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亲子关系,从立家规开始
2018-01-25文觉
文觉
家训与家规,是中国传统文化、家族发展和文脉传承中的文化基因,二者形成了家庭的家风传承。
“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梦想以及梦想背后的故事!”我的话音未落,高二的梦想课堂上,一名男生抢答:“我的梦想是考取美国大学,因为我想远离我的父母!”
听了孩子的发言,我很受触动,这次想和大家从传统文化的家规切入谈一谈当代亲子关系。
家训与家规,是中国传统文化、家族发展和文脉传承中的文化基因,二者形成了家庭的家风传承。家训表达了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制定了家庭的基本法与行为规范。家训与家规形诸文字的具体训导,是有形的规范,而家风则是在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与家规中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一种无形的传统文化。
考古发现,在6000年前,伏羲女娲时期的陶器上面,就有使用规和矩刻出的圆形和方形的精美图案。后来据《易经》的一贯法则“天人合一”理念,在汉语中演化为道德词汇“规矩”,反映出从华夏文明的开端,就逐渐形成了男人方正、女人圆融的家道文化起源,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家规。家规经秦汉、魏晋南北朝之发展,到宋明时期达到鼎盛。
清代文學家纪晓岚,曾把“守正规直”四字篆刻在一把自己常用的木尺上,这把尺子是立身处世的准绳,标注着“正”和“直”的尺度。尺在心中,量人也量己;尺在身内,量得又量失。只有自己正直,才能去丈量别人;只有自己首先遵守规矩,才能对别人提出要求。他守正规直、廉洁自律,身体力行,为后代树标立杆,以此来告诫子孙后代,做人做事既要像尺子一样正直,又要恪守准则和规范。
传统中国的父母,以自身示范,为孩子做出榜样,自己做不到的,也绝不会要求孩子,建立的家规是孩子为人处世的人生规范,触犯家规必接受家法,让孩子懂得敬畏规矩。
而今的父母们,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往往在观念上,侧重于孩子的成“才”教育,而忽视孩子的成“人”教育;在行为上,家中缺乏对孩子为人处世进行指导的规矩、准则。当家庭中没有建立家规、没有事先与孩子约定违反家规的惩罚时,孩子做错事情,父母往往带着极端的情绪,一味批评甚至打骂—这样的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孩子此时通常会抗拒父母苍白无力的指责、批评,且记恨父母的打骂。这正是因为缺乏事先制定好的家规,孩子心里觉得父母的管教是莫名其妙的,根本无从理解和服气。再加上一般情况下,孩子并不能准确地跟父母表达这种真实的感受,父母也体会不到孩子的心情,就加深了孩子心中“爸爸妈妈是不爱我的”“爸爸妈妈是最不值得信任的”此类想法。随着父母带着情绪的责打模式的重复,这种印象将根植于孩子的心中无法磨灭,产生逃离家庭、逃离父母的念头。
如果真的爱孩子,就先给孩子定下严明的家规吧。良好的亲子关系,从立好家规开始,以身作则,行不言之教,这样才能让孩子快乐,让家庭幸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