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心智文化”特色课型的研究

2018-01-25李鉴娟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12期
关键词:特色课程综合实践小学数学

李鉴娟

【摘 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北城小学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心智文化”特色课型教学策略的案例研究,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师生为研究主体,积极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通过“综合实践”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与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心智文化;特色课程

一、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心智文化”特色课型研究的必要性

(一)贯彻《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发展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综合与实践”这个领域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使得几何、代数和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有可能以交织在一起的形式出现,使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成为必须学习的内容,使传统的数学课本面貌有可能发生改变。此次课程改革,主要明确学生应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我校将积极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心智文化”特色课型研究和实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升教育质量,办出学校特色,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是番禺区教育局“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关于教育质量提升的需要

番禺区教育局“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建议提出,提高教育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开展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对于推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是深化学校“心智文化”和“综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策略,确保新课程有效实施的内在需要

我校开展以“心智文化特色”为主线的实践研究,一是为在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个体创造性和整体文化品位。二是深化学校特色,结合我校课程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开发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帮助学生增强爱国情感,养成文明习惯。通过“心智文化”和“综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心智文化”特色课型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理论层面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师应该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学生进行建构活动的促进者。教师的传授不应是力图从书本上准确无误地搬运知识的过程,而应是建构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评价者,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索、质疑的需要和可能。

2. 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将人的智能分为八个方面,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内省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其理论更注重儿童智能的全面开发。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倡导教师的角色的转变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个性化的教学,在可能的范围内使不同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二)实践层面

“综合与实践”它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渗透“心智教育文化”。“心智教育文化”让师生在“六心修炼(感恩心、融入心、责任心、欣赏心、谦卑心、宽容心)模式、心智图模式”教与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好奇心、创新精神”。一般说来,它包括以下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解决问题阶段、表达和交流阶段,突出强调学生在教学中亲历学习科学知识与探究现象问题的过程。

为此,我校开展小数综合与实践“心智文化”特色课型教学策略的研究,以学校为主阵地,以师生为研究主体,积极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小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综合实践”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在小学数学中将“心智文化”和“综合与实践”相结合的策略

(一)激“趣”,领略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综合实践课堂中,教师要紧扣课标要求,发挥情境创设的激趣作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展示画面,并配上音乐,将光、色、音综合为一体,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四年级综合实践课《营养午餐》时,笔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学校组织同学们去“珠海长隆”旅游,为同学们准备了营养午餐。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相关的午餐图片,播放相关的午餐视频和音乐,并在讲到儿童暴饮暴食严重的会引起肥胖症时播放悲伤的音乐。此情景形成的视听效果,让学生明白暴饮暴食会危害身体。这时,教师再提问:在你们心目眼中“营养的午餐”应该是什么样的?

生1:要合理搭配午餐,做到营养、健康。

生2:不合理的饮食,营养过度或不足,都会给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生3:人人学会搭配午餐,让自己吃得健康。

生4:科学搭配午餐,从我做起。

……

同学们对“午餐”搭配效果进行了一番争论,他们热情高涨,最终形成了本次调查的主题“科学搭配午餐从我做起”。

(二)品“趣”,体验探究

让学生品尝兴趣,在教师“方法引导”下,让学生有目的地自主探究,通过动手操作来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同伴的交流中理解和思考合理性,让学生从多种途径探索,得出结论,给学生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提高创新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增“趣”,创造应用

在研学问题的引领下,展开深入的探究活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课堂充溢生命的能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去创造、去思考,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通过教学实践,形成一个个生动的、具有生命力的教学案例。这样的案例必将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时代性等特征。

例如,笔者在教学综合实践课《营养午餐》时,要求学生了解一下班上偏胖或偏瘦同学的饮食习惯,并说说自己有什么建议。通过讨论,最后总结制定一份合理膳食的方案。在学习活动中,渗透“心智教育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庭的饮食习惯,评价家里午餐的菜谱是否科学合理,并向父母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布置课后拓展作业:为父母做一顿营养午餐。以此渗透感恩心、融入心、责任心、欣赏心、谦卑心、宽容心的教育。

(四)创“趣”,预测推想

在研学问题的引领下,展开深入的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去创造、去思考,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例如,笔者在教学综合实践课《营养午餐》时,在最后的环节,让学生上网了解合理膳食的方法,并统计专题网上的各种营养午餐,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除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之外,还从对“胖子和瘦子”提出饮食建议,到倡议家庭以及整个社会合理膳食,从“点”到“面”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对现象特征进行预测、推想,揭示平时要养成合理膳食的好習惯的道理。

总之,通过这一研究,我校致力于建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心智文化”课型教学实施模式、评价模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同时注重在研究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特色课程综合实践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探讨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探究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