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动反馈系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8-01-25郭淑芬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课堂评价小学数学

郭淑芬

【摘 要】互动反馈系统(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简称“IRS”)能有机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并提高评价的有效性。互动反馈系统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教师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实现从“师本”到“生本”课堂的转变。互动反馈系统课堂教学更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启发学生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评价;互动反馈系统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为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新的更大挑战。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可以通过互动反馈系统,一种在课堂教学情境下反馈与参与的工具来实现。IRS借助多媒体设备环境,让学生每人手持一个遥控器,实时选择,快速、真实、有效地将学习信息传递给教师和其他学生。教师可以实时获得学生反馈的相关信息,通过对反馈数据的分析及时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以达到更加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有了互动反馈系统,在课堂上学生只需要通过“按按按”进行操作,客观题目的选项结果就会显示出来,教师就可以直接观察了解到每个同学的答题情况,并能及时获得相关数据。这样的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很多在课后辅导的内容都可以在课堂上直接完成。工作效率提高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也减轻了,有了更多的课后时间针对课堂上学生知识面比较薄弱的地方重点辅导。而对学生而言,学习中的问题能及时解决,不用把学习中的问题留到作业批改完毕后才能够得到解决,学生通过系统的统计功能,发现自己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对知识内容进行系统的规划,达到深入数学学习的效果。

基于上述情況,我校积极收集整理优质互动反馈系统课例,并进行分析研究,理论结合实际,将理论付诸行动,以本校六年级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以各班的考核成绩以及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探讨学生对于实施开展互动反馈系统课堂教学的整体认知。

一、互动反馈系统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从广州市番禺区洛浦沙溪小学选取六年级两个班级,每个班46人,作为数学课堂教学施测的对象。六年一班为控制组,六年二班为实验组。并请数学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成绩在每个班级选取出优、中、差学生各3名,即两个班共18名学生作为个人访谈的对象。

本研究参考了互动反馈系统的中小学课堂实例,以分数的乘法教学为案例进行教学。六年一班作为控制组,按照传统课堂授课;六年二班作为实验组,利用互动反馈系统进行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把题目设置为客观题,利用互动反馈系统中的“打分评选”模块,把评价的内容放在PPT课件上,学生只要通过“按按按”把自己的答案选上,教师就可以立刻给学生打分,课堂结束后设置“龙虎榜”,让学生看清本节课自己的学习情况。

教师把本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份测试题,按照课表教学内容设计了三类题目: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整数的计算,实际问题的解决。每种题型由3道题目构成,难度由低到高。共有9个选择题,构成一份数学小测,学生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出于研究的需要,对数学小测的卷面进行特别处理,试卷纸的左边是测试题目,后边是空白面,指定为学生的草稿纸,以期考察学生数学思维情况。

学生以班级单位在20分钟内完成数学小测,每一道题目正确记1分。收回试卷,教师进行打分统计,并每班抽取9名同学进行个人访谈。访谈时,让学生看着已经做过的试卷解释解题思路,教师根据学生的稿纸内容与学生的口述内容,评定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分为五种类型。通过数学小测以及个人访谈,教师能够清楚两个班学生知识点掌握的优劣,并能够考察加入互动反馈系统的课堂教学是否符合学生思维的发展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预设按点的选择与设计

我校教师为了更好地实现互动反馈系统的效用,进行了大量文献的参考与学习。在实现规划IRS的问题时,首先的问题在于预设按点的选择与设计,问题的选点可参考下图(图1:IRS问题选点二维表)中二维表的交叉点,作为问题选点。“老问题”是从复习开始,“新问题”则作引入,“难题”解决重难点,“发现问题”则是发散和创新。问“是什么”“为什么”相对简单,从“如何”到“若何”则越来越难。(王陆)

预设按点的问题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指向性:前馈性检测、诊断性检测、形成性检测、终结性检测等。在准备教学设计时,各个教学阶段中,都应适当设置“是什么”与“为什么”的问题(见图1“IRS问题选点二维表”中横向椭圆包含的八个点),以便教师掌握学生对于知识及算理的理解情况,其中“为什么”的问题可根据教材的要求与情况,适当进行设置(见图1“IRS问题选点二维表”中虚线椭圆包含的四个点);在教学重难点内容部分,可增加“如何”“若何”的问题,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

从“老问题”的纵向来看(见图1“IRS问题选点二维表”中纵向椭圆包含的四个点),在“老问题”上设计“是什么”的问题,这种做法大致指向复习或前馈性检测。若在教师观察统计数据发现有问题时,可进行引申“为什么”,通过师生问答、课堂讨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尤其是在复习引入的阶段中,设置与新授课内容相关的前置知识点“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前置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实时进行有效的关于前置知识点的评价,展开新授课的教学,调整教学任务、教学环节的预设目标,适当增减教学内容,使之侧重于学生知识点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在新授课中可能出现的理解困难的部分,令教学的进行更具有针对性。

