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中职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2018-01-25马磊

教师·中 2017年12期
关键词:写作兴趣中职生教学策略

马磊

摘 要:对于中职生来说,他们的智力发展并不落后,为什么他们的写作水平总是不高呢?这主要是因为中职生缺乏一种写作的主动性。正是这种非智力因素的缺乏,使中职生变得被动,从而陷入痛苦之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尝试彰显写作的实际功能和贴近学生的学习心理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中职生;写作兴趣;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中职生学习过程中的最大困难,主要是动机的缺乏所引起的动力缺失。因而调动起中职生写作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变得动力十足,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大部分中职生缺乏写作兴趣,如何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呢?激励式教学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在中职生的写作过程中要多给予肯定,在写作后进行积极的评价,使他们在写作中体会到一种极大的成就感。这样的话,便会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浓厚而持久的热情。为使中职生产生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一、彰显写作的实际功能

在今天,实用写作是中职生进入社会就业择业的一个重要前提,这就有必要强调实用写作的重要性。对于一个毕业生来说,给他人最直观的、最能证明自身价值的无非是说和写(其他的实践能力是第二步的)。当前的人才招聘无一例外地都会重点考核应聘者的语言表现能力,在考试环节都要考说(口试)和写(笔试),笔试中的写大多需要借助作文来实现。现代信息社会人才竞争激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是仅仅停留在懂专业、肯吃苦等方面,而是更加重视人才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一个能够清晰、完整、规范、简洁地传递信息和表达自己思想,善于运用书面语言的人,比一个不善交流、不会表达的人更具有优势。

实用文教学过程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即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因此,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基础为组织教学的起点。第一,课程是以学生在学校中的实际情况作为基础而定制的。第二,除了以学生基本情况作为设计基础,还需要结合学生将来在社会中从事的工作的需求。第三,要在课程中融入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需要用到的技能和知识。作为精神和生命的延续的写作,它不仅是现代教学中的重要部分,还是具有实际作用和价值的工具。罗伯特·肖尔斯曾经以写作哲学的高度提出“我写故我在”。恩斯特·卡西尔将写作从另一个层面进行了论述,即秩序学。他认为从这一维度来讲,写作不仅是具有方向感和价值感的人类本质的生命力,也在所有秩序中排位靠前。在如此靠前的位置上,写作者用文字鲜明地表述了自己对待事物的态度,也实现了表达感情和传递信息的目的,当然在文字中作者通过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将现实中各种情感进行了自己认为正确的排序。因此,实用性写作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人与人之间在精神上进行碰撞的方式,学生的快乐和满足也就来自自身情感的顺利表达。

二、贴近学生的学习心理

皮亚杰指出,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记忆,而是在别人的帮助下,通过设置学习的情境而将知识纳入已有的学习结构中的过程。因此,教授如何写作时,必须为学生创造适合写作的情境,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欲望。

情境是教师为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创设的具有指引性的知识或情感背景,将此知识作为引导性知识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破除学生的思维障碍,疏通学生的思路。这也是心理学家们公认的并且很重要的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建难度略高于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但是目标又不能设置得过高,必须是学生经过指引和学习能够达到的程度,这样才能建立一个轻松而不严肃的学习环境。

那么,如何设置适宜学生的具体情境呢?

1.将现代多媒体作为设计情境的工具

人的大脑可以容纳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形式多样,而且繁杂,其中视觉性的知识占据了总量的绝大部分。虽然知识是多种感官共同作用而获得的,但是大量的知识是来自视觉这一感官。因此,在训练学生写作技能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求学生以大量的观察作为创作的基础,在实际的生活中体验所关心的问题,在同化和顺应相互转换的过程中产生对社会独特的看法和感情。

在创设具体的写作情境时,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现有教学资源如影音、网络及文字等为教学中的具体学习目标构建一个与学生现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当然,该环境不仅要与学生经验相结合,还要能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教师利用这些媒体设备提供信息,学生以教师提供的信息作为写作素材的来源,这就很好地弥补了学生已有经历有限的缺陷。在这样真实并多样的环境中,学生也会对真实的世界产生自己独到的理解。

2.在沟通交流中学习

目前,许多学生将写作视为任务,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情进行写作显然不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更不用说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如果能激发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机,由动机指导学生的行为,那么写作就不再是任务,而是能满足学生想获得外界更多关注的一种方式。他们期望有更广泛的读者阅读自己的作品。当学生实现这一愿望时,他们的写作动力就会被再次激发,从而创作出更出色的作品。

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有教师一个读者,而应该将其他师生也视作读者,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主动性,激励学生多发表作品。教师可以鼓励写作优秀的学生参加文学社、创建班刊、踊跃投稿等。事实上,学生写作时的读者意识,对其创作的兴趣、效果和目标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调整学生情绪,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学会自觉寻找读者。这样一来,学生才会把写作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实用写作中含有大量可以吸引学生注意的素材,而如何利用这些素材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提供学生表达情感以及跟随自身情感进行写作的机会,使学生树立在写作方面的自信。比如,在进行写作体裁的训练时,要依据由简入繁的规律来进行练习,这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素材选择上,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此外,在这个过程中要采用激励评价的教学手段,多鼓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当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反应更改教授方法和进度。比如,可以在课堂中使用多种方法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如将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和发现法等综合运用在课堂中。该写作方式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均比其他方式要高,教师可以设计几个比较典型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并适当地进行指导。学生经过与他人的热烈讨论之后,必然会对之前的观点做出新的解释,也能在讨论中展现自己对写作的兴趣,这样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提升。其实,在写作中运用情境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释放自身的感情,并得到写作的动机和灵感,将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即将要面临的社会工作三者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训练他们写作能力的环境。

三、结语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育专家和教师运用不同理论、从不同方面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独到见解,中职生的写作兴趣有所提高。文章从凸显写作的实用性和学生写作心理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够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加把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思敬.写作心理能力的培养[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2]尹继东.中学生写作素养的培養[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何更生.写作策略性知识教学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2(1).

[4]朱作仁,李志强.论学生写作能力的结构要素及其发展阶段[J].教育评论,1987(4).endprint

猜你喜欢

写作兴趣中职生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作文能力
谈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与写作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