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微企业质量信用评价体系设计与实证分析

2018-01-25潘峰

上海企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微信用质量

潘峰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报告》,截至2013年底,我国小型微型企业数量已经达到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的76.57%,若将个体工商户纳入统计,小型微型企业所占各类市场主体的比重达到94.15%。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

但是,受企业自身以及市场发育不完善、扶持措施不到位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小微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如经营成本上升、管理水平滞后、检测手段薄弱,特别是在质量信用建设与维护方面,由于规模小、投入少、管理弱,带来产品质量不稳定、质量体系不健全、质量安全隐患多等一系列突出问题。针对小微企业特点,健全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完善质量信用奖惩机制,强化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已经势在必行,时不我待。

一、小微企业质量信用内涵界定

1.小微企业

2011年6月,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按照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确定各行业划型标准,并据此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

对于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 300 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 2000 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 20 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2.质量信用

国家标准《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通则》(GB/T 23791-2009)中对质量信用定义如下:

取得并保持对其质量信任的能力。这种能力由企业在遵守质量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标准以及兑现质量承诺(或履行质量约定)的基础上,提供产品在生命周期内满足顾客的需求或期望来实现。

根据上述定义,企业质量信用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长期的,可持续的。其核心要求在于遵循相关法律、标准及质量承诺。

准确把握上述质量信用的定义,需要进一步理解其基本内涵:

(1)质量信用不同于质量诚信。质量信用必须基于企业与顾客/消费者之间的质量契约关系。离开质量契约,质量信用无从谈起。

(2)质量契约的表现形式可以区分为内外两个领域。从外部看,主要是指要遵循国家层面颁布的质量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从内部看,企业对外明示的质量承诺,比如签订的合同、广告宣传。

(3)质量信用的主体(授信方)是企业。质量信用反映了企业在各类质量契约方面的过去守约情况和未来守约可能。

(4)质量信用的客体(受信方)是顾客/消费者。只有顾客/消费者最需要了解企业的质量信用水平,判断该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满足预定需求特性,以及评估该企业通过产品兑现质量契约的可能。

(5)产品是质量信用的重要载体。在评价质量信用时,可以着重评价企业对自身生产的产品质量的负责态度,考查企业自身条件对产品质量的提供能力和保障水平。

二、质量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总体思路

一是要紧紧围绕“质量信用”的概念内涵。从确保产品/服务质量满足质量契约的意愿、能力和绩效结果三方面出发,诠释质量信用,分解评价指标。

二是要充分考虑小微企业的主要特点。如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普遍具有规模小、竞争程度高、资信等级低、管理不规范、质量信用证据和数据难以获取等特点,因此,在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方面,必须要高度重视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和数据的可靠性、可比性。

三是要着眼于服务“质量监管”的工作需要。针对小微企业开展的质量信用评价,不是第一方、第二方或第三方评价,而是服务于质检系统大质量监管的需要,服务于加强质量安全防范与风险控制的需要。故此,在指标设计时要更充分的吸纳和借鉴各级质检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记录、归集的企业遵守质量法律法规、履行质量承诺的信息。

四是要对接联系“质量改进”的根本宗旨。测评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从质量信用角度,寻找发展中面临的瓶颈和短板,通过后续的改进活动,持续提升小微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故此,在指標设计时应尽可能证据化、客观化、定量化,而不是依靠主观评价或材料评审。

2.框架设计

综合各类质量信用标准和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在衡量企业质量信用能力时,基本遵循了“意愿—能力—绩效”的发展路径,即以贯彻质量信用的意愿为基础,以保障履行质量承诺的能力为根本,以兑现质量承诺的绩效为凭据。

另一方面,衡量企业的质量信用,不能仅靠企业的自我声明,最关键的还是来自客户与市场的反馈。此外,各级监管部门,以及认证机构、标准机构、质量奖评奖组织等,也拥有可以证明企业质量信用表现的相关信息,也是重要的评价数据来源。

综合考虑质量信用的“意愿—能力—绩效”三大维度,以及来自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利益相关方的关注要点,特构建提出小微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框架图(见表1)。

3.指标构成

基于上述分析框架,经组织专家研讨和企业调研,最终确定如下“3+X”结构的小微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上述指标体系,一级维度按照“3+X”展开。其中,核心一级指标包括3项:贯彻质量信用意愿,履行质量承诺能力,兑现质量承诺绩效。此外,在常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增设X项调整项,主要从规范运作、遵纪守法、质量安全等角度,结合质检、工商、税务等部门的监督反馈信息,对前述三大维度评价结果进行调增或调减。endprint

