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国学经典,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2018-01-25李春艳
李春艳
摘 要:国学经典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底蕴。经典诵读是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阐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经典诵读后学生的变化及收获。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笔者通过四年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经典诵读的实践,从一年级让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二年级诵读《幼学琼林》《孝经》《诗经》;三年级诵读《论语》,四年级诵读《大学》《中庸》《礼记》《孟子》,学生们能够熟练背诵数万字的文本,同时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静而后能安
当今时代,网络似乎成为学生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学生们的眼中,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是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的。但是在这个信息量很大的虚拟世界里,他们看到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并且很多信息对提高语文素养毫无帮助。再者,许多学生沉迷网络小说而忘记我们的经典文化,心浮气躁,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不可避免。笔者在工作的二十年间,一直在深思这个问题。直到四年前,找到了答案。
那届学生一年级时,笔者开始在语文教学中加入经典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起初就是用这种简单的方法将经典文化中的思想传输给学生们,从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再到妇孺皆知的《弟子规》或是血气方刚的《千字文》以及音韵独特的《声律启蒙》,其中之理逐渐渗入学生们的思想中。令人欣慰的是这帮初生牛犊的学生们学会了宽以待人,当他们之间产生分歧时也能认真地讨论,可见每天这三十分钟的诵读是学生们珍贵的精神食粮。
二、安而后能虑
随着学生们的渐渐成长,笔者发现经典诵读对学生们专注力、记忆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低年级的学生一节课能集中注意力听十分钟就算很不错了,自从在语文课堂中融入经典诵读之后,不专注的学生少了,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的学生多了,回答问题也更加积极了。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越来越轻松,背诵课文更是不在话下。看到学生们有了进步,笔者比他们更加高兴。
为了激发学生们诵读的兴趣,笔者经常组织各种竞赛。竞赛机制是一种强大的外部动力,当学生得到荣誉或得到满足时,就可以很快转化为个人的内部动力。如笔者坚持每天进行分组背诵竞赛,今天背诵昨天学习的内容,如果能夠背诵出来,就给予“小红花”,“小红花”积累到一定数量可以兑换奖品。这样一来大大调动了学生们背诵经典的热情,背诵的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虑而后能得
学生们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语文成绩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刚开始让学生们诵读经典的时候,有些家长是不理解的,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笔者采取的方法是“不批评,鼓励为主,以点带面”。班里有几个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能熟背《三字经》《千字文》,所以刚在班里推行经典诵读的时候,他们就是受表扬的重点对象。看到学生们羡慕的样子,笔者就鼓励其他学生,别人能背,也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果不其然,上课前学生们会拿着书摇头晃脑地读,课间学生们三个一群、两个一组互相背诵,班里时时处处能看到读书的学生,读书的氛围渐渐浓厚了起来。
学生们的成绩提高了,家长从不理解变成了支持,笔者开展了一些与经典有关的活动。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如春天带学生们去生态园踏青,让学生们感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景;秋天带学生们去橘园亲自采摘橘子,学生们大声吟诵“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有了这些亲身经历,学生们在写作上更加积极主动。虽然言语非常稚嫩,但是句句均是发自肺腑。
经典诵读融入语文课堂,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师最终的目的是“不教而教”。同样,学生学习语文是为了运用。诵读国学经典,对学生成语、格言警句和精美句段的积累十分有利,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精美词语、句段后,才能将其化为自己的语言。所以学生要能在语言运用中做到信手拈来、旁征博引,经典诵读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陈 刚.让兴趣开启经典之门——小学高年级经典诵读实践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2):151.
[2]韩红梅.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中的经典诵读活动[J].中国校外教育,2017(8):70.endprint