是国际化。我2012年6月担任校长,当年9月我提出学校要战略化、国际化。我提出一个“2111”计划。“2”代表两个基地,一个在美洲,一个在欧洲。第一个“1”是每一个学院都要有一个实质性对口的国外一流大学的合作院系。第二个“1”是指每一位教授都要有一个国外合作的教授。这样一来,不管是发表文章、联合发表文章,还是联合申请项目、人才培养就都顺理成章了。最后一个“1”是指参与国际活动,有出国经历的学生每年要增加1%。
Q就是让老师和学生尽可能走出去、见世面?
A对。我一直对学生和老师们说,你的视野有多宽,你的事业就能走多远。过去我们由于学科面窄,再加上小富即安的心理,过的日子还不错,不少人没有参照系,也就没有上进心。
最近几年,我们大概6%左右的老师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这个比例还要进一步提高。对于学生,我们现在要求到“十三五”末,博士研究生百分之百要有出国学习经历。同时学校也在研究,硕士研究生出国学习的比率能否达到40%-50%,本科生出国学习的比率能否从现在的百分之几提高到百分之十几。
我们不但追求走出去,还讲究引进来。比如,2013年,学校举办了几个国际论坛,要求每个学院都要请来10位以上海外专家,相当于每个学院都搞了一个国际论坛。这样起码先把氛围营造起来,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endprint
Q这样大家既见了世面,又有了压力。
A更重要的是,通过国际化,我们把学术平台搭建起来了。在国际论坛结束之后,我们趁热打铁,我带队去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并寻求合作。2014年初,我们确定建立国际软物质研究中心,这是北京化工大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同年我们开始有了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第一个中外联合实验室,之后还有一些实验室会陆续建起来。通过这些机构和活动,我们把海外最有名的教授请到北京化工大学来搞科研。
接下来,我们的联合研究中心还要走出去,很快将在沙特建立联合研究中心。
Q这是要借“一帶一路”的东风?
A没错。沙特是产油大国,我们是化工大学,他们是上游,我们做研究和产业链衔接。这样我们既响应和服务了“一带一路”倡议,又可以借此机会把我们的技术和人才培养向外延伸。
Q您刚才讲了学校的“双一流”目标和国际化战略及规划,包括学校下一阶段的愿景。这些其实都绕不开优秀人才的引进和使用。请问学校在这方面有什么具体想法?
A我们跟国外一流高校最大的差距是什么?就是师资队伍。不单是我们这样的学校,就是国内顶尖大学,它们的弱项也是师资队伍,尤其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如果哪一天我们的师资队伍都是国际上最强的,那学校就一定是一流大学。
因此,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启动了三个项目:建设一流科研团队、建设一流科学家和建设一流教学团队。其核心是师资队伍,其抓手依然是国际化。
一流科研团队,就是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形成团队作战。因为高校过去的评价机制都是PI制,以个人或者小课题组为基本单位。但坦率地讲,这种方式解决重大问题还是不行,重大问题还是要依托团队,特别是大团队来做。但是团队怎么来考评,这在过去一直是个难题。
所以我们现在打算整体解决这个问题,即只对总量进行考评,把绩效考核和奖励交给团队负责人,让他根据每个人的贡献大小来评价、分派。这就打破了过去的身份界限,一个在团队里做支撑的工作人员,他拿到的绩效奖励可能比教授还要高。这样一来,所有人的积极性就都调动起来了。
2015年下半年,我们抓住机会成为北京市教委启动的首批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之一,借助北京市的资金支持,我们邀请到国内外一些顶尖专家加盟,形成了一个高水平的国际团队。这样的团队明显拉升了学校的整体师资队伍水平,我们已经有3篇文章在国际最顶级的期刊上发表。
Q这是分类管理和考核?
A没错。一流科学家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进行PI制考评,你要做国际最前沿的东西,要在最顶级的刊物上发表文章,要引领一个领域或是一个方向。我们的标准和尺子就是国际评价。
通过国际论坛、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我们把国外一流的科学家拉到北京化工大学做科研。他们可以出一流的成果,可以跟学生、老师进行互动,培养年轻教师,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成为我们吸引人才的引擎。
Q具体如何操作?
A有些顶尖专家,让他在我们学校待很长时间是不现实的,所以除了搞科研之外,我们给他们提出要求,必须给我们引进一个至少是“优青”或“青千”水平的青年PI。这样陆陆续续地,这些专家为学校推荐了一批青年英才,而且都是全职的,这才是我们的真实目的。
Q“双一流”的抓手是人才,实现人才引进的抓手是国际化。学校的国际化其实产生了一个双向效应,一个是走出去,培养自有人才;一个是引进来,借助顶尖专家的“朋友圈”和眼力来吸引人才。
A没错。这个引才过程中最大的好处是,借助顶尖专家的“朋友圈”和眼力,我们不用到处瞎找,可以有针对性地精准“引才”。这有点类似医学上的“靶标”概念,定位很清晰,效果也很明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