从“新问题”的纵向来看,可建议设置“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思维,或在知识点教授结束后,检测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即诊断性检测或终结性检测;设置“如何”“若何”的问题可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或帮助老师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

通过反馈机制推动学生初步思考并按下选择,统计数据直接表明学生选择的验证方法之差异情况,师生共同探索解决方案,进行必要的观察与实验,以定义、假设或者法则的形式进行总结、猜想、推理、论证。从“难题”“发现问题”的纵向来看,多在“为什么”“如何”“若何”等地方选点,有利于IRS开展有效的思维引导,这些选点利于编制出有质量,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题目。endprint

(二)与传统课堂模式相结合

若教师在预设IRS问题按点时,目的在于思维引导,IRS由于选择题的特性制约,难以做到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直接表述。此时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IRS问题设置,并与传统课堂模式中的师生问答、课堂讨论等结合起来。

首先在需要思维引导的问题上,进行适当的问题设置,用IRS为学生制造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基于这一需要,IRS的问题最好设置为几个冲突的选项或直接设置为判断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

此時,学生对于按点的选择发生冲突,是非常好的进行思维碰撞的契机,教师可视情况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假若是已经讲授过的知识点,则进行简单的提示、问答等,帮助学生复习,回忆知识点;假若是新授课的重难点,易混淆知识点,则可以趁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选派学生代表阐述观点等,让学生在碰撞中发现数学思维的美与火花,通过讨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来引导学生,弱化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

二、互动反馈系统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一)综合评价(包含对教学设计的评价)

1. 教学设计中的目标科学、明确,符合课标要求及学生实际;

2. 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与较高效率;

3. 教学内容科学、丰富、有序、具有生成性;

4. 教学模式、方法得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5. 重点突出,疏密得当,教学节奏恰当;

6. 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情感;

7. 媒体选用得当,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功能与优势;

8. 教师基本功扎实,包括语言、教态、媒体操作及应变能力等。

(二)互动反馈技术应用设计评价(重点指向教学设计中的问题设计)

1. 互动反馈技术应用充分,具有不可或缺性;

2. 互动反馈系统应用的教学策略方面有所探索;

3. 互动反馈技术应用的问题设计作用点恰当,表达有效,操作形式得当,统计与翻牌处理适当,后继教学活动匹配;

4. 引导型问题能引发前概念,激发认知冲突,启发学生思维;

5. 评价型问题适合目标要求,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三)互动反馈技术应用效果评价(重点指向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1. 主要知识点设问,以问题解决过程为线索组织学习;

2. 通过引导设问,有效促进人际交互和自我交互,促进学生高效建构知识;

3. 通过互动反馈技术应用,及时反馈调控,实施针对性教学,尽量减少无效或低效环节;

4. 通过互动反馈技术应用,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全员参与,保障全体学生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有效的课堂评价符合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求,满足教师课堂教学实际,切合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要求。评价学生的活动并不局限于数学小测的成绩,这仅仅是考察的其中一个标准。综合评价学生主要分为几个方面:课堂表现,学生成绩以及学生数学思维。此次互动反馈系统课堂学习授课教师主要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促进全员参与其中,班级学习氛围浓厚,并且平时因为内敛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能够通过系统反馈让教师掌握其相关情况,让教师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较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教学的开展可以说是成功的。而在课后教师利用一份数学小测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体来说由于分数的乘法教学内容设置比较简单,两个班的学生成绩差异显著性不算太强,但也可以看到六年二班学生成绩相对较高,并且数学学习不良的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中也有较大的进步。究其原因,授课教师只是初步接触互动反馈系统,熟练操作系统并灵活运用系统于课堂教学的能力仍有待提高,学生对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对于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通过互动反馈系统的课堂,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有了更具体的理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三、互动反馈系统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一)互动反馈系统对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

具体来看,互动反馈系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师生热情,为师生提供及时、准确的课堂反馈,并可以辅助教师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与课堂参与度,激发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同时为讨论有争议问题提供了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该系统还能记录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情况,最终为学生评价体系中的形成性评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体来说,互动反馈系统在客观题目选择的课堂应用上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及时收集所有学生的反馈信息,让教师迅速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下一步的教学安排作及时的调整。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加深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分享自己的简介,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二)互动反馈系统对课堂教学的消极影响

这套新的教学互动反馈系统,功能十分复杂,但由于培训的不足,对于系统的功能认识非常缺乏,更多的只知道互动反馈系统能完成客观题的选项设置以及根据统计功能进行“龙虎榜”的成绩排名,除此之外的复杂功能都没有过多地涉及。因此,互动反馈系统教学的设计并没有过分彰显出其辅助功能。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实践去研究如何将互动反馈系统更加有机地结合到数学课堂的教学中,真正做到物尽其用。值得一提的是:在课堂中的即时设置按点、与新型电子白板结合的课堂以及将课堂转变为学生主导的课堂等等,都是下一步探索可能的方向与内容。在探索中进步,在进步中反思,我校将继续关注与探究IRS系统,期望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评价小学数学
“三重”齐发,教育无瑕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巧用课堂评价 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