三、质量信用指数模型设计

为实现对小微企业质量信用水平的量化、持续测评和分析,特提出如下质量信用指数模型编制方法。

1.针对单个企业的质量信用评价

设有小微企业A,其用于评价质量信用的评价指标共计m个,各指标对应的重要度权重为,各指标对应的评分结果为,则该企业在报告期内质量信用的综合评价结果为:

2.针对企业群体的质量信用指数评价

以上述单个企业质量信用评价结果C作为编制指数的“价格”因素,以其对应的年度销售收入或增加值作为编制指数的“物量”因素,通过价量合成法编制形成小微企业质量信用指数。

设有如下变量:

则定义小微企业群体质量信用指数为:

其本质,是针对单个小微企业质量信用评价结果,通过“销售收入水平”作为权重因素,进一步加权综合,得到整体质量信用结果,并通过对比报告期和基期得到质量信用的相对数。

当基期水平设定为各项指标均取值为理想值或满分结果时(设均为100分),此时报告期对应的质量信用指数为:

四、质量信用评价实证分析

2015年12月-2016年3月期间,面向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组织开展质量信用水平问卷调查,回收有效样本1126份。

1.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从填表人员的职务级别来看,均为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填表人员能够对企业状况有比较全面的认知,问卷填写情况能够反映企业质量信用水平现状。

从企业性质分布来看,参与调查的企业以民营企业居多,占比达77.0%。调查分布基本符合小微企业的一般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图1)。

从企业规模分布来看,参与调查的企业员工规模在100-300及300以上的居多,占比分别为30.2%和31.0%。企业员工规模在100以下的接近三成(如图2)。

2.总体结果:评价得分高于临界,整体表现不容乐观

总体来看,小微企业质量信用水平为67.8,高于60的临界水平,偏正向水平。但是,从分布状况看,被访企业质量信用水平在60-80之间的居多,占比63.5%;其次是80-100,占比15.9%(如图3)。

3.感知维度:质量承诺较好兑现,水平提升动力不足

从质量信用水平一级指标的评估结果来看,被访企业兑现质量承诺绩效结果得分最高,履行质量承诺能力的评价结果其次,分别为78.5和63.4,均高于临界值,偏正向结果。贯彻质量信用意愿的评分最低,仅为54.9,低于60的临界值,偏负向结果,说明小微企业重视和提升质量信用水平的内生动力不足(如图4)。

4.重要指标:能力建设投入加大,社会认同仍待提升

從质量信用水平测量指标结果的总体情况来看,评估结果最高的五项中,属于履行质量承诺能力和兑现质量承诺绩效的各占2项,属于贯彻质量信用意愿的占1项。这五项分别为公司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公司相关方反馈情况、公司检测水平与服务能力情况、公司全年用于技术研发的投入占营业收入百分比,以及公司主导产品的质量合格率。

评估结果最低的五项中,属于履行质量承诺能力的占3项,属于贯彻质量信用意愿的占2项。这五项分别为公司资产负债率情况、公司标准制修订情况、公司品牌建设情况、公司质量信息化水平,以及公司对供应商管理情况(见表3)。

5.影响质量信用建设的主要因素

从小微企业反映的困难内容来看,内外环境因素各占有一定的比例。

在总计45条反馈的意见建议中,共计20条涉及到市场秩序、国家标准建设等方面的外部环境因素。例如,有企业反映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者ISO标准的转化存在缺失或滞后,导致可依据的法律法规较少,或者国标与客户标准差异太大,满足国标的产品不一定能满足客户要求,客户要求的产品可能不满足国标,使得标准的统一性或者权威性存在意见不一致现象。另一方面,一些假冒伪劣和无良商家在市场上大行其道,违法成本低,处置不够严厉,破坏了市场和民众的信任,而守法、守信企业遵守质量承诺,需增加质量成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来提高产品质量,但未必能得到回报,从而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在内部影响因素方面,60%的与员工素质有关,20%的与高层重视有关,20%的与企业实力有关。一方面,员工整体素质低,质量意识不高,同时缺乏人才来管理是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高层领导者对质量信用理解不够,未给予极大重视。此外,小微企业生存压力大,需要的投入成本大,资源也有限,产品质量信用建设存在人才、财力、资源的困难。

(作者单位: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微信用质量
神秘的植物工厂
小微课大应用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小微企业借款人
失信商人的悲剧
信用消费有多爽?
“信用山东”微信号正式启动发布
邮储银行:小微金融的冬日暖阳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